货币性私有收益与避税寻租

2014-10-16 19:35陈冬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避税

摘 要:复杂不透明的避税交易为公司高管的自利行为提供了机会。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扭曲程度较大,所握权力缺乏监督,当他们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较低时,可以通过避税交易寻租,此时国有上市公司避税程度较大;国有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发生的异常关联交易、以及对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操纵是国企高管避税寻租的实现途径。但是,“四大”审计并不能对高管避税寻租产生治理作用。

关键词: 货币性私有收益;避税;寻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4-0091-08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避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然而,公司避税并不意味着节约的现金流转回股东手中。为避免被税收监管当局察觉和惩罚,公司避税交易复杂、不透明,但这些不透明的交易又为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机会和条件[1]。公司避税导致或伴生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2,3]。

公司高管是否会利用避税交易寻求隐性收益,高管在公司中获得的收益可大致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收益来自公司高管与股东签订的薪酬契约,而隐性收益来自高管利用信息优势和权力所获得的私利。如果高管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私有收益较低,他们是否会利用信息优势从隐蔽的避税交易中寻求隐性收益,显性薪酬的货币性私有收益如何影响公司避税的程度,哪些是高管从避税交易中获取隐性收益的途径,哪些机制可以抑制高管从避税交易中获取隐性收益,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显性薪酬货币性私有收益、企业性质与公司避税

企业理论认为,建立薪酬与业绩相挂钩的薪酬体系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较为合适的选择。薪酬激励的各种形式中,货币的激励效应最为明显。其一,金钱可以用一个共同的标度加以连续计量,并且,其数量对于契约各方均是显而易见的。其二,与其他的激励(如权力、责任)不同,几乎可以假定所有人都对金钱有着相同的正偏好。其三,尽管并非严格相信金钱是惟一的激励因素,但金钱是满足其他需要(如安全、地位、自尊及成就感)的中介[4]。

高管在公司中可获得显性的和隐性的报酬,显性报酬来自公司高管与股东签订薪酬契约,隐性报酬则来自高管利用信息优势和权力所获得的显性薪酬契约之外的私有收益。显性薪酬的激励效应很大程度上来自比较后产生的公平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工资满意度。若通过比较后感觉薪酬较低或缺乏公平,高管会利用盗窃等方式寻求自我补偿。在一项实验室研究中,以一种不同于实验伊始明确说明的规则进行工资支付,工资支付不公平的被试对象通过在离开实验室房间时偷取金钱来寻求恢复公平 [5]。

如果无法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相容激励,加上受到剩余索取权所有者的监督和约束,高管可能会选择非常隐蔽的方式和渠道寻求私利。公司高管可能从貌似正常经营活动的避税交易中隐蔽地获取替代性的激励。公司避税行为关键的特征是复杂隐蔽且具有迷惑性(complexity and obfuscation)。这种复杂性隐藏和掩盖寻租行为,如盈余管理、关联方交易等。避税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降低了管理层寻租的边际成本。Desai和Dharmapala [6]为避税与管理层寻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首个理论模型,发现寻租程度受避税交易复杂程度的影响,避税交易设计越复杂越隐蔽,管理层伺机获得私利的机会和租金也越大。寻租反过来可能进一步增加管理层实施避税交易的意愿和行为,使企业避税程度进一步上升。所以,企业避税和管理层寻租之间存在反哺关系(feedback)。而且,避税交易可以获取表现为现金流的利益。若提高公司高管薪酬,高管会降低避税的程度,这一效应在股东权利较弱、机构持股较少的公司中更显著[6]。基于以上分析,如果高管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较低,他们利用避税交易实施寻租的可能性越大,表现出公司避税程度越大。所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a:高管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低,公司避税程度越大。

对于国企而言,高管的显性薪酬激励扭曲较大,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低,利用各种替代性渠道寻求隐性收益的动机可能更强,包括避税寻租。第一,国企高管显性薪酬契约更难以实现激励相容。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可能享有更多的政策优势,拥有更多正式的官方的“关系”,这使得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与企业负责人的努力和才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模糊,削弱了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制度的有效性。多重政策性目标叠加使国企高管任免行政化,国企经营业绩并不必然与高管努力程度相联系。与此同时,政府天然地处于信息的劣势,难与国企高管事前签订有效的激励契约和实施有效的事后监督[7]。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国企高管显性薪酬契约难以对委托人(政府)与国企高管的代理问题实现激励相容。第二,由于所有者的缺位,来自剩余索取权所有者的监督机制弱化,国企高管的谋求私利的权力空间很大。监督的缺失和显性薪酬契约的激励不相容诱使国企高管寻求隐性收益。

