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朝圣音乐分析——以湖南宁乡老粮仓镇双舞村为例

2014-10-10 02:56丹,刘
关键词:香客衡山南岳

杨 丹,刘 煜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音乐系;湖南长沙410205;2.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湖南衡阳421002)

南岳衡山历史悠远长久,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素以“五岳独秀”、“宗教圣地”、“文明奥区”、“中华寿岳”著称于世。宗教文化是南岳衡山众多文化中最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佛教、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佛道同尊共荣之特色,为中国名山一绝。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衡山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佛教也好,道教也罢,各种宗教的仪式都离不开音乐,正是这种佛道共存的宗教文化,使得南岳衡山的宗教音乐也交相辉映,独具特色。南岳衡山的朝圣音乐伴随着信众前往南岳朝圣活动而产生、发展、传承,由于朝圣者地域甚广,所以朝圣音乐既是宗教音乐,又深深地烙上了朝圣者们所在地区的民族音乐的印记。有朝圣风俗的地区众多,仪式与音乐都各有繁简,湖南宁乡老粮仓镇双舞村的朝圣音乐是属于较简化的形式,笔者于2011年6月~2012年8月期间,多次赴南岳衡山及湖南宁乡老粮仓镇双舞村进行音乐调研,记录双舞村朝圣音乐《南岳香歌》和《回程歌》的乐谱,以此个例来分析其特点。

一、南岳衡山朝圣活动概况

南岳朝圣活动中的“圣”即南岳衡山之神——司天昭圣帝,香客们称之为圣帝菩萨。传说其前身是东方火神祝融氏,他最早发明火种,传下火种,并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为民造福,其常年游栖于南岳,死后葬在衡山之阳,后人为纪念这位先祖的丰功伟绩,故名南岳顶峰为祝融峰,并逐渐将其演变为南岳衡山之神。人们在春耕前或秋收后,都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衡山,朝拜圣帝菩萨。尤其是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圣帝菩萨生日那天,朝圣者更络绎不绝,南岳大庙及其他庙观都是人潮涌动、香火缭绕,人们都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祈求圣帝菩萨的保佑。

史载“衡俗八月,男女相率朝岳,三五七步,手持香柱,拜于道左。劝孝歌高唱入云,响彻山谷,远近闻之”。这句话正是描述香客大规模到南岳衡山朝圣进香的情景,这种习俗已经沿袭千余年。与一般香客进香不同的是,这种大规模的进香是有组织、有规划、遵传统、重传承的活动。香客主要来自湖北、江西、广东等省份,而湖南省内的香客则主要来自邵阳、洞口、隆回、武冈、浏阳、宁乡等县市。他们一般是集体行动,较多见的是以村或乡为单位,有的地方还成立了民间进香组织——香会,并选举德高望重,善于组织的长者作为香头。香头要安排香客的人员组织、交通食宿事宜、朝圣歌舞的排练、祭祀物品的准备等等工作,是朝圣进香活动的领导人物和灵魂人物。到每年的进香时节,香客们便在香头的带领下扶老携幼齐齐上路,有的甚至祖孙三代举家参与。他们统一着青衣,扎头巾,脚打绑腿,胸前系红肚兜香袋,上面绣有“南岳进香”,背面为“回光返照”字样。手捧香炉的长者在前引路、青壮年则高举“南岳进香”大旗开路,人人手持一柱香,领唱者唱《南岳香歌》,众人皆和之,载歌载舞,变换队形,步履庄严,蔚为壮观。旧时进香是从香客家中徒步到南岳衡山,一路长途跋涉朝拜,如今一般已简化步骤,由车代步,但到达南岳后则或跪或拜,“先到大庙正殿朝拜后,再去别的寺庙或祝融峰顶继续进香。在这个过程中,又有许多的仪规,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进香朝拜十规,这十条仪规将朝香者从家中准备朝香,以及途中和到达南岳进香的纪律、礼仪一一作了规定。”①引自衡阳市南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康松柏的博客http://blog.voc.com.cn/kangsongbai。香客们用歌声和舞蹈的形式向圣帝菩萨表达着他们的虔诚,期望有求必应。规模庞大的进香朝圣大军一路三拜九叩,缓慢前行,其规模之大,朝拜之诚,着实让人震撼。“千里歌舞来朝拜”成为了南岳衡山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这些丰富的宗教活动中都伴随着音乐的身影。

