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显
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关系,为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几个概念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厘清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国外各种社会思潮也不断涌入,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纯朴,而是变得日趋复杂。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某些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国人。于是,一些人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足、道德失范等诸多问题。执政党内也出现了许多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攀比成风等丑恶现象。
社会何去何从?中国路向何方?在这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汲取了国际社会的经验教训,由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再次作了强调,明确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研究,目标越来越明确,观念越来越简明,党在十八大报告中由过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三个层面的倡导:从国家层面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助于规范公民的行为和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境界,有助于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有助于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区别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就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经过酝酿,江泽民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连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十八大报告汲取精华,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第一个“倡导”从国家层面上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体现了党的目标和国家意志,在三个“倡导”中占统领地位;第二个“倡导”是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主流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的支柱;第三个“倡导”是从公民个人而言,作为我国公民,应该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品质。这三个“倡导”从三个不同层面反映了我们的未来趋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是一致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一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凝练、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形成的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中,“爱国主义”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儒家学说中的“忠”就是最好的体现。“改革创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没有它,中华民族就可能止步不前。
“八荣八耻”中的“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民为贵,君为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最好的证明,它说明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很重视科学技术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许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都在赞美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儒家学说的“悌”就是最好的体现。“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往“包青天”体现了他们对“法纪”的态度。“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儒家学说的“信”就是最好的诠释。“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我们党战胜历次困难的法宝。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礼”、“义”、“廉耻”等一列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也赋予了新的意义,有了新的体现,每年的“道德模范”就是学习的榜样。
这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涵的内容来说的。下面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高度抽象,高度概括。
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吸纳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富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谐”,我国古人就主张和谐,在人与自然方面主张“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与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吸取了西方资本主义中某些积极的因素,如自由、平等。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集人类先进文化、人类先进理念于一身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且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之中。
四、为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再次作了强调,明确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央的大政方针。
2、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换句话说,教育是为执政党或者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因此,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党教育的必然选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讲话上这样表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3、语文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的人文性着眼于对学生思想情感进行熏陶感染,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语文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
[注:题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云南省教科院课题规划办立项课题;立项编号:Y13011]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2年10月
[2]戴木才.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8
[3]王中伟,夏从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维解读[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30(2):39-44
[4]宁晓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36(2):3-5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