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渗透于高职语文课堂

2014-09-30 21:07王苗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王苗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缺失严重的现象入手,论述了语文教学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探讨我们应当如何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加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语文 人文素养

一.传统文化的缺失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课堂上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深深刺痛着我的心。例如在教《离骚》这一课时,我提问:“屈原的人格魅力是什么?”全班竟无人知道。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吃着洋快餐,却不知道孔子、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者大有人在。师大学生在大学城同样开展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近日,一位到大陆访问的台湾学者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一种忧虑:大陆的出版物越来越多地进入台湾市场,尤其是大学校园。但是他们发现,大陆图书很多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感。这些现象与数据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缺失严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说,一些外国人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还情有可原,我们中国孩子也这样认为就很可悲了。

作为高职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目前正面临严峻考验:受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部分高职学校过于狭隘的理解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概念,不少领导和专业课教师都认为学生来学校是来学一门技术或手艺的,像语文这样的文化课程要尽可能少开,甚至可以不开。于是一些学校在缩短学制的同时,大量削减、占用文化课时,不断加大专业实训投入。领导的不重视,学生的不想学,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上课也就应付了事,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面对传统文化的失落,我们应当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加以拯救?很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我们扪心自问:国家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人的生活水准提高了,难道就必须以传统文化的缺失为代价吗?我们的教育不是以“培养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吗?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二.语文教学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其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十分深广的。请注意,我这里讲的文化主要指人文风俗、精神品质,特别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审美心理、道德情操准则等,是学生理解作品、运用祖国语言的钥匙,也是学生形成文化素养、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石。

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表现了国人的情怀节操、品格胸怀,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抛头胪、洒热血。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情怀、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钱钟书精神上的“快乐”、无不闪耀着诗人充满睿智的光芒和折射出了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孔子、屈原、李白、杜甫、陆游、文天祥、谭嗣同、林觉民等无数人身上,闪耀着的淡化个人、强化群体的人文精神,经邦济世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等等,是强大的精神磁力,厌恶官场黑暗,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孔子认识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终生忧劳不悔;“忧道不忧贫”,屈原忧国不复兴,君不明察,忧“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面临“贼氛方炽”的混乱社会,痛感“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而且总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让学生既学习语文知识,又学做人,让语文教学成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这种思想感召下,影响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可能是德才兼备的人、高尚的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归宿。舍此,我们的教育会黯然失色。

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闪耀

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但如何能为学生所认识、了解,其中优秀的成分如何能为学生所接受、继承,这是一个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首先,要善于挖掘,重视熏陶浸染和情感的体验。培养良好人文素质的起点,在于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的获得,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要靠长期的熏陶浸染,潜移默化,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在语文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除了反映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68岁的老人,年老体衰又卧病在床,却仍不自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让学生体会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良好人文素质的关键,在于人性的自觉,心灵的自悟。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在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创设和谐气氛,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自觉实现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大师、巨匠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真实的感情,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思索。在语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让学生走进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陶源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进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endprint

此外,我们在作文批改时巧用古诗名句来写评语,对学生无形中也起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当看到一篇篇立意高远、构思巧妙、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的佳作时,我会兴奋地来写上:“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些文章越读越觉得妙,我会情不自禁地批上:“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学生能及时发现并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我赞赏地写下:“春江水暖鸭先知!”而对一些不同于世俗的高论,我会奖励一句:“听唱新翻杨柳枝!”读到一些语言清新质朴的文章,我忍不住送上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对那些整体水平不高但不时还有三两句精彩句子的作文,我也会以欣赏的口吻写上:“‘一枝红杏出墙来,多想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学生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我多半会批上“一枝一叶总关情”。我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每当看到学生在我的激励下写出比较满意的文章时,我总会欣赏赞道:“‘不知细叶谁裁出,用心写作似春风!”或干脆来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更盼荷花一遍香。”这些赞美、欣赏和激励性的批语,使学生耳目一新,很多学生都带着欣喜,带着骄傲去阅读、去感受、去欣赏批语,结果学生不仅对诗词名句感兴趣了,而且对写作文也感兴趣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形中就会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文化中亦不乏古代文化消极、阴暗的一面,这意味着教师要进行科学地分析。如《红楼梦》中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既揭示了豪门大户的胡作非为,草菅人命,对法律的肆意践踏,又揭露了官府惧怕豪门大户而无视法律尊严胡乱判案的黑幕。因此,教师要分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让学生受到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

其次,紧密结合教材、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并有的放矢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譬如现在高职的大多学生找不到人生坐标,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成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屈原列传》、《涉江》等篇目,以屈原的事迹为榜样来启发、诱导学生。其实我觉得教师如果只空洞地灌输道理或者就文章谈文章的感受,引起的共鸣并不多,只有教师把这些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时,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每一个中国人只有浸染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才会对我们的民族认同,也才会被世界上其他民族所认同,所景仰。诗书琴画诗酒歌,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中国文化里都是源远流长。一个中国人能在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中国文化的影子,也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炎黄子孙,中国也才能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项目: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jg2013-63]

(作者单位: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