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车:小身材孕育大能量

2014-09-30 03:11庄严赵冉
商用汽车 2014年6期
关键词:通用五菱新光五菱

文 本刊记者 庄严 赵冉

在国内汽车产品结构中,微车(微型客车即交叉型乘用车+微型货车)并不算是非常起眼的一个细分产品,不过由于其拥有可装人载货的通用特性,以及价格便宜、保养简单、维修便利等特定优势而备受城乡市场,尤其是个体从业人员和小本经营群体的青睐,这在其保有量和年销量就有着比较直观的表现。自2009年以来,微车的年销量均超过了200万辆,尤其是2010年,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310万辆,在整个汽车市场中都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即使是微车市场比较低迷的2013年,其215万辆的业绩也占到了全国汽车市场近10%的份额,足见其市场容量的巨大。

虽然拥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但微车似乎并没有赢得公众与媒体的关注,为了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微车产品和市场的一些情况,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和汽车业界资深评论员贾新光,通过与2位专家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借此来展现这一细分市场最为真实的一面。

“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

说到微车,就不能不提及曾经的“天津大发”。贾新光在采访中告诉记者,1983年国家香山会议上确定了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1984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和日本大发工业株式会社(Daihatsu)签定协议,引进微型客车Hijet 850和微型两厢轿车Charade 1.0的全套制造技术。同年9月25日,中国第1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天汽顺利下线。由此看来,微车是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不过这个引进车型很快就在中国落地生根。

随着天津、北京及河北等城市的出租车相继选择了这款经济实用的产品,黄色的“天津大发”逐渐走进了广大公众视野,而且还拥有了一个颇接地气的名字“面的”。更为重要的是,“天津大发”的成功让不少国内汽车、机械企业,尤其是处于转型的军工企业看到了“微车”在国内的发展之路,所以,哈飞、长安等企业陆续投产了与“天津大发”相似的微车产品。

20世纪90年后期,国家对车辆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升级,“短前头”和“长头”这种更加安全的设计让微车告别了曾经的“平头”。经过全新造型的微车悄悄地褪掉了“舶来品”的外衣,逐步打上了自主品牌和自主设计的烙印。

可惜的是,作为国内微车领域曾经的开创者——天汽在2002年与一汽合并,并因战略调整而放弃了名噪一时的“天津大发”,转而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乘用车上。黄色的“面的”也随着各种车辆法规的升级与产品的正常更新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就是同一年,上汽、通用和柳汽五菱3家合资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主打产品就微车。

在上汽管理、通用技术和柳州五菱多年微车制造经验的共同作用下,上汽通用五菱自主开发的“五菱之光”一举打破了国内微车产品和市场的旧有格局,通过引入乘用车的销售与服务模式,迅速在国内确立了销量上的领先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时,上汽通用五菱还通过不懈地研发与创新一直引领着国内微车的发展趋势,成为这一细分市场遥遥领先的领导者。

310万辆

自2009年以来,微车的年销量均超过200万辆,尤其是2010年,更是创纪录地达到310万辆。

虽有量但仍是大集团的附庸

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领域的成功深深地刺激了其他几大汽车集团,东风、一汽、北汽、海汽等相继投入巨资进入微车市场,随即东风小康、东风俊风、一汽佳宝、北汽威旺、海马福仕达等产品应时而生,与原有的五菱、长安、哈飞等企业的产品形成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恰逢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普通家庭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汽车这种代步工具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汽车产业在情理之中得到了长足进步,汽车销量也是连年增长。虽然,乘用车也就是家用轿车更符合人们的预期,但能亦客亦货的微车则满足了从事个体经济或小本经营客户群体的实际需要而获得青睐,所以,微车的销量是连年激增,几乎与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趋势相当。

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汽车下乡”产业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汽车市场的需求量,作为最适合城乡市场的微车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不仅在2009年一举突破了年销售200万辆的大关,更是在2010年创造了310万辆的销售纪录,由此奠定了微车在整个汽车产品结构中重要的地位。

微车虽然有着不错的销量,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在各大汽车集团中的地位并不高。据本刊记者通过各方了解,究其原因是微车本身的盈利能力有限,产品定位更加趋向于中低端,对于其所在的汽车集团而言,贡献度仅仅体现在销量和产品序列的完整性上,这就决定了其地位不可能很高。一位多年从事微车销售推广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微车本身就是一款薄利多销的产品,大量企业的涌入只是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没能带来微车产品整体功能和技术的提升,价格战就成为了最行之有效的竞争手段,这进一步降低了微车产品的盈利能力。据他介绍,在所有从事微车生产的企业中,仅有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处于盈利状态,其他企业大都是勉强维持,甚至有些企业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由此看来,在貌似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微车企业举步维艰的现实。

微车未来,产品升级+区域转移

除了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更为不幸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微车企业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车辆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据贾新光介绍,目前,只有上汽通用五菱拥有比较完备的产品研发流程,而且还保持着对产品研发进行较高的资金投入,其五菱之光、五菱荣光、五菱宏光等产品不仅取得很好的销售成绩,还引领了整个行业的产品发展趋势,甚至成为不少微车领域后进入者的模范与榜样。相比之下,其他企业在产品研发上都有一定的缺失。

2013年,微车年销量仅为215万辆,在2010年之后,连续3年销量持续下滑。这一方面是在消化2009年、2010年由于“汽车下乡”产业政策刺激消费而带来的市场透支,另一方面则是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贾新光表示:微车产品如果不升级和转型的话,则没有任何前途。

崔东树告诉本刊记者,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五菱宏光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它重新定义了微车不再只是可以客货混装的运输工具,同样也可以是伴随主人体面地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低端经济型MPV,这整好迎合了原有微车群体对于产品升级的需求,而且未来这种需求还将会愈演愈烈,这种低端经济型MPV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微车市场的主力。所以,目前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之外,长安、北汽、东风等也都投产类似的低端经济型MPV产品,意图在这一原本已经是“红海”的微车领域中开辟出一片“蓝海”。

除了产品升级,微车的主要销售区域也将发生变化。微车的传统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以山东和河南最为突出。这2省经济非常发达,且人口密集、地域平坦,微车能够装人载货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得较为明显。崔东树表示,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区域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微车企业想要在销量上有所增长,其销售区域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长江和黄河中游地区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微车销量的主要增长区域。贾新光也表示,目前在黄河中上游的部分地区已经体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如陕西的汉中、甘肃的天水等地微车的销量实现了较大的增长,并且呈现出未来还会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不过,崔东树还表示:微车产品要想在西部全面开花还尚需时日,毕竟,个人购车还与当地经济以及居民收入有着直接的关系。

猜你喜欢
通用五菱新光五菱
No.3 五菱进军新能源混动汽车市场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上汽通用五菱推陈出新打造“民族汽车品牌”
五菱星辰
“破圈”路上的五菱,站在岔路口
插上“银翼”,人民的五菱还能飞多远?
一场闹剧
ST新光股价因何一路重挫 重仓机构浮亏已超11亿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730
微车霸主的新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