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铁军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堂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地应用,将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课堂作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需要教师从教学方式,包括信息技术下的课堂设备、教学资源、教学新模式(微课、翻转课堂)等三个方面首先进行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 交互式白板 融合 大数据 微课 翻转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由“校校通”“班班通”开始向“人人通”发展,信息交流也由原来的面对面转向点对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实践开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传播,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翻转课堂”,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微课”,它们都颠覆了原有学校教学方式。面对这样迅猛的变化,教师就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媒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2001年伴随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提出来的,它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当课堂上的教学环境由“粉笔+黑板”过渡到“三机一幕”再到“以投影仪、电脑为核心的多媒体系统”,教学模式将“人-人”系统转变为“人-设备”系统。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成为很多教师在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式。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简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不再适应现代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而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学、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模式将由“人-人”“人-设备”系统转变为“人-环境”系统。它强调学生与教师、环境、设备等的交互过程,要使学生与教师、环境、设备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成为自主知识的习得者。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转变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虽然这两个实践概念发展方向是相同的,但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程度的诉求却是不同的。
从词义上来理解,“整”是两个相对独立事物的连接、集成,是“外力”干预下的目标达成;“融”则是构成两个事物的要素在“基因”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内因”驱动生长出来的原发性诉求。也就是说,“融合”更追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性、交互性影响。可是传统的多媒体设备的信息传递、交流是单向的、无交互的,这样使得课堂上的学生、教师、设备、资源、环境很难深度地融合在一起。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技术,在具备传统多媒体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定位感应笔直接“触摸”,完成与设备的交互。所以,它有效地解决了“多媒体演示”和“师生交互、人与设备交互”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但是在电子白板的实际运用中,很多教师把电子白板当做普通的多媒体设备使用,只作为PPT课件的简单载体,至多不过比普通多媒体多了一个黑板的功能而已。其实这样并没有把电子白板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更谈不上“人与环境”“人与设备”的交互了。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作用,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呢?
首先,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电子白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其次,通过学习,熟悉白板的各种功能并能熟练操作;第三,学习白板课件的制作,而不是简单地应用于PPT课件,以真正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第四,积极探索基于电子白板环境的新型学与教的方法,总结出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以网络环境下的大数据为基础,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资源库的增加,云计算的应用、移动设备普及、无线网络覆盖等技术手段的出现,获取资源的来源变得多方面、多渠道,除了教师和教科书外,各种信息媒体,尤其是网络,都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那么,如何在海量的资源中,有效地获取所需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利用网络优势,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如果不能凭借网络资源服务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当然,网上信息需要进行甄别与选择,并进行二次加工。由于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信息技术内容的缺失或信息含量的不足,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网络优势,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如在语文、英语等文科教学中,尽可能下载有关视频、音频,强调教学情境化、生活化。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中,下载有关图像,使静态知识动态呈现,强调直观性、生动性。
(二)借助网络平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现在的家庭几乎家家有电脑,为此,可以要求班级建立QQ群,所有学生都要加入,任课教师也全部加入。教师将部分作业及相关资料,比如上课课件,放入QQ群的共享空间,以便学生下载。教师可以通过QQ群了解学生作业进程,学生之间也可利用QQ群讨论问题,交流心得,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将自己的教学资料放入博客,以便学生回家阅读。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博客上补充相关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影视作品的相关网页。学生也可在博客上留言,发表意见。这样既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又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挖掘网络数据,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
但是在部分一线教师的眼里,课程资源开发是专家的“专利”,如同编写教材那样,与教师的关系不大。的确,专家由于丰富的学识经验能够开发并提供优质资源,但他们提供的是普遍适用的课程资源,却无法解决不同地区、学校、班级乃至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问题,而后者更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的把握和努力。因此,作为教师自身,就需要积极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
一般教师理解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练习册等印刷体形式的资源,或者是网络资源,而对其他载体或形式的资源不太了解,且没有很好的开发与利用意识,这是对课程资源载体的种类认识不足。其实,相对而言,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师的智慧与情感、家长及社会人士的特长与成就、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社区文化资源、风土人情、丰富的社会活动甚至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等等都可能成为有效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只是这些还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和开发。
因此,教师如果要实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首先就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把自己既看做是一个现有资源的利用者,又看做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者。其次,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它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与生活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他们本身就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兴趣等都可能成为课程资源。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在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第三,挖掘教材潜在价值,创生课程资源。教材本身就是经过筛选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或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利用,需要教师的加工、创造,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
三、以“翻转课堂”、“微课”等新模式的推行为契机,改变教育教学方式
一位名叫萨尔曼·可汗的年轻人在给小孩巩固功课的时候,为了方便,将视频传到网上供他们自主学习。随着点击率的提升,他开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逐步创立了可汗学院。在可汗学院视频教学影片的启发下,许多教师尝试着改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课前在家观看视频,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同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在课堂上,将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上。这就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而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迅速成为全国各地关注的热点。
所谓“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通过定义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和“微课”就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为“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出现为新课改提供了实施基础。
1.它转变课程的功能。通过有组织的“微课”学习,将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加快速和精准,将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上。
2.更好的改革课程结构。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微课”利用平台的连接,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同时也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
3.更好地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课堂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逐步适应由于时代进步、学生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新形势,使自己成为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