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思考

2014-09-30 02:15高曙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幸福观培养途径

高曙光

内容摘要: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文从幸福的真正内涵和科学的幸福观以及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类型着手,对大学生的幸福观作哲学的思考,就是力图寻找幸福所内含的这种方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因素,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途径。

关键词:幸福观 科学内涵 培养途径

一、幸福的真正内涵和科学的幸福观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幸福是善的主观体验。追求善即追求幸福。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每个人都在谋求幸福,这是不必争辩的命题。什么是幸福呢?从古至今,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始终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境遇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待幸福观的态度问题,它直接地影响指导着人生的实践,极具重要性。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幸福问题进行研究,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其思想观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此说来,幸福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它往往是人自我实现后的一种满足感,此外,个人幸福不能脱离社会幸福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人类生活,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关注的是全人类幸福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贴近现实的,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指导大学生,会有利于大学生幸福的实现。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解,马克思对追求幸福所作的努力,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对生活的正确态度。人是可以凭借理性来了解人生的意义的,通过这种理性的了解人们就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去生活,这样的现实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才可能获得幸福。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类型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思想观念和社会存在因素在影响着大学校园。大学生的幸福观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当前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而必然出现的幸福观的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使一些大学生在对幸福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大学生的幸福可以寓于理想、信念之中

理想作为人生的最高奋斗目标,也就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合乎客观规律的向往。对于寻求幸福的人们,理想、信念使他们在生命的进程中把握住人生主题的发展趋势。向理想迈进的信念和希望,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因素。人们的理想不仅是理性化的东西,而且还总是带着希望的感情色彩。生活中的幸福,离不开人们寄希望于未来的那种情感,那种在希望中激起的浓烈而丰富的情感。也就是说,幸福须表明一个人所处的状况,符合他对于生活的热情向往。在这个意义上,幸福可以说是实现了的或尚未实现的希望,是人们对理想和目标的一种不断追求。人们抉择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一种最高的精神需要,它构成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核心。

(二)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和谐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存在形式,也是幸福生活的存在条件。只有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幸福才能生长起来。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活资料是幸福的物质基础。但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如果同人的精神需求相分离,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

要找到幸福,我们就应该去理解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和谐,这样的幸福观不仅有物质追求,而且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才可以更家科学的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即使达到己的目标,这种幸福感也是苍白的,并且很快就会厌倦的!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很贫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因为无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难以维持和巩固!

(三)形成创造与享受两个基本的方面的协调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范畴不仅包含着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劳动实现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创造。干事业、创造新生活是一个不断探索、开拓、进取的过程,而开拓、进取无疑要遇到艰难和风险。所以,在开拓、奋进的创造者看来,更大的幸福是经过进取奋斗,战胜艰难险阻,体验人作为世界创造者所特有的崇高感、自豪感和主人感。

(四) 自身利己主义与个人无畏虚无不和谐的幸福观

持有这种幸福观的大学生认为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幸福,这部分大学生从个人利益出发去思考人生,是一种利己主义幸福观。持这种幸福观的学生奋斗的动力不是为了社会和别人,完全不考虑应对社会负责,只知道向社会索取。因此,幸福不仅是静态的享用,更是一种动态的创造过程。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傅家五兄妹中,老大幽默仁爱、善良睿智,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四个自以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弟弟妹妹或是官迷,或是股疯,或是北漂一族,或是傍大款。五人的境况对比,让我们对什么才是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怎样感受生活中的幸福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所追求的东西是否对自己有用,内在的潜意识在作祟,让他们没有满足感。幸福要追求目标,追求未来,追求希望。

三、建立当代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途径

(一)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

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我们在养成正确幸福观的时候,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牺牲中获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endprint

(二)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不幸是不能被绝对躲避的,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

(三)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道德生活论》中指出,幸福不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对每一具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对至善的接近后滋生的满足感,并且它还与义务、使命一体化。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追求,它往往成为激励个体不断奋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生圆满的最大力量。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以往的阶级社会只有至善的理论而没有至善的现实的同时,更指出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渴求至善、探寻至善并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至善和人自身的历史,从而认同了个体由来已久的对至善的追求。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

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文艺使人爱美,让人能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义;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指导人生圆满的实现,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进行幸福观教育并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

在认识幸福观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力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榜样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榜样教育,以典型和榜样的美好品质去感染广大民众的内心,引导他们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观教育的意义和内容。与此同时,引导人们寻找身边的榜样,通过他们“现身说法”,讲述奉献故事,分享奋斗经历,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向模范看齐,形成先进带动后进、少数带动全体的共同进步局面。雷锋传人郭明义的幸福观是助人为乐,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因而他说“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这种幸福观虽简单却纯粹,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个体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协调,闪烁着道德与人性的耀眼光芒。他用言行为我们诠释了幸福的内涵,也为我们思考幸福观问题提供了颇多启示。

从现实的状况出发,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人们心灵健康的社会氛围,这对拯救人们的心灵危机,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有着现实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以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文化理念解除人们心灵危机,指导人们身心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幸福。只有不断的加强和谐社会的构建,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同时在社会和谐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帮助人们打开心灵的枷锁,使人民的心灵洋溢着生活的激情和斗志,反过来就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陕西延安大学政法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幸福观培养途径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