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安
【摘要】为了贯彻体育教学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快速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本文结合多年的高中篮球教学经验,论述了“问题教学法”的定义,针对问题的提出方式,随机性,以及分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且对“问题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建议,力求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篮球教学;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自主性”转变,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改变过去全控性的教学模式,由“主讲”变为“主导”,给学生留足自学自练的空间,并让其通过反复练习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在篮球的技战术教学中,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个动作和运用这个战术。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基础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其明白其中的所以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作的质量。
一、“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教学法亦称问题探索法,本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为了调动学生这一认识主体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技术动作的关键所在,创设情境,利用提问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类比、联想、分析综合等形式来回答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问题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和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新知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不像发现那样处于辅导地位。问题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也有相似之处,后者着重于对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而前者则不限于讨论的方式,当然也不排除讨论的方式。问题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一般的步骤分为:情境创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性质,恰当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1.注重问题的提出方式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主动提问式。一般在教学的开始部分或是导入部分,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直接引出本堂课要学的内容。例如:“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说说是为什么?”;另一种是教师通过看视频或做游戏等练习手段,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体验后,教师再旁敲侧击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2.注重问题的随机性
“问题教学法”中提出的问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可预设的问题;另一种是不可预设的问题。
(1)可预设的问题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身心特点事先创设情境,生成定向的问题,学生再根据定向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在练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2)不可预设的问题一般是学生在练习中自发式的提问,教师根据问题的共性和个性进行集中解答或个别解答。这就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对所教的各项技术动作的掌握透彻,还要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3.注重问题的分析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或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这样学生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又加快学生的掌握知识的速度,提高运动能力。
二、高中篮球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
在篮球的技战术教学中,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看比赛,学会打比赛和打好比赛,所以教师在传授技战术时要让学生知道所以然,明白学这个动作和这个战术的目的是什么,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个动作和运用这个战术。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学生完全是接受式的,是被动的,学生学了而不会用。假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则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在篮球教学中,怎样运用“问题教学法”。下面就一篮球教学案例向大家阐释如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在篮球“行进间传接球”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在对抗中运用运球和传球两种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设了两个游戏情景。一是在准备部分的一对一运球抢球游戏,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游戏结束时,及时的提出问题:在刚才的游戏中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球,手按拍球的部位在哪里。做重点提示。在复习完各种传接球技术后,组织学生利用运球和传球技术参与二对二游戏。游戏结束后我提出问题:
(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都用了哪些传球技术,都是在哪种情况下运用的。
(2)传球时是否只有原地将球传出去这一种方式,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下,这样导入了本节课所要学的主要内容。
在示范讲解和学生练习后,让学生带着“什么情况下运用原地传接球和行进间传球?”的问题继续练习第二个游戏。最后在学生分析和回答问题后,又做了“走步”和“二次运球”的错误动作,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一来,又把篮球规则渗透到教学中。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不是单纯的学习技术动作,单纯的打比赛,而是把所学的技术动作运用到篮球的对抗游戏和比赛中。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并找到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在高中篮球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建议
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动作都适合运用“问题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要求课堂氛围要宽松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心理上感觉安全、宽松的环境氛围下,个体倾向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所以在体育教学课堂中,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课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尽量的考虑到,特别是安全问题,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去学习,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当然在篮球教学中危险因素并不是很多,但是教师要抓好课堂常规,强调纪律和游戏规则。
其次,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和谐。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主动思考,主动练习。体育教师也不是全能的,特别是非篮球专业教师教学生篮球技战术时,有可能还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端正态度、做足功课,利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2.“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素质
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加上他们对篮球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能抓住时机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应该还是顺利的。当然,倘若学生对篮球运动没有兴趣,或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很好,运用“问题教学法”就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不能千篇一律。对于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动作,只能让学生本体上有了感知之后才能提出相关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创建一个宽松氛围的高中篮球课堂,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技术动作的关键所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让学生主动的去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何通福.如何激发体育学习兴趣[J]甘肃日报,2010(06)
[2]窦群.体育教学新理念[J]才智,2011(0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