对于民企而言,可以分家族控制企业和职业经理人控制的企业来分析。我国大部分民营上市公司是家族控制型企业①。家族型企业的经理人常常是家族成员,对于这样的经理人,薪酬和寻租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重点。他们考虑的重点是如何最大化家族的财富。换句话说,家族企业的高管层,其目标与家族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家族企业关注代际传承,并视声誉为一种财富传于后世。Chen等[9]发现,为避免管理层通过避税实施寻租导致家族企业声誉受损,如遭受事后惩罚或税收监管当局的审计,家族企业对于避税决策较为谨慎。对于职业经理人控制的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显性薪酬契约市场化程度较高,较易形成激励相容,同时,经理人市场的约束会更有效。更重要的是,由于较高的现金流权带来更多剩余索偿,公司股东通常更有激励和能力对公司经营决策发挥更大影响以及监督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股东可以直接进入或者委派代表进入董事会,参与或监督高管决策过程。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私人控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直接或间接拥有相当大比例的公司股权,有着很强的激励来减轻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当高管无法有效履行职责时,股东通过更换高管维护企业效率和企业价值。职业经理人从避税交易中寻求隐性收益的动机和可能性较小。所以,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b:来自高管显性薪酬契约的货币性私有收益与公司避税程度间的相关关系在国企中更显著。

(二)国企高管避税寻租的途径

公司避税手段纷繁复杂,虽然文献归纳的避税手段类型繁多,但很大程度上均涉及关联交易。Clausing[10]和Bartelsman、Beetsma[11]认为转移定价是最为普遍的避税手段。此外,跨国公司将收入转移至避税天堂(tax haven)也是公司常用的避税手段。Graham和Tucker[12]利用因司法调查而曝光的44个公司避税案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常用的手段如:租出租入交易(lease-in,lease-out),向低税率公司租入长期资产并支付高额租金;转移定价与多种交易相结合,例如离岸知识产权交易(Offsho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vens),在海外低税率地区设立子公司,将专利等知识产权转移至海外子公司。

我国上市公司关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为从中探寻避税寻租交易提供了线索。虽然关联交易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具有存在的必然性,但是非正常关联交易可以为国企高管寻求隐性收益提供渠道。非正常关联交易、公司避税和高管寻求隐性收益交织在一起。公司高管可以将公司避税作为关联交易的辩解理由,为达到公司避税目的而实施的关联交易又成为高管寻租的实现路径。进一步的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2a:非正常关联交易是国企高管实现避税寻租的途径之一。

此外,避税交易与正常的经营活动常常合二为一。对正常经营活动操纵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也可能是高管避税寻租的实现路径。所以,进一步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2b: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是国企高管实现避税寻租的途径之一。

(三)国企高管避税寻租的抑制机制

甄别避税交易需要专业知识和判断,同时,税收咨询服务是审计师可以提供的非审计服务之一②。所以,需要关注外部审计对避税寻租的治理作用。 研究文献对税收服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具有两类相反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税收咨询服务推进了审计师对审计客户的深度了解,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例如深度了解客户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助于审计师制订有效的审计计划,识别财务报告的虚假列报或舞弊,提高审计效率[13]。而且,同时提供审计和税收服务,审计师可以及早察觉客户的盈余操纵行为,提前采取制止和预防措施[14]。另一类观点认为,提供税收服务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提供税收服务等导致的异常收费与更多盈余管理相关[15]。审计师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有助于识别复杂的避税交易,但也可能由于独立性受到影响,而无法有效的制止公司高管的避税寻租行为。所以,提出如下相对立的研究假设:

