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栗永楼 崔志勇(山西省原平市畜牧兽医局)
以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为工作重点,促进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
原平市是山西省“转型综改、扩权强县”双试点县,既是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山西省生猪生产大县、肉羊生产重点县。2013年年初,牛存栏1万头,猪存栏13.6万头,羊存栏21.7万只,禽存栏233.9万只。该市畜牧兽医局几经摸索和实践总结,以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为工作重点,促进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
1.以管抓防。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原平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办法》要求,乡镇畜牧兽医中心建立完善《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管理制度》《疫苗使用与管理制度》《动物防疫消毒制度》等制度,制订工作流程,各个环节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建立和落实《免疫制度》《检疫申报制度》《消毒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强管理。
二是加强乡镇畜牧兽医中心及村级防疫员管理。制定了《原平市村场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村场动物防疫员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签订《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底进行总结考核。
三是加强规模养殖场管理。新建养殖场严格用地审查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经现场勘察、建设方案及平面布局图审查,特别是设施防疫内容的建设是重点,经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组审核批准,方可开工建设,已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定期专人监管,市、乡两级都明确监管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养殖场、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逐步完善和规范。
2.以免促检。2013年春防开始,养殖场户新补栏畜禽必须填写《畜禽养殖信息报告表》,引进的畜禽同时提供《产地检疫证明》,凭此领取疫苗,按程序二免、三免要提供完善的免疫档案领取,并交回疫苗空瓶,乡镇畜牧兽医中心都建立疫苗领取登记档案,以免促检,既强化引进动物安全,又严格疫苗管理,杜绝浪费。
3.以检促免。大力推行报检制度,对引进的动物,要求养殖户必须申报并隔离观察,强化免疫后方可合群,出栏动物提前申报,已过免疫保护期必须进行免疫,确保出栏动物在免疫有效期内,以此促进免疫工作。
4.以监促防。一是强化疫病的监测,市、乡、村三级定期不定期进行疫情排查和巡查,进行疫病监测。
二是严格抗体检测工作,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进行抗体检测,规模养鸡场2个月进行抗体检测,规模养畜场3个月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合格下发“抗体合格通知书”,抗体不合格发放“补免通知书”,及时补免,确保免疫效果。
三是加强监管,规模养殖场市、乡两级都明确监管责任人,每半月一次进行监管,发现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及时整改。
5.以消强防。消毒灭源搞好生物安全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制定消毒灭源方案,提供消毒药品,全方位进行消毒灭源。特别是对规模养殖场,都制定有消毒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并有完善的消毒记录。同时,印制了《健康安全养殖警示》张贴上墙,印发了《消毒技术方案》等宣传技术资料发放给养殖场户,市、乡、村三级监管人员定期进行指导、检查、监管。2013年还在养殖重点区域大林乡开展了集中消毒月活动,对10个养鸡重点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消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以训保防。2013年春防前,组织乡镇畜牧兽医中心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进行了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集中培训,春防结束后,组织编印了《原平市动物防疫手册》《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必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必读——培训讲义、工作体会》《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必读——实用技术、养殖经验》等培训教材,组织市、乡、村三级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在原平电视台开设“动物防疫专题讲座”栏目,每半个月一期,由市疫控中心技术人员举办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及法律法规等知识讲座,有效提高全体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广大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水平,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必须实行程序免疫才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为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该市的规模养殖场特别是奶牛场和种畜禽场全部实行程序化免疫。根据该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养殖畜种及种类,科学制订免疫程序,定期按程序实施免疫。散养户在春、秋集中免疫,平时月月补免,逐村、逐户、逐圈进行免疫,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存栏的90%以上,确保市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
档案管理规范化既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所有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
一是建立健全市、乡两级防疫档案。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畜禽养殖信息报告表→预免通知书→免疫回执卡→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通知书(补免通知书)”工作程序组织免疫形成防疫档案,由乡镇畜牧兽医中心进行整理汇总,形成免疫登记表、补免登记表等防疫档案,并按月上报市畜牧兽医局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所有乡镇中心防疫报表,形成市级防疫档案。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会议记录、防疫物资出入库登记、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申请、畜禽养殖信息报告等工作记录进行档案管理,确保工作有计划,落实有痕迹。
三是建立健全养殖场户防疫档案。规模养殖场建立养殖档案,散养户建立免疫户口本以及免疫回执卡、规模养殖场防疫责任保证书、技术宣传资料,形成养殖场户防疫档案。
为促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市、乡两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开通网络并统一申请注册163邮箱,畜牧兽医局及下属各单位主要人员开通手机小号网络,值班人员24小时手机开通,会议召集、重要通知等实行短信、邮箱网络信息通知。对阶段性工作,畜牧兽医局、疫控中心以电子邮件下发各单位邮箱,进行安排部署。下属单位报表、材料上报以电子邮件及时传输,实现了网络报表等办公信息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