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拔扬
摘要:新课改不但对当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更进一步明确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对于提升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实效性起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有助于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新课改 自主阅读 语文教学
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地不断提升,知识和信息对于当前人类生活的巨大冲击,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多元。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为对综合性、自主性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开放性的进一步强化,许多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开始对时代形成强烈影响,各种新知识和新思想的出现,对于人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提出考验。而自主阅读,提倡的是根据学生的特征来制定符合其学习习惯和实际接受能力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和性格特点,这符合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一、自主阅读的定义和相关论据
在具体的行为方面,自主阅读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全面对个人阅读活动作出规划。在个人感知上,体现在学生能够按照积极的理解来研究阅读内容,这种理解包括不同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学习的具体方法等。这两个方面我们较为重视的是后者,因为如果这种感知不是学生的自觉性认识,则其行为上的自主实际上没有得到个人思维的准确支配,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
按照建构主义学者的说法,学生知识获取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其凭借自身能力所建构的关于知识意义的基本能力。因此,建构主义者所坚持的是将学习的主体定位于学生,教师的作用只在于适时地引导和纠正学生的建构过程。学生应当是建构过程的唯一对象,而不是只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授对象。
二、如何将自主性融入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实际中
对于自主阅读的定义和具体方式已经在前文中进行了详细探讨,概括地说,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来领悟内容的实际意义,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结合课文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强化练习和对课文知识的自主学习,来培养和实现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防止学生自主阅读方式中的不利因素,要具体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进入到自主阅读的学习模式中去呢,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布置任务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
自主阅读尽管大力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这种自主绝不是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翻阅课文,更不是对学生学习的完全放纵,也不是任由那些自我控制力较强的学生认真阅读而那些自控力稍弱的学生肆意妄为。自主阅读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通过对阅读进度的自主掌握,学生能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具体地进行学习。要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各种问题和具有讨论性的任务,要通过任务的安排来充分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利用问题来实现学生对于课文注意力的集中。具体说,这种阅读任务应当是由浅入深地,要能够涵盖课文的各项基础知识点,还能够贴合不同学生群体对于阅读的自我思考,任务应当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
(二)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讨论活动来营造良好的课堂秩序
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实际要求,广泛地采用小组讨论、群体辩论、角色互换等形式,来实现课堂气氛的全面开放,尽量实现每一个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中的课文《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对秋天的雨进行回忆和形容,并列举出秋天的季节特征、人们在秋天的心情、秋天的雨对于农田庄稼的作用等几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在实际阅读时,我将学生分为几个组,每个组都被要求总结出秋雨的特点,或是从课文中找出对秋雨的具体形容,以此实现学生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我注意观察每个组的学习动态,对他们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并准备了一些秋雨景观的图片让他们观察。通过种种教学手段,很好地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课堂气氛融洽。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相比,这些新的教学方式相对灵活,不仅能够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调动起来,还能够充分发掘学生在不同情形下的潜在能力,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大胆的表达个人想法,对问题提出质疑,而互相讨论、对立辩论等形式,更能够进一步理清学生的思维流程,尤其是对学生培养更具有科学全面的思维模式非常有帮助。
(三)教师对于学生自主阅读的进程要全面关注
在进行实际授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来对授课进度灵活掌握,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保持教学过程的整体流畅。自主式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自主应当是教师控制之下的自主。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较弱,如果对他们完全放任,有可能会引起课堂秩序失控,反而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能够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自主阅读进度,对于那些自主性较差的学生,要及时关注和正确引导,采取问题提点、知识点总结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进入自主阅读状态。
(四)要有重点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阅读不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更应当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坚持,要尽量通过自主阅读这种方式的引导,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当从理解自主阅读的教学本意出发,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把握不同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采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灵活教学方式,除了实现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外,还要注重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和思维模式有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要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布置任务是引导,讨论活动是方法,教师的有效掌控是保证,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根本要求。对语文教师而言,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决摒弃旧有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的主体定义为学生,积极采取各种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自主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雪珍.自主阅读——语文课堂教学的脊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2]张丽艳.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