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
近日看到一篇短文《从后排坐起》。文中用两个事例讲述了中国人和英国人坐公交车大多选择“从后排坐起”,但个中缘由却不甚相同。
事例一说,作者有次和一位中国朋友去坐公交车,本来车里人也不多,可那位朋友却硬拉作者到最后一排去坐。作者很诧异,问他:“前面有那么多的位置,为什么我们还要坐最后呢?”这位朋友带着狡黠神色说:“这趟车人特多,我们坐在前排的话,迟早都是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而坐后排,就可以高‘坐无忧了。”
之后,作者有一次和一位英国朋友一起去坐公交车,路程很近,大概只需要坐3站便到了。但一上车,那位英国朋友就拉着作者往后排走去。作者一下子想起了那位中國朋友的话,遂提醒那位英国朋友说:“我们只坐3站就到了,为什么不坐前排呢?”孰料那位英国朋友很吃惊地看着作者说:“难道我们先上公交车的人不应该先坐后排吗?”作者疑惑地问:“为什么先上来的就要坐后排呢?”那位英国朋友说:“在我们英国,先上公交车的人都是从后排坐起的,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后面的人上车!”
看罢此文,笔者感慨良多。只是坐公交车这样一件小事,就检验出了公民的公德素质。同样是选择坐后排,有人是为了利己,只求保住一个座位;而有人则是出于利他之心,为了方便别人上车寻座位。心中时刻记挂着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为别人带来不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自己的举手之劳方便他人,这也许就是公德心的要义所在。
邹明目摘自《新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