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杰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构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应摒弃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分层施教,全面提高”的教学模式。着重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途径,旨在使我国初中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中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唯一标准的现状中,得不到学校领导甚至是学生个人的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表面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均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严重削弱,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严重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打破这一僵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深入,首先要求教育者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强化基础训练。信息技术课作为一种实用性的课程,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对初中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并使其有效掌握及运用,都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自行解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基础,并将其有效利用,成为日后学习、工作的有效技能和学习工具。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改革需求,教师应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学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时代、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从知识面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建立以个体差异为理念的分层教学模式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造成了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针对个体差异性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根据教材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价等,从而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如,能合理地分层对待,就会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得到被重视的感觉,增强其对学习的信心,从而培养其对本门学科的兴趣。
3.建立以实验室、多媒体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由于现在的计算机软件,特別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多媒体教学应成为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灵活掌握的教学手段。
4.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开设网络课堂、网上考试等。网络课堂不仅覆盖面广,且不受时间限制,可激发学生充分管理、利用课余时间的积极性。通过开设网络课堂,部分学生可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内容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修。如,学生可选择与机器人相关的内容进行研修。这样不仅能提高中小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动手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应用于中小学航模或机器人制作比赛等方面。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
现在义务教育初中段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作为考查科目的信息技术学科不应以最后一次实践操作的成绩为最终结论,可借鉴高中阶段实施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学校可试验依据课程内容划分学分。学生在修完必修学分后,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所得学分作为高中招生的参考依据之一。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理应受到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的高度重视,为我国未来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杰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