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汝屏
摘 要:本研究在现有中小学生体育健康评价的基础上,注重在体育课堂上灵活运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探索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成为对传统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游戏、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思维方式及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变化,尤其是面对竞争压力,他们容易在生活、学习、自我意识、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后全面分析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以体育与健康五大领域中身体素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讨论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在这些方面与传统体育教学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研究假设
通过深入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以及对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干预的分析,提出假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实验因素的控制
实验班的全部教学由笔者本人授课,对照班全部教学由任课老师授课。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级的体育上课间隔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测量评价标准、器材、体育场地两个班级均保持一致。对存在影响教学实验结果的因素(教学设施、器材)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保持一致性,教学过程中采用单盲法进行。
四、实验前测
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体质指标测试,其测试指标有:实心球、耐力跑、立定跳远、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并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问卷、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的调查问卷。在实验前经过对初中学校的调查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方面、性别比例方面、社会适应能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无关变量基本相同))。
五、教学设计
1.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
。
图1 传统实验方法
2. 对照班的教学计划。
图2对照班的教学
3. 实验后测。
对两个班的学生教学实验后授课老师不参加考试过程,测评老师由专业人员组成,按照初中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一标准考核:包括所有受试对象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测试(立定跳远,实心球,耐力跑),社会适应能力问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问卷的发放调查。以保证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公正、准确、客观,反映出初中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游戏性教学效果。其结果具体如图3所示。
图3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质指标测试成绩变化检验
(N1=25,N2=25)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游戏性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男生与自身相比的情况:实心球比实验前都有很大的提高,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耐力跑的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1);立定跳远比实验前无差异(P﹥0.05)。
图4实验后两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问卷的差异性检验(N1=50,N2=53)
从图4可以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游戏性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班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
体育游戏在初中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中有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机会,通过交流协商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来完成游戏任务。有些游戏就需要每个小团队之间相互配合,团队的游戏不是仅仅依靠个人能力来完成的。体育游戏中要有高度责任感,同伴之间的协同合作和相互鼓励。还有一些游戏需要个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都要得到刺激和提高。这些都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说明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要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席娟.济南市城区初级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6月
[2]李爱珍,庄孝利.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浅探[J].心理导航,2009.11
[3]冉北航,戴冰.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学探索,2010.5
[4]尚振刚.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心理健康教育,2009.9endprint
摘 要:本研究在现有中小学生体育健康评价的基础上,注重在体育课堂上灵活运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探索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成为对传统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游戏、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思维方式及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变化,尤其是面对竞争压力,他们容易在生活、学习、自我意识、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后全面分析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以体育与健康五大领域中身体素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讨论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在这些方面与传统体育教学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研究假设
通过深入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以及对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干预的分析,提出假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实验因素的控制
实验班的全部教学由笔者本人授课,对照班全部教学由任课老师授课。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级的体育上课间隔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测量评价标准、器材、体育场地两个班级均保持一致。对存在影响教学实验结果的因素(教学设施、器材)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保持一致性,教学过程中采用单盲法进行。
四、实验前测
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体质指标测试,其测试指标有:实心球、耐力跑、立定跳远、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并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问卷、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的调查问卷。在实验前经过对初中学校的调查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方面、性别比例方面、社会适应能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无关变量基本相同))。
五、教学设计
1.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
。
图1 传统实验方法
2. 对照班的教学计划。
图2对照班的教学
3. 实验后测。
对两个班的学生教学实验后授课老师不参加考试过程,测评老师由专业人员组成,按照初中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一标准考核:包括所有受试对象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测试(立定跳远,实心球,耐力跑),社会适应能力问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问卷的发放调查。以保证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公正、准确、客观,反映出初中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游戏性教学效果。其结果具体如图3所示。
图3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质指标测试成绩变化检验
(N1=25,N2=25)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游戏性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男生与自身相比的情况:实心球比实验前都有很大的提高,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耐力跑的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1);立定跳远比实验前无差异(P﹥0.05)。
图4实验后两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问卷的差异性检验(N1=50,N2=53)
从图4可以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游戏性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班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
体育游戏在初中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中有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机会,通过交流协商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来完成游戏任务。有些游戏就需要每个小团队之间相互配合,团队的游戏不是仅仅依靠个人能力来完成的。体育游戏中要有高度责任感,同伴之间的协同合作和相互鼓励。还有一些游戏需要个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都要得到刺激和提高。这些都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说明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要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席娟.济南市城区初级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6月
[2]李爱珍,庄孝利.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浅探[J].心理导航,2009.11
[3]冉北航,戴冰.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学探索,2010.5
[4]尚振刚.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心理健康教育,2009.9endprint
摘 要:本研究在现有中小学生体育健康评价的基础上,注重在体育课堂上灵活运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探索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成为对传统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游戏、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思维方式及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变化,尤其是面对竞争压力,他们容易在生活、学习、自我意识、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后全面分析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以体育与健康五大领域中身体素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讨论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在这些方面与传统体育教学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研究假设
通过深入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以及对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干预的分析,提出假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运用体育游戏干预体育教学能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实验因素的控制
实验班的全部教学由笔者本人授课,对照班全部教学由任课老师授课。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级的体育上课间隔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测量评价标准、器材、体育场地两个班级均保持一致。对存在影响教学实验结果的因素(教学设施、器材)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保持一致性,教学过程中采用单盲法进行。
四、实验前测
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体质指标测试,其测试指标有:实心球、耐力跑、立定跳远、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并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问卷、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的调查问卷。在实验前经过对初中学校的调查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方面、性别比例方面、社会适应能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无关变量基本相同))。
五、教学设计
1.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
。
图1 传统实验方法
2. 对照班的教学计划。
图2对照班的教学
3. 实验后测。
对两个班的学生教学实验后授课老师不参加考试过程,测评老师由专业人员组成,按照初中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一标准考核:包括所有受试对象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测试(立定跳远,实心球,耐力跑),社会适应能力问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问卷的发放调查。以保证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公正、准确、客观,反映出初中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游戏性教学效果。其结果具体如图3所示。
图3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质指标测试成绩变化检验
(N1=25,N2=25)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游戏性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男生与自身相比的情况:实心球比实验前都有很大的提高,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耐力跑的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1);立定跳远比实验前无差异(P﹥0.05)。
图4实验后两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问卷的差异性检验(N1=50,N2=53)
从图4可以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游戏性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班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
体育游戏在初中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中有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机会,通过交流协商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来完成游戏任务。有些游戏就需要每个小团队之间相互配合,团队的游戏不是仅仅依靠个人能力来完成的。体育游戏中要有高度责任感,同伴之间的协同合作和相互鼓励。还有一些游戏需要个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都要得到刺激和提高。这些都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说明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要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席娟.济南市城区初级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6月
[2]李爱珍,庄孝利.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浅探[J].心理导航,2009.11
[3]冉北航,戴冰.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学探索,2010.5
[4]尚振刚.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心理健康教育,200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