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2014-10-16 03:50:36任榆田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草原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榆阳区苜蓿草种草

文│任榆田(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草原工作站)

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苜蓿产业协会,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吸收一批掌握技术的群众,发挥协会的优势,搞好技术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许多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对我国庞大的奶牛养殖业和相对发展滞后的苜蓿草产业表示担忧。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牛奶的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在学术界也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三聚氰胺”事件和前段时间“蒙牛奶发现致癌物质”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其根源是我国廉价的植物类蛋白饲料极度短缺。作为“牧草之王”的苜蓿是优质的植物类蛋白原,苜蓿产业的落后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乳业需要。要想发展奶业,苜蓿产业发展是关键。

一、苜蓿产业与奶业的关系

奶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粮型、经济型的高效产业,而苜蓿草业是奶业的重要分支产业。苜蓿养奶牛是国际公认的先进实用技术,欧美奶牛业就是建立在苜蓿草产业的基础之上。苜蓿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农作物,奶牛饲料结构中苜蓿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我国能采集苜蓿的奶牛不足50%,而其中许多采食量不足,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例,苜蓿草种植主要用于饲喂羊子,却很少用来饲喂奶牛。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奶牛健康水平、单产和乳品质量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从近年来乳品发生的质量安全事件和由此产生的日益低下的国乳信誉危机,其症结是原奶质量低、不达标,人为的从养殖方式到乳品加工环节作假而引发的。

苜蓿草产业既是奶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奶业的支撑产业,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随着未来乳制品需求的刚性增长,我国奶业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而且向着规模化、集约化过渡,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将被逐步取代。我国奶业要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发展苜蓿草产业。

二、榆阳区苜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苜蓿的认知不足。陕西省榆阳区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苜蓿草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舍不得拿出好地种草,这是形成苜蓿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种粮精耕细作,对苜蓿却受传统观念误导,尤其是占大多比重的山区退耕种草、人工种草,播种后便放任不管,任其自然生长。收割时一味追求产量,花期人工刈割率低,延长了刈割期,造成草产品杂质较高,粗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这是众多牛场放弃国产草选用进口草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民对种植苜蓿和奶产品质量的认识迫在眉睫。

2.苜蓿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目前,榆阳区牧草饲草加工企业很少,使牧草不能有效合理地转化利用。草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短缺,苜蓿草种植面积虽达到75万亩,但仍然沿袭着传统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即家家种草、户户经营、技术手段落后;草地有规模、质量低、利用率更低,集约化程度低,浪费严重。全区苜蓿种植集中连片(500亩以上345块,3000亩以上37块)的苜蓿草地产草量低,十万亩草场的规模还未达到,万亩种草带只有在南部山区退耕还草、长城沿线规模种草项目上形成不到十条,百亩以上的规模种草带数量不少,总体生产上的规模效益优势还没有形成,苜蓿生产综合利用的规模产业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和实现。

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销售经营环节还没有建立,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形成。据调查,近几年,内蒙古、甘肃的收草客商来榆阳区收购干草、苜蓿草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当地群众对草产品的商品观念意识上的差距,没有对苜蓿、沙打旺等牧草进行深加工,牧草产品以干草为主,没有草粉、草块等高档产品,一般价格很低,加之没有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牧草的外销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3.农户种植苜蓿和苜蓿加工利用存在脱节现象。大多数农户利用退耕地种植苜蓿,但退耕种草的农户牲畜饲养量较少或是没有牲畜,其种植的苜蓿租赁给养殖大户或养殖企业,或者收割苜蓿后,卖给养殖户(或企业),但其租赁价格和出售价格较低,影响农户精细管理苜蓿的积极性,导致苜蓿原料整体上质量较差,影响了产业化产品的最终质量。此外由于种植在山区,机械化收割及加工效益难以发挥,草产品加工运作中的收购、运输等环节成本太高,导致了苜蓿产品的成本较高,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苜蓿加工业的定位失误。“好草养好牛,好牛产好奶”。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从奶牛养殖到乳品企业,对苜蓿草产业的地位和特殊作用越发关注。优质牧草是健康的源头,恰恰在此时,国内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苜蓿饲养奶牛的先进性和经济性,不惜重金进口美国苜蓿干草,价格一度达到2800元/吨。国产苜蓿加工企业因产品品质差、批量小、货源不稳定等原因再次错过了良好的市场机遇。苜蓿加工业这些年不景气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身定位失误。