假设3a:外部审计可以抑制显性薪酬货币性私有收益与公司避税间的关系。

假设3b:外部审计不能抑制显性薪酬货币性私有收益与公司避税间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由于所需用到的股权结构等数据从2003年以后可得,所以,以2003~2010年期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并进一步按以下筛选标准进行处理:(1)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称发生变化,往往表明公司已经发生重大变更,例如被买壳、大股东发生变更、所处行业发生变更等,公司不同年度的避税程度的比较也就失去了合理的基础,因此剔除股票名称发生变更的公司。(2)剔除样本期内计算公司实际税率公式分母为负的公司。因为这部分公司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实际税率与正常公司的实际税率含义不同,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与企业实际税负的关系。(3)为避免实际税率极端值的影响,剔除所得税费用为负的样本和实际所得税率大于100%的样本[16]。(4)剔除在旧会计准则下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公司[17]。(5)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因为这类公司适用的会计准则与其他行业不同。(6)剔除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共得到公司年度观测值8143个。上市公司适用的名义税率来自WIND数据库,其余构造和计算变量所用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因变量DIFFETR_AVG、ETR_AVG为上市公司避税程度,分别表示名义税率减去实际税率的五年平均值、实际税率的五年平均值。在主流会计研究文献中,实际税率从实际税负角度来衡量避税程度[18,19]。实际税率表示每单位收入承担的税或每单位现金流承担的税。但是,与国外的税收政策不同,中国的上市公司享受着广泛的税收优惠,公司的名义税率不尽相同。而且,2008年的所得税改革及过渡期实施的法定税率变更的相关规定,也使得我国企业的名义所得税率发生了变化。因此,实际税率可能并不能很好的反映避税程度。所以,本文用名义税率减实际税率衡量公司避税程度。此外,Dyreng等[20]认为企业避税是一个跨期决策,仅使用当期避税程度衡量可能并不合适,所以,使用名义所得税率与实际所得税率之差的五年平均值 (第t-4年至第t 年)衡量上市公司的避税程度。出于结论稳健性的考虑,计算了4个上市公司避税程度。实际税率使用Porcano[21]、吴联生[22]的方法计算。

MRENT为来自薪酬契约的货币性私有收益。用非正常的高管薪酬来衡量,采用管理层的实际薪酬与由经济因素决定的预期高管正常薪酬之间的差额表示[23]。预期正常的高管薪酬水平由以下模型估计:实际高管薪酬=常数项+总资产自然对数+总资产收益率+上一年度总资产收益率+上市公司所处地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上市公司处于中部地区哑变量+上市公司处于西部地区哑变量+行业哑变量+年度哑变量+残差项。对样本企业分年度分行业进行回归,通过模型回归得到因变量的预测值即表示正常的高管薪酬,实际薪酬与正常薪酬之差为非正常薪酬。

ABRELA为非正常关联交易。使用Jian 和Wong[24]的方法进行估计,用实际关联交易与企业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和市值账面价值比,控制行业哑变量后,按年度进行回归,所得残差为非正常关联交易③。

REAL为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对于真实盈余管理,借鉴Cohen et al.[25]的研究,用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可操控性费用和异常产品成本来计量。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增加、异常产品成本的降低和异常费用的增加,则分别表示公司的利润被调低,反之,则表示公司的利润被调高。公司可能使用一种或多种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因此,仿照Cohen et al.[25]的研究,也将这三个指标之和作为真实盈余管理的总体计量指标。

BIG4为外部审计哑变量。若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取值为1,否则为0。

CONTROL为一组控制变量。根据已有研究文献[13,22]和本文的研究问题,考虑以下影响公司实际税率的因素: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固定资产比例(TANG)、存货比例(INVE)、会计业绩(ROA)、公司投资机会(MB)、行业(Ind)、会计年度(Year)。

研究所用数据是时间跨度小而横截面观察点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于这类面板数据来说,使用常用的面板数据估计方法会低估标准误差,进而导致高估系数的显著性水平,而直接对标准误差进行企业层面群聚调整后得到的标准误差才是无偏的。所以,下面在对模型(1)进行估计时,对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进行了企业层面的群聚(Cluster)调整[26]。此外,为了避免控制变量异常值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控制变量进行了1%的winsorize处理。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单因素分析

表1对避税程度、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的描述性统计显示,在全样本中,公司避税程度DIFFETR1_AVG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7、0.06,薪酬契约的货币性私有收益MRENT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0、0.04。对国企和民企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表明,国企的实际税率、国企高管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均低于民企④。表2列示了国企样本的外部审计、非正常关联交易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描述性统计。

(三)稳健性检验⑥

1.使用多个变量衡量高管薪酬,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货币性私有收益。董事会具有特殊职位背景,往往同高管层一样行使企业经营决策的代理权。为此,使用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人均报酬作为管理层薪酬的替代变量[27]。还使用了高管人均薪酬的自然对数、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报酬的自然对数、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报酬的自然对数衡量高管薪酬,研究结论不变。此外,也使用外部薪酬不公平性衡量高管薪酬[28]。首先对模型进行分年度分行业回归:公司管理层年度薪酬自然对数=常数项+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上一年度总资产收益率+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哑变量+董事会规模+管理层持股+残差项,再将所得到的估计系数代入模型,得到的残差即为公司管理层薪酬的外部不公平性。研究结论仍成立。

