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姣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工学结合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性举措。工学结合注重突出学生本位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校外企业的岗位实训相结合,可以有效擢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重点来探究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建议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建立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提升工学结合的教育成果,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05年,国家明文颁布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决定,指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技术性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所谓工学结合,即是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校外的实践锻炼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为此,下面本文将具体论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建议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提出更多实质性建议,为建设更加富强的国家提供合格的技术性人才。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目标,以产学结合、定岗实践为主要途径,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实现对人才培养。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从而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结合。具体说来,工学结合有两大非常明显的结合,一是知识与劳动的结合;二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对于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而言,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融合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过程、培养方式等有机组成成分,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完成常规性的知识传授;另一方面,发挥企业的技能训练,实现技术性的能力培养,从而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教育系统。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实现课堂理论知识向实践工作经验的转化,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次是生产与教学的互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生产实践的基地,工学结合有效弥补了这一空白,将零距离上岗学生作为企业员工的补充,将学生安置到生产一线,从而生成了实训课堂,既服务了企业,又提升学生的实践素质;最后是职业与能力的双重提升,校企之间的合作对于优化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素质结构等具有非常直接的指导意义,学校可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建议
1.实施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发展战略
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如果仅靠市场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容易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偏颇,为此,应该积极倡导实施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发展战略,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校企双轨办学体制,此外,学校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和任务,不断开拓创新性强、社会效益好、贴近产业发展要求的校企合作项目。
2.丰富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内涵
在市场需求为主导、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基础上,学校应该积极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改革和调整,突破原有思维定势,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构建技工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毕业生上岗率、就业率、薪资满意度等进行跟踪调查。
3.设置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
技工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应该紧紧围绕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需求来进行地区性的专业建设,并根据企业或行业的人才需求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与优化,与合作企业或行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并以企业为实践与验收基地来训练和考核学生。
三、结语
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之一是全方位实用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就高素质职业技师的关键性举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有机融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由学科体系培养模式向工作过程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封闭型培养模式向开放型发展模式的转变。通过上述本文的论述,笔者期望能够为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凌舟.工学结合模式在中职生职业技能培养中的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郑学平.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1
[3]王海鹏.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