二、湖南宁乡老粮仓镇双舞村朝圣音乐简介

老粮仓镇位于湖南宁乡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距今7000多年前就是人类聚居地,唐代时,因朝廷在此建仓囤积官粮而得名“老粮仓”。它位于楚江之畔,北靠长沙,南通娄底,东出韶山,西连桃江,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0个村,人口6.3万人。双舞村由原伍佳村和双峰村合并,村民400余户,村民2000余人。民风纯朴,十分好客。双舞村村民自古就有赴南岳衡山朝圣进香的传统,香头是村民62岁的王爱萍阿姨,她在家设有南岳圣帝菩萨香堂,供香客朝拜。每年八月初一,村里及外来的香客百余人在王阿姨家集合,统一坐包租的车开赴南岳。启程前,香客们要在香头的带领下禀告本境土地城隍、本宗堂上先祖,拜别堂前双亲,车子来后,青年人把进香大旗插在右边车窗,鸣炮,启程。大家在香头的带领下高唱《南岳香歌》:

“南岳司天昭圣帝,护国安邦大天尊。一请南岳圣帝主,两请圣公圣母娘,

三请注生主禄福,四请辖神都总管,五请财神屋增财,我六请文昌读书郎,

七请关圣保如意,八请南海观世音,九请天来话增福,十请地来话増寿,

我来将神灵请来了,祝我得力烧保香,保香烧在金炉内,香烟袅袅上灵山,

香烟袅袅灵山上,远望神神早将灵,求保父母寿长,求保家又得太平,

等我明日好再来。”(杨丹采录)从双舞村到南岳镇为232公里,大约三小时车程。到达南岳衡山脚下后,香客们整理装束,排好队形,手持香束,开始徒步登山,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也无暇身边游客坐轿坐车,虔诚肃穆地开始用一步一脚印来表达对于圣帝菩萨的敬意。一路上,他们在香头的带领下唱香歌,或齐唱,或对唱,或默念圣帝菩萨名号,或祈求菩萨的保佑。从山脚到祝融峰顶,步行全程三十余里,他们井然有序,逶迤相随,到达峰顶的祝融古殿门前时,众人再次集合,虔诚跪拜,燃香作揖,在香头的带领下肃穆地步入殿中。待摆好奉斋贡品之后,香头上前向圣帝菩萨启奏,一一禀告来自于哪里,人数及香客名单、行程等,酬谢圣帝菩萨恩泽四方,保国安民,祈求国运亨通,父母长寿,家人平安。之后香客们可自行问卦或朝拜许愿等,待一系列仪式结束后,大家把红肚兜反过来,露出“回光返照”字样的那一面,表示在圣恩的照耀下顺利返回。这时候,香头回带大家唱起《回程歌》:

“回光返照子留母,回光返照又谢神灵。祝我一路专回程,祝我一路又得太平。”(杨丹采录)

三、湖南宁乡老粮仓镇双舞村朝圣音乐分析

(一)歌词及演唱特点

1.歌词内容与香包所奉菩萨名号相符

南岳进香有着严格的仪轨,且敬奉神灵的除了传统的香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包。香包是长方形状,由红纸或者黄纸制成,内装纸钱和碎檀香木,上面标有菩萨或神仙的名号,以及敬奉者的姓名、籍贯、住址等。一般去大庙进香须事先准备八个香包,分别代表烧奉给八位不同的菩萨。双舞村的香客们启程齐唱《南岳香歌》,向几百里外的神灵虔诚禀告:“一请南岳圣帝主,两请圣公圣母娘,三请注生主禄福,四请辖神都总管,五请财神屋增财,我六请文昌读书郎,七请关圣保如意,八请南海观世音”。而歌词中所请的八位菩萨,即圣帝菩萨、圣公圣母、注生娘娘、辖神总管、财神菩萨、文昌菩萨、关圣帝君、观音菩萨,恰好与南岳大庙进香时的八个香包上所标菩萨名号相符合。他们向南岳圣帝菩萨祈求全家平安,向圣公圣母祈求夫妻恩爱、拜注生娘娘为添寿求子、拜辖神总管求事业兴旺、求财神菩萨保佑财源广进、求文昌菩萨保佑金榜题名、求关圣帝保佑吉祥如意、求观音菩萨救苦救难。香客们把对亲人的祝愿、对生活的期望都融进歌词,虔诚地求各路菩萨保佑,也坚定地相信菩萨能听到他们的心声,有求必应。