2.替换或加入如下控制变量:资本支出、股权质押比例、营运资金率、销售增长率、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长期债务比滞后一期总资产、息税前利润占总资产比、应计盈余管理程度[29,15]。另外,企业内部市场越大,可以进行内部市场转移避税交易越多,所以还控制了上市公司是否隶属于企业集团。研究结论仍成立。

3.未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对避税寻租具有抑制作用。此外,构造和加入公司治理指数,并不改变上述研究结论。

4.测试变量或控制变量滞后因变量2年,重新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前述的分析结论不变。

五、结论和研究启示

公司高管利用信息优势和权力可以获得隐性收益。避税代理观认为复杂不透明的避税交易为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机会和条件。那么,公司高管是否会利用避税交易进行寻租?研究发现:公司高管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低,他们越希望寻求隐性收益,此时公司避税程度越大,这一关系显著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发生的异常关联交易,如代理委托交易、商品交易、资产交易、股权交易、债权债务交易、租赁等,伴生公司高管的避税寻租行为,这些异常关联交易加剧了国企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与公司避税程度的相关关系;对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操纵也助于国企高管从避税活动中寻求隐性收益;但外部审计并不能产生治理作用。

以上研究为高管替代性自我激励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也为公司避税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同时对公司、税收政策制定者和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均具有启示作用。对公司而言,公司避税政策制定过程需采取谨慎态度,应将避税伴生高管寻租的可能性和程度纳入决策过程中。对税收政策制定者而言,简化税制和提高税规实施效率,可弱化内部人通过避税实施自利行为的条件,进而一定程度减少内部人的避税寻租行为,将显著改善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整体的治理。对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而言,加强上市公司税收方面的信息披露,可以获得更多的会计信息含量,有助于提高对投资者的保护。研究结论为税收政策制定者和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支持性或限制性的制度安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思路。

注释:

①分析了深圳国泰安公司(CSMAR)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2003~2011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1274家。借鉴苏启文和朱林 [8]的方法,按以下标准识别家族企业:第一,最终控制人能追踪到自然人或家族,第二, 最终控制者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必须是被投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现2003~2011年间,属于家族企业的有1067家。

②在美国,税收咨询服务是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审计师可以提供的为数不多的非审计服务之一。

③由于上市公司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类型较复杂,本文分关联方关系类型、关联交易类型计算了多个非正常关联交易变量。后文只报告了考虑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后,对公司避税产生显著影响的非正常关联交易。

④限于篇幅,对描述性统计报告了1个避税程度指标,后续多元回归时也是报告同1个避税程度。本文也用其余3个避税程度指标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论与正文报告的一致。

⑤因为本文计算了多个变量来衡量公司的避税程度、异常关联交易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为了保证研究结论能够有较大的普适性,在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中所使用到的观测值将取决于具体使用的研究变量,这导致不同回归模型的样本观测值有所差异。

⑥限于篇幅未报告稳健性检验结果,若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参考文献:

[1]Slemrod, J. The economics of corporate selfishness[C].NBER Working Paper,2004.

[2]Desai, M. A., Dharmapala, D.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and firm value[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9,(91):537-546.

[3]Desai, M., Dyck, A., Zingales, L. Theft and tax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4(3): 591-623.

[4]巴里格哈特,萨拉·L.瑞纳什(著),朱舟(译).薪酬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Greenberg, J. Stealing in the name of justice:information and interpersonal moderators of theft reactions to underpayment inequity[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3,54(1):81-103.

[6]Desai, M. A, Dharmapala, D.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and high powered incentiv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79(1):145-179.

[7]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8]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8):36-45.

[9]Chen, S,Chen, X,Cheng,Q,Shevlin, T. Are family firms more tax aggressive than nonfamily firm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 95(1):41-61.

[10]Clausing,K.A. Taxmotivated transfer pricing and US intrarm trade price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3, 87(9):2207-2223.

[11]Bartelsma, E. J,Beetsma, M. W. J. Why pay more?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through transfer pricing in OECD countri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3,87(9): 2225-2252.

[12]Graham,J.R, Tucker, A. L. Tax shelters and corporate debt polic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81(3):563-594.

