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就要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往往缺乏正确合理的方法,因此课堂上高耗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是关于“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逐渐蓬勃发展。
如何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呢?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研讨式解惑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
所谓研讨式解惑法就是组织学生在各自探究的基础上,就疑难问题共同研究讨论,切磋琢磨,以求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样的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 。这是课改理念的核心。因为只有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是学生真正的知识。也只有在甄别正误的紧张而欢悦、灵动而有序的辩论思索过程中,才能真正解惑,掌握解惑的规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叶圣陶语)的境地。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由学习,它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怎样引导才能使学生的有效自主研讨活动开展起来呢?我的体会是要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的研讨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布鲁纳曾说过:把一门学科教给一个人,不是要他把结果牢记在心头,确切地说,那就是要教给他参与知识获得与组织的过程。而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研究、讨论,从而达到解惑的目的。
一、培养讨论问题的习惯,激起讨论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运用研讨式解惑法,教师首先应热情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思考,敢于各抒己见,展开争论,让他们体会到思考和创造的快乐。在教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时,我启发学生:记叙文为了叙事脉络分明、中心明确,往往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我的老师》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学生们有的说是地点转换,有的说是时间,有的说是事情发展过程,有的说是感情发展。此时我继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并结合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春》《十三岁的际遇》《夏》等文章,要求学生冷静思考后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于是学生们纷纷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通过你说我驳的一番讨论,观点渐趋明朗,结论渐趋统一,最后大家达成了“感情线索”这一共识。在这一研讨活动中,学生们既联系了旧知识,又获得了新知识,即解了“惑”,同时又训练了自己的思维、叙述、口头表达等各项能力,实现了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最关键的是,学生自己讨论出了答案,获得了解惑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研讨问题的热情。周而复始,学生们讨论问题的习惯渐渐养成。
二、将泛读与精读结合,从具体语境中探疑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对有些文章、有些段落,可采用浏览的方法,但对有些文章则要字斟句酌。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善于从文章出发,根据具体语境去探疑、解惑。在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因为是初次学习议论文,学生碰到的问题难免会多一些。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该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所以我首先启发学生:这篇文章的话题(论题)是什么?它是否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再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清思路,从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有学生说,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的一个看法,它不就是中心论点吗?有学生表示赞成,并补充理由说文章开头举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我听了他们的发言后,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给予热情鼓励: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很有价值,很有探究的必要。同时继续询问是否有同学持不同意见?再次启发下,学生又读文本,马上就有同学提出了不同意见:文中非常具体地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乒乓游戏机的例子,难道这些事例也是为了证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吗?如果不是证明这一点,那么它们又是起什么作用呢?对于这个见解,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个分析很有见地。同学们不妨再仔细审读课文,找到答案。于是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又一次精读、细读文章,有同学立刻就找到了在举这两个例子时的那句话“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指出“这方面”所指代的内容很关键并对此质疑,于是我又和学生们一起探究“这方面”指代什么内容。经过进一步探究、讨论后,不难发现“这方面”当指创造性思维应具备的条件。就这样,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质疑、一起研讨,最后统一了认识:文章论述的是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为达此目的,就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要付诸行动,就得依靠创造性思维,然后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采用这样的探讨方法使学生养成“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读书引证与摘要的学习能力。而学生们由于参与了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自主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实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三、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启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联想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实践证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将课堂上的研究探讨不断引向深入,使学生融入文本,进入角色,突破自己生活的、经验的小圈子,把知识有机地串起来,更易解惑,也更易把知识牢固得掌握。学习鲁迅的《孔乙己》一文,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的确”时,有同学提出:“在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大约‘的确这两个词语,岂不矛盾?但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是不应该出现这样低级的语病的,那该如何理解呢?”对这样的疑问,我没有急于讲解答案,而是启发他们:孔乙己在文中出现几次?最后出场的情况怎样?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有人关心过他吗?如果他不欠十九个钱,还会有人提起他吗?从作者对他的境况的描绘中,你能想象到孔乙己会有怎样的结果?用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后各抒己见,再引导学生们联想到以前学过的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中“‘似乎‘确凿两个词语,为什么不矛盾”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思辨,学生就不难理解鲁迅用“大约”“的确”的深意了。
实践证明,运用研讨式解惑法对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是很有效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心理素质。尤其是研讨式解惑法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较好地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只要当好“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求知过程的启发者”,那么语文课上的研讨活动就能顺利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充分发挥,“解惑”的最终目标也就有可能实现,学生学得高效,教师教得有效。
参考资料
1.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