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共同体 让合作绽放魅力

2014-10-11 15:58王娜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共同体课堂教师

王娜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认知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先导及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学习共同体这种崭新开放的学习者的组织形式中,教育者逐渐从以教为主的组织形式过渡到以学为主的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真实的进步与发展,真正培养策略型的、合作型的终身学习者。在我校“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的理念的支撑下,我研究的“小学中年级学习共同体”的课题,告别了“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的教条,通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外的博客拓展,以及阅读课堂的合作阅读等等,让学生通过合作碰撞思维的火花,通过合作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合作让学困生走出自卑的阴霾,通过合作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学生)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此时是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机。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与舞台。

一、学生共同体的研究与组建

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不是像珊瑚那样基于同一性的一体化的共同体,而是基于交响乐那样的多样性的共同体。课堂上,形成一种开放、广泛、交互、平等的课堂学习模式,人人安心学习,愉快地同教材对话;大家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感受分享同学的见解与交流的喜悦,使课堂成为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共同体。

二、学生共同体的有效载体——合作小组的组建策略

学习共同体中的“合作学习”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多样学习进行思维的相互碰撞,是每个成员的平等参与。

学生共同体的组建从根本上必须要有一种合作的理念。在合作理念的支撑下,学生才能从共同体中取长补短,发挥出集体的优势,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共同体。只有每位学生都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学习共同体”才能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班级学习的合作小组,使学生明白合作,通过多样思想的碰撞,实现同客体(教材)的相遇与对话。

(一)弱弱相助策略

学习共同体中的“合作学习”不是强强联手的模式,而是弱者的互帮互助。合作小组中的合作学习,保障了学力低下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通过这种参与,即使一时不理解,有意义经验的积累也为日后参与挑战准备好了机会。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并不是一点一滴地转变的,而是跳跃式的一举成功。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称之为“互惠学习”。

(二)男女搭配策略

合作小组最好是由男生女生混合的四人小组形式。男女生混编是为了激活合作性思维。如果仅有男生或者仅有女生的合作小组,虽然能进行热烈的讨论,却难以产生真正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的单位,可以使所有成员彼此平等倾听。所以我将试验班分成12个小组,每组4人,并让小组的学生为小组起名。在这四人合作小组中,谁都不是“客人”,每个人都能参与小组的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建立起平等参与的学习关系。

(三)随意搭配策略

在学习共同体中合作小组的组建使用随意搭配策略,可以通过抽签、自由组合进行随意编组。如果出现一定的问题,在两周之内进行重新编组。

(四)互帮互学策略

学习共同体中的“合作学习”是借助互帮互学关系形成的。合作学习不是以往教师追求的互教关系,让“会得学生去教不会的学生”,而是通过差生的问话“请问,这里如何理解?”之类的对话让小组成员之间展开互动,结成互帮互学的关系。

三、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的时间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时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意义在于“为了冲刺与挑战的合作学习”。当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极个别少数学生举手,多数学生面部浮现出困惑的表情的时候,教师就应当马上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能否抓住合适的时机实施小组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同时,在课堂教学进入高潮阶段,也必须组织小组学习。“冲刺与挑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最容易激活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束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束时机与实施时间同样重要,如果时机不对,往往导致学生消化不良或是陷入胶着的状态。有效的小组学习应当是随着“学习”的发生而发生,随“学习”的结束而结束的。教师怎样来判断“学习”是否形成呢?可以观察学生学习的状态,如果是是陶醉于“合作学习”,那么,“学习”是形成了;倘若是懒懒散散、闲谈聊天,那就表明“学习”并没有形成,应当尽快结束。如果教师预定实施小组学习为10分钟,倘若学生“合作学习”仍在进行,可以延长到15分钟。相反,如果预期实施15分钟的小组学习,不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效果,那就应当及时打住。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准确判断。

四、搭建中年级学生共同体研究的平台,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一)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认认真真地读,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靠阅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纯熟度,也主要靠阅读。学生学习共同体除了固定的学习内容——语文教科书之外,我们开展了许多新的活动,加入了许多的学习内容。比如共读一本书《草房子》《柳林风声》;吟诵国学经典《论语》《增广贤文》,同看一部电影《雷锋》,共同演讲《长城在我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教学中,我放弃了单一的多写、多练的教学手段,尝试着在合作小组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互帮互学,通过共同研究一个科学小课题、共同观察植物生长写下观察日记、彼此分享互通独立的见解,展示个性思维、交流反思,丰富自己的头脑,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惠学习,让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能从他人的习作中学习选取材料之新,谋篇布局之精,遣词造句之妙,描写抒情之真,再经过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真正做到广取同学之长,互补提高。在学习共同体中,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写作难的被动地位,通过合作互助,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

学习共同体中合作的学习,更是一种澄明的学习,促使学生相互影响,传递关爱。由五四班王智勇同学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为身残志坚的乡村女孩举行爱心义卖的慈善活动,并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她送去善款。在中秋节,万家团圆的时刻,王智勇、曹佳宁、周子骏同学去弘德孤儿院看望孤儿,给他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书籍文具。这样,在学习共同体这一平台下,学生个体间传递爱的火炬,共享智慧的结晶,从而促进个体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特点、性格特征等组建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内让学生之间进行多元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每一个人对学习内容的深入对话,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想同学习内容、同学的所思所想联系起来,借助合作彼此分享见解与思考,形成了“问题的意义空间”,构建高效课堂。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共同体课堂教师
爱的共同体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