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若干思考

2014-09-27 00:33:10廖国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廖国腾

【摘要】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首要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进而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教育功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如果我们仍然用旧观念、旧传统指导自己的教学,那么,课堂教学仍将是“一厢情愿”,激不起课堂的“涟漪”。因此,政治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恰当设疑,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中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现代教学包含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方面,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动”,教师的“导”应体现在学生学习产生疑惑时,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予以指导,而学生的“动”主要体现在能否动脑动手上,只有这一“导”一“动”才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积极状态,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的“导”应主要体现在设计好的问题、好的情境上,切忌将知识、概念、原理等简单地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背诵,这将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似懂非懂处、易混淆之处,设置一些难易适中、新颖别致的疑问。如在讲“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时,适时抛出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何不同”,在学生平时不感困惑的地方,提出让学生困惑的问题,激发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知识。

另外,精心设置的问题,还必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碰到的疑难困惑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良好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二、妥善处理学生提出的“怪问题”,做学生个性的塑造者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怪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往往包含着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包含着智慧的火花,这时,我们在教育中必须注意,要承认学生的个性,这不是坏事,必须引导得法,否则将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提供条件,引导学生敢于讨论,敢于质疑,敢于表现自己。

1.当场解答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师可以当场予以解答,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显示教师的知识和魅力,达到良好的效果。

2.讨论共答

对于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3.存疑待答

对于一些教师无法当场回答或不便回答的问题暂时不答,而是留给教师、学生继续去思考,不是勉强回答或呵斥学生,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教师准确回答赢得时间。

三、直观教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在教学中能否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兴趣作先导。根据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教师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运用事例、故事、录音、投影等教学媒介展示出来,借助直观教学,轻松而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讲“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时,通过漫画“一切正常”,从“抽几根烟正常、喝几瓶酒正常、收几个红包正常、送一副银镯正常”,到滑向腐败的深渊,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深奥的哲学原理,进而引导学生说出一些与此相关的成语或俗语,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强化。

四、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的特征,而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强化刺激认知手段,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模式化,设置辩论、演讲、知识抢答等适度紧张的课型,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围绕高三所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个演讲题目《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在演讲台上,同学们不甘示弱,争先恐后,让思维随意发挥,使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强化,知识抢答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使学生思维高速运转,在紧张的抢答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我出示了许多事例,进行知识抢答,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公民的什么权利或义务,让学生在抢答中进行知识的巩固。

五、把握时代脉搏,深化时事教育

时事是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只有了解和把握学生现有的情感信息、心理需求、心理“兴奋点”,并以此为突破点,才能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客观事物及其属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喜悦、兴奋高昂的情绪。思想政治课只有抓住学生的需要,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中学生对成人世界发生的各种事件的注意力日益加强,对社会活动的认知欲望和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在加速,但由于中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不足,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深刻、不全面,客观上要求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实践证明,每当课堂上例举时政大事、社会生活实际或让学生分析说明时,同学们总是特别注意听讲或积极参与、发表见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增多,课堂气氛融洽,教学效果增强。

如高一教材中讲“国家职能”时,我们可以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二者相结合,说明我国是怎样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利用设疑、答疑、直观、竞争、时政等教学手段,大胆探索,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开拓政治课堂教学的新局面。我们应该探索更适宜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课重新焕发出活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人本主义思想关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20:34:50
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艺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19:56
论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58:01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关于幼儿师范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导入新课的尝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