三、苜蓿产业发展的对策

1.提高政府重视程度。一是加大优质牧草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部门要统一思想,大力实施优良牧草种植培育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带动苜蓿草产业的发展,改变对苜蓿草地的管理利用方式,培育牧草市场,大力发展牧草产业。继续加大力度发展规模种草,建立基本草地和牧草基地。依托农业产业科技示范项目,建立万亩优良苜蓿草种植园,以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开展好科学种植管理和示范引导工作。此外,无论是生态工程种草还是发展奶业种草,国家均应继续开展苜蓿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在财政补贴、税收、信贷、交通运输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真正了解苜蓿草与奶牛业发展的关系,掌握苜蓿草的加工附加值,改变群众以往对苜蓿草商品化的意识,真正认识苜蓿的商品价值。

三是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的具体情况南余北缺,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种植规划,并给予同种植粮食一样的补贴,解决苜蓿草的供求矛盾。

四是畜牧技术部门要充分发挥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帮助、指导苜蓿种植户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要舍得占用部分优质耕地生产优质饲草,满足奶牛对优质饲草需要。应进一步狠抓科学种草养牛,抓出实效。

2.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完善牧草产业链条。首先,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苜蓿产业协会,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吸收一批掌握技术的群众,发挥协会的优势,搞好技术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负责组织技术研讨会、订货会等会议。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中介作用,联系生产加工企业与农户,为牧草种植户提供技术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协调解决榆阳区牧草南余北缺的现状,确保苜蓿产业顺利健康的发展。

其次,在充分搞好调研的基础上,草产品加工企业统筹本地资源,强化牧草市场的中间环节,搞好牧草产品深度加工转化,使企业与农户有效链接,让群众种“合同草”、“订单草”,解除后顾之忧。并为本地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再次,要在引进推广高产、抗病新品种苜蓿上下工夫,结合近年来引进的阿尔冈金、金皇后、WL323水地苜蓿及本地苜蓿等品种的优势互补,发展较大规模的苜蓿草生产基地,搞专业化生产同时抓好优质苜蓿种子工程建设,净化种子市场,对有较大优势、适应性较强的苜蓿草建立种子基地,保障产业发展的需要。

3.深层次开发苜蓿产品加工利用。开发苜蓿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储草库、配套农机具和加工设备,对专用牧草设备给予补贴。我们可以肯定,发展苜蓿产业,开发高档次苜蓿产品也是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

从大的环境看,据了解苜蓿产品在国际市场潜力很大,日韩等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苜蓿草粉。国内市场上,全国蛋白质饲料缺口为1500~2500万吨,苜蓿草粉年需求量在320万吨以上。就苜蓿干草的需求量看,国内大部分的奶牛场目前还不能喂上这种优质饲草。就榆阳区而言,要切实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就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发展干草、草捆到高密度的草捆、草粉、草块、草颗粒等产品,产品档次由低到高逐渐提升,从而提高苜蓿草的加工附加值,加快苜蓿产业的发展,促进奶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产业链发展。

猜你喜欢
榆阳区苜蓿草种草
神奇的苜蓿草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中学生博览(2022年7期)2022-06-21 21:48:14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0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念好“湖羊经”走好“致富路”——榆林市榆阳区特色产业之风吹来脱贫致富好“湖”气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节日“种草”
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42
美容须防被“种草”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20
追赶超越看榆阳
新西部(2017年8期)2017-09-23 17:44:59
榆阳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与灌溉定额
草地学报(2017年6期)2017-07-30 11:24:36
Cut off my H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