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萍
特约栏目主持:李崇光
男,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与岗位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农业部软科学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专著及国家规划教材《农产品营销学》等多部;发表论文70多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导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马鞍山市蔬菜质量安全实现了由注重数量生产到注重安全质量的转变,初步构建了以蔬菜基地安全生产为主线,以市场流通监管为重点,有组织、有制度、有手段、有步骤、有实效的安全防范体系。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应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在蔬菜农残监测中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传统生产技术在质量安全中的作用;如何创新监管模式,实现蔬菜质量安全准入制和追溯制;如何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
马鞍山市蔬菜质量安全经过1999-2013年十多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以蔬菜基地安全生产为主线,以市场流通监管为重点,有组织、有制度、有手段、有步骤、有实效的安全防范体系。近年我市通过行政区划大调整,对蔬菜质量安全及规范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就未来发展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发展回顾
1.1 实施“放心菜”工程,实现蔬菜由注重生产数量到注重安全质量的转变
一是积极响应,率先启动。1999年,农业部等五部局联合发出《严禁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人民食菜安全的通知》,根据要求,2000年市蔬菜办、市农委、市工商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药管理,防止农药污染蔬菜的通知》,对一县三区20个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摸底调研,确定“放心菜”区域;成立了市“放心菜”工作协调指导小组,一县三区积极配合,制定方案,组织领导,纷纷申报“放心菜”示范点和“放心菜”农残监测站,当年经过筛选,在相对集中连片的生产区域建立了221 hm2“放心菜”示范基地和以县区为中心的监测站(表1)。二是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放心菜”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将“放心菜”工作落到实处,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技术依托,建立了市级“放心菜”监测中心,负责技术培训和例行检查;以市工商管理局为执法主体,在市区18个集贸市场建立了蔬菜农残速测点,负责对上市蔬菜抽检、公布和对超标蔬菜的处罚与销毁。三是制定规程,扩大宣传。市蔬菜办组织县区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11种“放心菜”生产技术规程,以县区为单位组织农民进行培训,以农药的科学安全使用为重点,提高农民质量安全意识;通过报刊、电台等媒体宣传放心菜知识,提高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安全辨别防范能力。“放心菜”工程经过两年多实践,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一些经验在全省广为推广。
1.2 创建无公害蔬菜基地,深入推进“放心菜”工程
一是贯彻会议精神,完善制度。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菜篮子”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督管理,防止“菜篮子”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为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菜篮子”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菜篮子”可持续发展。蔬菜在“菜篮子”产品中占有重要比重,更是质量安全监控的重要主体,市蔬菜办在总结“放心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马鞍山市“菜篮子”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调整成立了马鞍山市“菜篮子”产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将18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纳入成员单位,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部门都签署了质量安全责任状,对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视度迅速提高。二是紧抓源头,落实各项措施。抓好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源头是关键,根据安徽省颁发的《安徽省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市蔬菜办组织县区、部分职能部门的管理技术人员赴山东、浙江、江苏等地考查调研,并根据我市实际,先后制定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创建实施办法》、《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考核办法》和《蔬菜质量安全实施意见》等,当年在我市、县、区创建了267 hm2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完成了对示范基地的环境监测,落实了一系列无公害蔬菜生产配套措施,如引进各类优质蔬菜品种、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蚜、防虫网、遮阳网等技术,取得良好效果(表1)。三是建立基地、市场农残监测网。在原“放心菜”监测站的基础上,将蔬菜监测点扩大到6个重点乡镇,在流通领域,监测点扩大到24个集贸市场及批发市场、部分大型超市,实现了市、县(区)、乡镇基地与市场监管全覆盖,初步形成三级质量安全监测网。四是重视农业投入品监管。市蔬菜办联合县区农业执法部门定期对城乡结合部农资经销商督查,重点查处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和使用的8种高毒高残留农药,通过发放告知书、明白纸等形式提高经销商经营素质和法律意识。2003年市蔬菜办将《启动建设蔬菜食品安全防范监控网络实施方案》申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市蔬菜质量安全上升到更高层面。