[13]Frank, M. Lynch, L, Rego, S. Tax reporting aggressiveness and its relation to aggressive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9,84(2):467-496.

[14]Krishnan, G, Visvanathan, G. Is ther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uditorprovided tax service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2011,33(2):111-135.

[15]Hoitash,R, Markelevich, A,Barragato, C.A. Audit fees and audit quality[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7,22(8):761-786.

[16]Gupta, S,Newberry, K.Determinants of the variability in corporate effective tax rate: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data[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97, 16(1):1-39.

[17]叶康涛.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基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6,(2):205-220.

[18]Hanlon,M, Heitzman,S. A Review of tax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0,50(2):127-178.

[19]Hanlon, M. M, Shevlin,T. Dividend taxes and firm valuation:a reexamin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35(2):119-153.

[20]Dyreng,S,Hanlon,M,Maydew, E. The effects of executives on corporate tax avoidanc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85(4):1163-1189.

[21]Porcano,T. M. Corporate tax rates: progressive, proportional, or regressiv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1986,7(2):17-31.

[22]吴联生.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J].经济研究,2009,10:109-119.

[23]Firth, M., Fung, P. M.Y,Rui, O. M.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CEO compens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6,12(4):693-714.

[24]Jian, M,Wong, T. J. Propping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8,15(1):70-105.

[25]Cohen, D. A, Dey, A, Lys,T. Z.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3):757-787.

[26]Petersen, M.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comparing approache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22(1):435-480.

[27]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J].经济研究,2011,(3):110-124.

[28]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 2010,(3):117-126.

[29]Dyreng,S, Lindsey, B. Us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oreign operations located in tax havens and other countries on US multinational firms tax rat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47(5):1283-1316.

(责任编辑:漆玲琼)

[18]Hanlon,M, Heitzman,S. A Review of tax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0,50(2):127-178.

[19]Hanlon, M. M, Shevlin,T. Dividend taxes and firm valuation:a reexamin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35(2):119-153.

[20]Dyreng,S,Hanlon,M,Maydew, E. The effects of executives on corporate tax avoidanc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85(4):1163-1189.

[21]Porcano,T. M. Corporate tax rates: progressive, proportional, or regressiv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1986,7(2):17-31.

[22]吴联生.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J].经济研究,2009,10:109-119.

[23]Firth, M., Fung, P. M.Y,Rui, O. M.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CEO compens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6,12(4):693-714.

[24]Jian, M,Wong, T. J. Propping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8,15(1):70-105.

[25]Cohen, D. A, Dey, A, Lys,T. Z.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3):757-787.

[26]Petersen, M.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comparing approache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22(1):435-480.

[27]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J].经济研究,2011,(3):110-124.

[28]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 2010,(3):117-126.

[29]Dyreng,S, Lindsey, B. Us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oreign operations located in tax havens and other countries on US multinational firms tax rat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47(5):1283-1316.

(责任编辑:漆玲琼)

[18]Hanlon,M, Heitzman,S. A Review of tax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0,50(2):127-178.

[19]Hanlon, M. M, Shevlin,T. Dividend taxes and firm valuation:a reexamin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35(2):119-153.

[20]Dyreng,S,Hanlon,M,Maydew, E. The effects of executives on corporate tax avoidanc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85(4):1163-1189.

[21]Porcano,T. M. Corporate tax rates: progressive, proportional, or regressiv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1986,7(2):17-31.

[22]吴联生.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J].经济研究,2009,10:109-119.

[23]Firth, M., Fung, P. M.Y,Rui, O. M.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CEO compens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6,12(4):693-714.

[24]Jian, M,Wong, T. J. Propping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8,15(1):70-105.

[25]Cohen, D. A, Dey, A, Lys,T. Z.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3):757-787.

[26]Petersen, M.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comparing approache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22(1):435-480.

[27]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J].经济研究,2011,(3):110-124.

[28]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 2010,(3):117-126.

[29]Dyreng,S, Lindsey, B. Us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oreign operations located in tax havens and other countries on US multinational firms tax rat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47(5):1283-1316.

(责任编辑:漆玲琼)

猜你喜欢
避税
企业避税、现金流量水平与债务资本成本
浅析道路交通中物流企业的避税行为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对OECD范本第17条第二款的探析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避税和反避税分析
“大小非”减持避税途径深度探究
非居民企业股息红利所得税避税行为研究
高管薪酬、企业避税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