2.一字一衬词及方言为主的演唱特色

双舞村香客所唱《南岳香歌》和《回程歌》均为演唱一字,后面紧跟一个或两个衬词,歌词中几乎没有连续两个字的演唱:

谱例一:

谱例二:

衬词是民歌或戏曲中常见的,为增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渲染音乐气氛、加强音乐语气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助词、拟声词、谐音等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它一般与歌词没有内容上的直接关联。《南岳香歌》与《回程歌》中的衬词主要是啊、唉、来、哦、嘞、呐等,歌词与衬词夹杂起来唱,使得音乐具有强烈的口语感。但是,在每个小乐段的结束,都是以歌词干净地结尾,不使用衬词。如:“南(来唉)岳(啊唉)司(啊哦)天(唉)昭(唉)圣(吶)帝(啊),安(呀唉)邦(哦)扶(哦)国(嘞)大(哟)天(哟)尊。”衬词的演唱具有即兴性,有时候可以两个衬词相连,或者换成别的衬词,每一次演唱所用衬词并不是一模一样的,这也使得整首歌曲的节奏变得自由起来。从衬词的使用和演唱的风格来看,双舞村朝圣歌曲与民歌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懂溪村的伍玉兴老人演唱的《南岳香歌》也具有同样的特点。①见蚩尤故里门户网http://www.417614.com/的视频。

除了一字一衬词以外,以方言为主的演唱也是一大特点。宁乡方言总体上分为上宁乡话和下宁乡话。上宁乡是指的宁乡西部,以黄材为中心的沩江上游、流沙河、沩山等山区;下宁乡则指东部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县城一带。由于地势差异,所以人们习惯而形象地成为上宁乡和下宁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上宁乡属于湘语娄邵片,保留的古语成分比较多,显得比较土;下宁乡属于湘语长益片。老粮仓镇双舞村位于宁乡西部,属于上宁乡的范畴,其朝圣歌曲完全用当地方言演唱,保留了很多老式的发音,加上衬词的渲染与连唱,让人十分难听懂歌词的意思。比如:“岳”发音为yo;“天”发音为tin;“来”发音为lei;“母”发音为men;“袅”发音为miao等。笔者在记谱过程中曾请很多居住在宁乡县城的人听辨,他们都觉得很难听懂。

(二)调性、结构及节奏分析

1.湖湘音乐风格的调性特征

《南岳香歌》是固定为朝圣活动而演唱的歌曲,并非在各种不同场合广为流传的民歌,但是,它却无法完全摆脱与民歌之间的联系。在相似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民俗民风下孕育出来的音乐,即便其功能大相径庭,就音乐本体来说,一定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双舞村的《南岳香歌》以五声性徵调式为主,上句常停留在主音上方纯五度音即商音上,下句停落在主音上。上下两句之间为非重复关系,二者之间对比程度不大。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的旋法,线条曲折婉转,结构大都规整。如下图:

谱例三:

谱例三是《南岳香歌》的第一个乐段,该乐段为五声G徵调式,是对称式的两句体乐段。两个乐句各有8小节,上句从羽音开始,于第七小节落在商音上,下句以主音结束,具有方整性和上下呼应的特点。我们能明显地看出,两个乐句并非重复关系,但旋律的句幅、节奏音型上都极其相似。