2 发展现状
2.1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步入常态化
2005年开始,农产品质量监管纳入政府对部门的考核指标,每年省农委下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的通知》,市农委根据要求,制定《马鞍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在蔬菜监测方面直接对县区下达全年任务,县区再分解到蔬菜生产重点乡镇,每年5~11月是集中抽样检测期,同时,省、市农产品(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对基地和市场例行(定期定量)抽检,蔬菜农残检测工作有序进行。从基地历年抽检统计结果看,农残超标数逐年递减,合格率稳中有升(表2)。近几年,部分县区蔬菜农残检测室通过升级改造,更新检测设备,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检测水平和准确率有所提高,行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农残检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检测结果。
2.2 规模基地生产步入标准化
目前全省已制定了40多项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在我市原有的11项标准基础上,当涂、和县等规模大于13.3 hm2以上的生产基地根据本地生产特点制定了本地生产技术规程。黄池蔬菜产销合作社制定了部分订单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县作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了15种蔬菜技术规程,对出口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更严格细化。目前和县已有31个蔬菜产品通过部级无公害认证,5个蔬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6家基地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2.3 农药市场监管步入法制化
全面禁止基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重点监管农药销售市场,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年初省、市农委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联合执法部门对县区各农药经营店督查整治,在重要节假日加大督查力度,有效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合格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生产基地,农资市场得到净化,基地用药安全得到保证。
3 存在的问题
3.1 近郊蔬菜基地质量安全监管逐渐成为盲区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市原有的667 hm2专业菜地被征迁、修路等占用得已所剩无几,但仍有包括自留地、开荒地在内的267 hm2菜地,这部分菜地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者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差,但其产品除自食外几乎全部供应本市,由于所在的乡镇有的合并调整,有的成为开发区,行业部门监管职责不清,质量安全监管被边缘化,导致蔬菜安全隐患的发生。
3.2 郊县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快,但质量安全体系尚不健全
和县、含山划归马鞍山市以后,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增大了3倍多,据统计,2010年我市新增规模以上蔬菜基地不足200 hm2,而2011-2012年却增加了1 000多hm2,但检测站点的数量却没有变化(表3)。从对已建和在建的项目单位抽查看,存在内部质量安全制度不健全、缺少自检设备、大部分生产监管档案缺失等很多问题,与标准化基地创建的要求和标准相去甚远。
3.3 标准化技术规程实施进程缓慢
农民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对一些量化的技术指标难以掌握,大多数无法按标准要求严格实施,技术部门在宣传、推广和知识普及方面做得不到位,如我市有几个已建成多年的蔬菜园区,基本采用的还是常规生产技术,标准化技术规程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体现,而新建的蔬菜标准园真正能将标准化技术落到实处的也不多。在2013年马鞍山市市级蔬菜标准园认定办法中,针对质量安全的生态栽培技术要求非常具体明确。
3.4 蔬菜农残检测水平差异大,参数不全面
目前我市蔬菜基地和批发市场均采用速测仪定性抽检(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因为农残检测对样品种类、部位、数量和采样时间都有科学要求,在实际中大部分站点检测员多是兼职,缺少系统培训,检测数据可信度不高。省、市级农残检测部门的定量抽检,检测技术到位,准确度高,但由于抽检次数偏少,覆盖面小,代表性低,较少的样品数只能反映全市蔬菜在某特定范围的安全状况,结果波动性较大,阶段性动态状况难以体现。省、市级例行定量抽检,在农药参数的选择上具有局限性,每年基本是杀虫剂为主,杀菌剂只占10%,事实上某些杀菌剂毒性比杀虫剂更强更难分解。
4 思考与建议
4.1 如何发挥传统生产技术在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蔬菜质量安全完全依靠监测是治标不治本,采取多种生态技术措施才能标本兼治。在传统的蔬菜生产中,通过清洁田园,建立田头窖,粮菜轮作,高温泡田、灯光诱蛾等方式防治病虫害,达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建议:一是对我市现有的蔬菜基地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的同时,对新建的基地进行产地环境监测,建立基础档案;二是对生态环境良好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的老菜地,可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十户联保”制或大户带动、建立合作经营组织等,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生产技术行为规范,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三是对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建规模种植基地,