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古诗教学的知人论世

2014-10-08 08:52蔡莉
考试周刊 2014年65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古诗教学

蔡莉

摘 要: 鉴赏古典诗词需要知人论世,这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知人论世”,认为“知人论世”不是单一片面地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和相关事件,而是从更大的背景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包括作者生平、流派、风格、情趣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个体特征。

关键词: 古诗教学 知人论世 鉴赏古典诗词

借助背景材料鉴赏古典诗词,帮助学生找准并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传统教学中,“知人论世”多从点的角度,简单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及作者创作时所针对的特定事件。其实,作者的个性特征、审美情趣及作品风格等都会直接影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者的思想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所处时代人文环境下的产物,因此要了解作者其人,必须先了解所处的时代,全盘考察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兴衰,社会面貌、文化思潮、学术风气、风俗习惯,等等,无所不包。只有这样从面的角度,既知其人又论其世,才能对作品作出准确分析和评价。

一、了解“知人”中的个性差异

在教学高二选修课程《唐宋诗词鉴赏》中李商隐的《蝉》时,我把它和虞世南的《蝉》和骆宾王的《咏蝉》作比较。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但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正如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所说:“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虞世南一生清廉勤俭,刚直不阿。他生性淡泊,不慕荣华富贵,不贪高官厚禄,即便深受唐太宗器重,官居高位,也多次请求辞官归隐。在《蝉》这首诗里,“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则自况秋蝉,只饮清露,清响不绝。“垂緌”暗示人的显宦身份,“饮清露”暗比其人清廉,有操守。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秋风的传送,诗人却认为居高自能致远。人之所以能美名传播四方,是因为超俗的学识和才干,并不是借助于某些手段或某些“达官贵人”,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虞世南笔下的蝉,清雅高贵,如同诗人。

虞世南是国家重臣,仕途又比较平坦,因而他诗中较少悲凉的调子。此时的“蝉”是得志人的象征。之后,李唐遭遇武则天,正当年轻的骆宾王英姿勃发,想为大唐江山的稳固贡献力量的时候,却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入狱。于落难之际,亦作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愁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里,“露重”“风多”比喻环境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不得意,而“响易沉”则比喻言论上的被压制。蝉如此,诗人亦如此。忠不被用,冤屈难伸,使诗人如同经过重露凄风的秋蝉一样饱经磨难。人生苦短,沉郁难扬,故谓“落难人语”。骆宾王作为唐代诗歌改革运动的先驱。在他的《在狱咏蝉》中,我们看到了初唐诗风的变化,回归汉魏的关切现实,开始正视人生,敢于面对生命中的悲欢离合。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把客愁乡怨、人生苦短、壮志难酬及遭谗被诬的悲哀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好地体现了“风骨”的特色。

行至晚唐,文辞清丽绝伦的李商隐作另一咏蝉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宦海沉浮,仕途无望的诗人就如蝉一样,餐风饮露,食不能饱,所有叫声不过是徒劳。此时穷途末路的李商隐,心灰意懒,这首诗正契合了他的浮萍身世。李商隐是历代多情文人的代表,他身上具有这类文人的特质:多情、怀才难遇、郁郁寡欢、软弱不争。这首诗中所表现的“蝉”的性格:清高、优柔,何尝不是李商隐个人的真实写照。

虽然同一素材,但由于每个诗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所述之意自然相差甚远,利用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尽相同。诗歌教学要“知人”,注重作者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往更深处推进。

二、把握“论世”中的时代共性

人是社会性的,生活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总会带有时代烙印。在注重“知人”个性的同时,不可忽视人社会性的一面。秦始皇焚书坑儒遭人诟病,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吸取秦朝的前车之鉴,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中,以儒学为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唐太宗更是崇尚儒家文化。“太宗初践祚,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贞观政要》),精心挑选天下通晓儒学的人士,保留他们现任的官职,并兼任弘文馆学士,而且在上朝的间隙招弘文馆学士至内殿讨论古代典籍及治政方略,让儒学进入政治范围。重视儒家文化带来的是一个时代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风貌。当时,一般文士都向往军幕,从军边塞以为仕进之路成了时尚。这种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和建功立业的壮志,使初、盛唐边塞诗基调多昂扬奋发。以高适、岑参为例,他们早岁孤贫,仕途坎坷,历经挫折却不甘沉沦。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人生,选择了从军之路。边塞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战争中生与死的考验,使之生命力更加旺盛。他们的边塞诗,感情基调昂扬乐观,其中对边战的礼赞、对风物人情的喜爱淹没了悲苦。“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出征》)诗中那强烈的爱国情感、英雄气概,千百年来鼓舞人们不断进取。他们的诗反映出了大唐时代的风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三、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对知人论世的综合诉求

个性与共性不是绝对割裂,一个诗人既有特殊经历而生成的独一无二,又有某个时代所需要面对的共同特征。以李白为例,他出生在中亚少数民族聚集区,后来移居到有浓厚崇道之风的四川,从小受到道家、纵横家及四川侠义思想的影响,他的一生,曾访过道,寻过仙,炼过丹,采过药,受过道篆,并经常出入道观,研读道经,交结道士,玄谈道旨。在李白的诗集中,游仙步虚、赠答酬唱羽士仙翁的作品实在多见。他的道家文化摆脱了老庄消极顺应的被动状态,表现为以“我”为中心,囊括整个宇宙并与之等量齐观的宏伟气度:“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赠僧崖公》),他淡泊名利,不为世俗功利所牵引,不受世俗社会所约束。尤其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不同流合污的傲骨,蔑视权贵的真性情。可以说,崇道是李白终生努力从事的一件重要事情。然而在盛唐这样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积极昂扬的时代,诗人免不了也有儒家“入世”的情怀,和当时大多数文人一样,怀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是时代气象以潜性的方式影响着诗人的价值和精神追求。虽然李白不屑于通过科举途径进入仕途,但他到处游历的目的除了饱览名山胜水,修身养性之外,还希望广交朋友,拜谒名流,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于是,他为功名写过干谒诗《与韩荆州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李白渴望报国的豪情壮志。

所以在诗歌鉴赏中,必须“知人”和“论世”二者兼顾,并一同辅助作品解读,这样才能全面深入鉴赏作品。

参考文献:

[1]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张亮.背景材料在古诗文思想情感解读教学中的运用.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古诗教学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知人吟咏悟人生
如何让诗歌教学策略更有效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