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庆芳
摘 要 良好的沟通是个体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交流能力现状令人堪忧。本研究通过尝试对国内外3所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及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应该将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并以核心课要求各专业区别对待,而人文、社科方面的交流能力培养则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 交流能力培养 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Curriculum Setting
LI Qingfa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30)
Abstract Good communic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relationships; however,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is worrying. In this stud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y the curriculum attempts to universities abroad thre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should be thought of as one of th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ism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re courses require professional distinction, and the humanities,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aspect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s universal.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curriculum setting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在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早期,个体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当今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情绪体验。人际关系成败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是需要学会沟通和交流。
专业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课程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任何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塑造,交流能力也是如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学生的交流沟通现状,并以期从学校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角度力求找到解决方案。
1 交流能力培养的需求现状
目前,针对大学生交流能力现状的调查或反馈很多,但为了能够实际获取信息,本研究首先利用本校做了两个小样本抽样调查。两次调查分不同时段进行,均随机抽取同一批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生(150份)为调查对象,这些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和95%。
调查1,采用Mc Croskey编制的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测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交流恐惧程度。调查2,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通过8个开放性问题,以期了解学生的校园生活及个体心理状态,如“你曾经出现过焦虑表现吗?你是怎样克服的?”“对于如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恶性校园案件,你怎么看待?”“大学期间,你最想学的知识或技能是什么?”等。
交流恐惧是个体在与他人交流时产生的一种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随着这种恐惧和焦虑的出现,个体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将遭遇挫折。调查1结果显示,30.09%的学生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症状。其中,15.93%为高度恐惧,14.16%为低度恐惧。第2项调查未有指向性提示,结果却有些意外。大学期间,学生最想学的知识或技能是“与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占82%),大于对“专业知识、或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及技能”(占70%)的渴望。
虽然调查的样本量比较少,但并不是说我们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其他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在对全国“2013级本科新生的调查”中显示,45%的新生最担心的问题是人际关系。《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也证实了这一点,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以其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为“有效的口头沟通”。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交流沟通是需要技巧,需要知识和经验的储备。而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和塑造,将会直接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他们会面临校园人际关系的困扰,因为人际关系的良好维系,基础便是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清楚而准确的表达。另一方面,他们今后要面临工作中交流沟通的挑战,因为沟通是实施职业行为的手段,它包括与职场多方面人员沟通的能力,无论是直接利益者,还是相关受益方或社会公众、团队等。而一直以来,高等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却忽略了对其进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2 专业培养计划及交流能力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endprint
由USNews发布的全美学科排名结果(2012)显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材料科学位居第一,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值得借鉴。采用随机抽取的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和四川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分别属于工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并且他们在国内同专业排名中均靠前,他们的专业培养计划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不同专业进行比较,是认为各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模块差异不大,并且针对交流能力的培养对各专业来说应该具有普适性,尤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2003)的要求有:(1)学校的一般要求,共17门课程,包括自然科学课、人文社科课、实验课等。(2)提高交流能力的课程(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必修4门。(3)系内课程,学分最多。