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所属的行业部门应重点督查;四是继续开展无公害蔬菜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及研究,即在蔬菜种植区域全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黄板诱蚜、银光膜等生态技术,又要针对近两年我市县区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特点(表4),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这些地区选择试点,探讨设施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方法,如“水稻+蔬菜”模式,高温泡田等生态环保技术;五是改革技术培训方式,变集中培训为“一对一”指导,即一个技术人员蹲点一个基地或一个标准园区,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使关键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更有利于标准化技术的推广。
4.2 如何发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在蔬菜农残监测中的主导作用
当前,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安民批发市场承担着重要的自检任务,据了解,2011-2012年批发市场累计抽检各类蔬菜瓜果样品369万余份,合格率99.8%。安民批发市场平均日批发蔬菜1 000 t,其中50%以上来自外地,在市场准入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依靠市场每天定性自检(日抽检蔬菜样品40个),很难把住蔬菜质量关。自2006年以后,随着农贸市场速测检测点的解散(有的依靠县区抽检),蔬菜进入餐桌的最后关卡也消失了。建议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如质检、工商、商务等部门考虑在批发市场设立蔬菜定量检测流动点,增加抽检批次,结合市场自检,尽可能覆盖当日交易的所有外地蔬菜;同时恢复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的速测点,实行日日检测、日日上墙公布制,确保蔬菜在流通环节不出现安全问题。
4.3 如何创新监管模式,加快实现蔬菜质量安全准入制和追溯制
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仍然依靠上级,上级怎么布置市里就怎么做,创新力度不大。建议开展准入制和追溯制创新试点。我市已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和追溯制,在此基础上,应学习外地经验,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快的地区作试验区,确定1~2个龙头企业或标准园作试点,制定方案,组织培训,逐步实施。据了解我市和县常久农业发展公司建立了二维码身份信息蔬菜安全追溯系统,在7家基地安装蔬菜可追溯系统,在12家农资经营店安装了农药监管系统,运行情况如何可以跟踪观察,总结经验,选择性地推广。
4.4 如何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蔬菜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由于牵涉部门多,涉及监管内容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在执法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尤为重要。建议:一是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执法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增加活动经费,对专兼职人员定期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二是支持基地开展各种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加强基地、市场农残监测网建设,增添和更新农残监测硬件,加强对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鼓励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自建蔬菜农残检测速测点,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
表4 近3年我市主要县区新增露地和设施蔬菜发展情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市原有的667 hm2专业菜地被征迁、修路等占用得已所剩无几,但仍有包括自留地、开荒地在内的267 hm2菜地,这部分菜地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者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差,但其产品除自食外几乎全部供应本市,由于所在的乡镇有的合并调整,有的成为开发区,行业部门监管职责不清,质量安全监管被边缘化,导致蔬菜安全隐患的发生。
3.2 郊县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快,但质量安全体系尚不健全
和县、含山划归马鞍山市以后,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增大了3倍多,据统计,2010年我市新增规模以上蔬菜基地不足200 hm2,而2011-2012年却增加了1 000多hm2,但检测站点的数量却没有变化(表3)。从对已建和在建的项目单位抽查看,存在内部质量安全制度不健全、缺少自检设备、大部分生产监管档案缺失等很多问题,与标准化基地创建的要求和标准相去甚远。
3.3 标准化技术规程实施进程缓慢
农民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对一些量化的技术指标难以掌握,大多数无法按标准要求严格实施,技术部门在宣传、推广和知识普及方面做得不到位,如我市有几个已建成多年的蔬菜园区,基本采用的还是常规生产技术,标准化技术规程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体现,而新建的蔬菜标准园真正能将标准化技术落到实处的也不多。在2013年马鞍山市市级蔬菜标准园认定办法中,针对质量安全的生态栽培技术要求非常具体明确。
3.4 蔬菜农残检测水平差异大,参数不全面
目前我市蔬菜基地和批发市场均采用速测仪定性抽检(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因为农残检测对样品种类、部位、数量和采样时间都有科学要求,在实际中大部分站点检测员多是兼职,缺少系统培训,检测数据可信度不高。省、市级农残检测部门的定量抽检,检测技术到位,准确度高,但由于抽检次数偏少,覆盖面小,代表性低,较少的样品数只能反映全市蔬菜在某特定范围的安全状况,结果波动性较大,阶段性动态状况难以体现。省、市级例行定量抽检,在农药参数的选择上具有局限性,每年基本是杀虫剂为主,杀菌剂只占10%,事实上某些杀菌剂毒性比杀虫剂更强更难分解。