该乐段旋律进行与音程关系上,隐约浮现着湖南民歌的某些特点。如 6·1、16·、35、53 这样的小三度音程使用较多;“突出 6·135四音列的旋律进行”②刘宇田.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D].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旋律以级进进行为主,音域较窄,一般在八度以内,使得歌曲易学易唱,具有口语化特点等,使歌曲散发着浓郁的湖湘风味。

在乐段中,主音上方纯四度音即宫音多次在强拍强位上出现,而商音作为功能音同样在重要位置上被强调,宫音与商音共同对主音徵音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主音上方大二度音羽音几乎在每一个小节出现过,在各种位置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湖南民歌调式的显著特征是羽调式最多见,《南岳香歌》虽说不是羽调式,但羽音在乐句中的高频出现这不得不说是受湖南民歌羽调式的隐形影响的。

2.“一曲多用”的构曲方式

《南岳香歌》共分为十段,以双句体结构的乐段最为典型。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这十个乐段的歌词虽然都在表达不同的内容,但曲调风格却极其相似,这与我国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一曲多用”的现象相吻合。“一曲多用”常体现在表现相同题材内容的曲调时,被换上不同内容的唱词,并将曲调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变化发展,是民间音乐中一种大众化,通俗化的艺术形式。《南岳香歌》中的“一曲多用”也并非原曲反复使用,而是一种变化重复。

仍以上文的谱例一为例,我们可看出,B乐段变化重复了A乐段的旋律素材,尤其体现在两个乐段的前乐句曲调非常相似,而后乐句也是在第一乐段的旋律基础上加以变化发展,这样既保持了统一,又不断变化。

3.同源加花变化的节奏变化方式

双舞村《南岳香歌》在节奏上多为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为主,同时又与大附点、切分节奏相结合,节奏较为平稳,自由。从谱例二《回程歌》与谱例一《南岳香歌》的比照中我们能看出,《南岳香歌》在节奏上表现为疏松、宽展,而《回程歌》则相对密集、紧凑,两者在节奏上形成一定程度上对比。在音调上,《回程歌》的旋律素材是来源于《南岳香歌》A乐段,它是其旋律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二者在音调上保持了联系,使曲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不仅《回程歌》如此,就《南岳香歌》本身来说,其整首作品的曲调都是在A乐段旋律素材基础上不断加以变化发展而来。那么,节奏上的加花变化便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

如谱例四,我们可以从A-D段的旋律中看出,B、C、D段音调材料均来源于A,它是将A段中的旋律运用加花的手法发展而来。

我们以这四段为例,来对比一下每段第一二小节的节奏与音调:

谱例四:

可以看出,在节奏上,第一小节都是以A段的两个二八节奏为基础,分别变奏为十六八、四;两拍切分;前十六后八的两拍切分。在音调上,以sol、la、do三个音为主干音,A、C 段主要为 sol、la的级进,B、D段则加入了do作为加花的音。这四段的第二小节则均无变化。这种同宗加花变化的节奏变化方式,使长达十段的《南岳香歌》得以不断变化,每段音乐都能从前面找到节奏与音调上的发源,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和衍生出了自身的独特之处。

结语

南岳衡山朝圣音乐种类繁多,来源甚广,湖南宁乡老粮仓镇双舞村只是众多进香队伍中的一支,其仪式相较于湖南怀化靖州、邵阳武冈、岳阳华容等地的进香队伍来说要稍简单一些,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湖南北部朝圣活动的特点。《南岳香歌》与《回程歌》在音乐本体与演唱方式上,无不体现着湖南宁乡独特的方言特点和湖南民歌鲜明的风格特征。希望双舞村朝圣音乐的研究能为其他地区朝圣仪式的记录与音乐研究、区域间的对比研究、以及朝圣音乐背后更深的文化根源、民俗意蕴、宗教取向研究等后续内容的挖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 田青.中国宗教音乐[M].北京: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2]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岳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3] 盖洛.中国五岳[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 刘宇田.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香客衡山南岳
传承南岳游干班红色基因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南岳篇章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观日台弄笛
百忍寺
百忍寺
南岳寿文化的现代养生价值研究
衡山独如飞
点灯
衡山客车“烧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