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摘要】所谓“抛锚式”教学方式,其实就是教学主体集合既定课程内容进行生活现状联想,确保降解流程中能够积极带动焦点问题的响应力度,为学生后期实践应用能力奠定适应基础。现下创新课程的整编活动比较频繁,涉及细化探索工作更加紧急,但是现下教师应用经验仍旧比较欠缺,特别是在高中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流程中,有必要联合既有先进国家开放经验进行合理探索,争取丰富现场交流气氛,稳定人员地理知识强化的绩效标准。
【关键词】高中地理;抛锚式;创新课程;应用指标;开放性
前言
抛锚式教学方式主张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联合主观能动思考潜质进行知识架构梳理,稳定地理知识的科学记忆素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改造过后,学生的问题意识达到一定强化,并且懂得现实生活经历的联想。这类操作模式使得学生思维方式获取全面解放,保证后期多项技能的培养结果。其比较注重学习主体的创新思维动力的开发,使得学生主动收集各类信息,稳定课外交流与合作能力,这些都为后期智能理论支持灌输适应性经验。因此,需要有关教育部门进行重新审视,保证创新阶段地理课程设置的存在价值。
一、“抛锚式”教学理念论述
此类教学模式主要联合机理建构标准进行规划,包括既定事件与问题的现场气氛感染效用要做到积极完善,经过与学生进行全面交流之后,嘱咐其主动生成目标识别意识,并轻松体验目标的贯彻喜悦。这部分实例通常被视作“锚”,而引导这一响应流程的举动或者过程就自然被理解为“抛锚”。如若研究过程中主导问题获得确认,整个学习机理以及进程标准就获得有力解放,交流动力与激情便也瞬间迸发。疏导这一流程的主体原则就是,透过组织固化感染能效进行问题解析,有关问题疏通方案便也瞬间扩张。因为抛锚教学方式本身依靠这类事件作为理念依托媒介,因此大众领域中也被认定为“基于问题的教学”计划。
抛锚式教学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主张两类设定标准,具体包括问题情境与探索活动等。在延展教学环节流程中,主要阐述为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自主学习以及交流协作等。为了保证学习和生活状况能够达到协同式进展要求,在应用具体情境过程中,教学人员要联合时代主题进行架构设计;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才是问题探讨的主体,教师负责的职务便是传输必要的信息线索,并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状况;学习主体只有广泛交流,确保个人观点的逐步修正,才能真正实现对现实问题的探析目标,避免后期实践应用能力的消退现象。
二、地理创新课堂的抛锚情境应用分析
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联合具体空间位置以及气候状况进行全面解析,此类教学手段能够将最近阶段经济、自然、人文风貌阐述完全,是大多数教师广泛应用的标准架构,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流程的机械化特征。整个课堂交流情境如若长期沿用这类标准,势必影响学习主体的跟进动力,使其在地理知识分析中失去热情。
1.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国内外新闻热点的公布,同时结合细致节点内容进行地理知识的搭配,确保整体课堂能够延续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包括固定图片以及精彩视频的播放,在投影设备的大力支持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大面积提升。例如:在讲解寒潮内容过程中,因为南方学生对于这类现象未曾亲身经历,课堂实际感官效应不够强烈、真切,教师此时便可联合各类大雪初降的图片以及影像实现现场演绎,令这部分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这与望梅止渴道理是一样的。
2.配合专业图表资料进行抽象情境创设
此类教学方式具体适用于高二以上的地理教学活动,若想学好地理知识,就必须具备优良的读图能力。目前大部分考试内容中都基本围绕图表资料进行发问,因此学生需要长期观察地理图表资料,并将细化问题延伸和提炼完全,为后期适应性教学奠定适应基础。例如:在进行气候样式判断教学环节中,教师自然会结合各类气候数据统计图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轻松适应考试要求,并将内部降水与温度信息提炼完全,为相关方案设计与问题解析扫清障碍因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抛锚式教学技巧基本摒弃传统教学标准,其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既有知识架构,同时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热点新闻进行同步完善,保证后期多元教学前景的开辟动力。高中学生课业压力繁重,为了有效缓解课堂沉闷气氛,就必须应用多媒体设备与图表资料进行灵活讲解,保证学生在收获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联合后期技能开发标准实现智能思维开发目标。这是贯彻此类教学方案的主要目的,应该引起有关教学部门的大力重视。
参考文献:
[1]位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06):114-119
[2]吴作诚.谈高中地理课的预习——高效地理课堂的基石[J].中学教学参考,2011,22(15):86-88
[3]李万林.高中地理趣味教学法探究[J].学周刊,2011,30(28):127-136
[4]姜小存.抛锚式教学的性质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06):64-7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