该专业早在2001年就有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课程,保证学生在一般写作、语言交流以及专业领域常用稿件写作方面得到训练。每个学生必须学习 2 门提高交流能力的人文、艺术和社科的课程(CI-H)和2 门提高交流能力的专业课程(CI-M)。CI-HW课程属于CI-H中的子课程,更多地专注于学生在人文、艺术和社科方面的写作表达能力,如《Writing and Rhetoric:Food for Thought》、《Language and Technology》。2门 CI-H课程必须在一、二年级选修,另 2 门 CI - M课程必须在三、四年级选修。4门交流能力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0)的要求有:(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外语、文化素质课等。(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微积分(1)、建筑数学等。(3)专业相关课程,学分最多。(4)实践环节。(5)综合论文训练。
涉及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课模块中,此模块要求修满8个学分,包含必修的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和2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而核心课程又被分为八个课组,涵盖哲学与人生、语言与文学、科技与社会等的近百门课程。此外,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教学方式以教授和学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口头以及写作训练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四川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的要求有:(1)人格与素养课程群,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中华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等。(2)表达与理解课程群,主要指大学英语口语、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等的必修课。(3)发展基础课程群,主要是一些基础课,如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等。(4)专业与服务课程群,主要指专业课,学分最多。(5)研讨与探究课程群,创新学分相当于此类的必修,如学术研讨等。
表达与理解课程群主要涉及对交流能力的培养,但此模块中除英语必修的课程(12学分)要求外,学生需在7门课程中选修1~2门课程,如《普通话语音形象提升训练》、《演讲与辩论》、《文化人类学》等。
从以上对比分析来看,MIT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科专业,但对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视。其一是交流能力课程开设时间早。2001年,该专业培养计划将原有的“写作要求”调整为“交流能力培养”,并涵盖写作能力训练。社会需求是大学制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基础,这说明MIT已敏锐察觉到交流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其二是交流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必修形式在各专业实施,学生只有通过了这4门课程(CI-H和CI-M)的学习,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其三是考虑到学生交流能力的多方面。学校区别对待专业知识和人文、艺术和社科的交流能力培养,各课程模块下均有许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CI-H课程下不包括CI-HW课程,就有近80门有关人文、艺术和社科的交流能力课程清单,如《The Human Past: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inema》、《The Linguistic Study of Bilingualism》等。而CI-M课程各系均有开设,如建筑系的《Foundations in the Visual Arts and Design for Majors》、《Thesis Research Design Seminar》等。这些课程均有详细的介绍,包括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授课教师、班级人数、开课时间及地点等等,学生可在网上获得详尽的有关CI-H和CI-M的课程信息,学校甚至设有专门的办公室,方便学生咨询。
国内两所知名大学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结果显示,首先,专门为提高交流能力的课程并未普遍开设,重视度不够。清华大学的文化素质核心课程,涵盖哲学与人生、语言与文学等八个课组的近百门课程,从课程内容上看,与MIT的CI-H课程类似,但从课程的主要目的和教学形式上还是有所区别。CI-H课程强调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小班授课为主,强调师生间的互动。而清华大学八个课组的选修课,侧重的是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其次,交流能力的课程开设数少,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是由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如《认识文化遗产》、《建筑发展趋向》等。虽类似于MIT的CI-M课程,但学校要求,作为选修课,每个学生限选一门,且对学有余力的新生而言。并且,从《2012-2013学年度春季学期新生研讨课手册》来看,该类课程有30多门,仍需加强。四川大学的学生“表达与理解”能力或许更多地体现在对英语的听说读写中,英语必修课已占去了大量的学分,学生只有在仅有的几门“表达与理解课程”中做出选择。最后,两所大学的思政类课程比重较大,作为必修课此类课程均占到总学分的8%。清华大学四年制总学分要求175分,四川大学总学分要求176分,两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均为14学分。面对紧张的学分分配,如何能合理高效地设置课程是学校应该反思的问题。endprint
纵观3所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交流能力课程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国内两所高校交流能力方面的课程,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表明学校对此类课程的轻视,而MIT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令人钦佩。国外大学的交流能力培养课程已开设得相当普遍,甚至国外医学界早已将沟通技巧纳入职业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作为职业素养的基础,国外高等教育界对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学科知识和技术。
3 建议
交流能力作为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技能更应值得大学教育者投以关注的目光。建议之一,高校应该将交流沟通技能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纳入学校各专业培养计划。建议之二,将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尤其是对于工科的学生,无论是专业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更应该补上这一课。建议之三,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在不同专业中应具有普适性,如MIT的CI-H课程,而针对各专业,如管理、建筑等专业的交流能力培养课程应该区别对待。
基金项目: 本文系成都工业学院2012年度科研项目“基于可测评角度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12GJ004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32-235.
[2] 新生人际关系问题分析,http://www.mycos.com.cn/Detail/ArticleDetail?articleID=10839.
[3]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http://www.mycos.com.cn/Research/Show WRD sn=10270.
[4] 钟世云.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13(3).
[5] List of current CI-HW and CI-H Subjects,http://web.mit.edu/commreq/cih.html.
[6] CI-M Subjects for Undergraduate Majors,http://web.mit.edu/commreq/cim.html.
[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0).
[8] 四川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班)教学计划(2012).http://math.scu.edu.cn/show.asp classid=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