4 思考与建议
4.1 如何发挥传统生产技术在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蔬菜质量安全完全依靠监测是治标不治本,采取多种生态技术措施才能标本兼治。在传统的蔬菜生产中,通过清洁田园,建立田头窖,粮菜轮作,高温泡田、灯光诱蛾等方式防治病虫害,达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建议:一是对我市现有的蔬菜基地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的同时,对新建的基地进行产地环境监测,建立基础档案;二是对生态环境良好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的老菜地,可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十户联保”制或大户带动、建立合作经营组织等,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生产技术行为规范,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三是对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建规模种植基地,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所属的行业部门应重点督查;四是继续开展无公害蔬菜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及研究,即在蔬菜种植区域全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黄板诱蚜、银光膜等生态技术,又要针对近两年我市县区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特点(表4),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这些地区选择试点,探讨设施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方法,如“水稻+蔬菜”模式,高温泡田等生态环保技术;五是改革技术培训方式,变集中培训为“一对一”指导,即一个技术人员蹲点一个基地或一个标准园区,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使关键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更有利于标准化技术的推广。
4.2 如何发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在蔬菜农残监测中的主导作用
当前,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安民批发市场承担着重要的自检任务,据了解,2011-2012年批发市场累计抽检各类蔬菜瓜果样品369万余份,合格率99.8%。安民批发市场平均日批发蔬菜1 000 t,其中50%以上来自外地,在市场准入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依靠市场每天定性自检(日抽检蔬菜样品40个),很难把住蔬菜质量关。自2006年以后,随着农贸市场速测检测点的解散(有的依靠县区抽检),蔬菜进入餐桌的最后关卡也消失了。建议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如质检、工商、商务等部门考虑在批发市场设立蔬菜定量检测流动点,增加抽检批次,结合市场自检,尽可能覆盖当日交易的所有外地蔬菜;同时恢复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的速测点,实行日日检测、日日上墙公布制,确保蔬菜在流通环节不出现安全问题。
4.3 如何创新监管模式,加快实现蔬菜质量安全准入制和追溯制
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仍然依靠上级,上级怎么布置市里就怎么做,创新力度不大。建议开展准入制和追溯制创新试点。我市已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和追溯制,在此基础上,应学习外地经验,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快的地区作试验区,确定1~2个龙头企业或标准园作试点,制定方案,组织培训,逐步实施。据了解我市和县常久农业发展公司建立了二维码身份信息蔬菜安全追溯系统,在7家基地安装蔬菜可追溯系统,在12家农资经营店安装了农药监管系统,运行情况如何可以跟踪观察,总结经验,选择性地推广。
4.4 如何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蔬菜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由于牵涉部门多,涉及监管内容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在执法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尤为重要。建议:一是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执法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增加活动经费,对专兼职人员定期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二是支持基地开展各种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加强基地、市场农残监测网建设,增添和更新农残监测硬件,加强对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鼓励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自建蔬菜农残检测速测点,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
表4 近3年我市主要县区新增露地和设施蔬菜发展情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市原有的667 hm2专业菜地被征迁、修路等占用得已所剩无几,但仍有包括自留地、开荒地在内的267 hm2菜地,这部分菜地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者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差,但其产品除自食外几乎全部供应本市,由于所在的乡镇有的合并调整,有的成为开发区,行业部门监管职责不清,质量安全监管被边缘化,导致蔬菜安全隐患的发生。
3.2 郊县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快,但质量安全体系尚不健全
和县、含山划归马鞍山市以后,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增大了3倍多,据统计,2010年我市新增规模以上蔬菜基地不足200 hm2,而2011-2012年却增加了1 000多hm2,但检测站点的数量却没有变化(表3)。从对已建和在建的项目单位抽查看,存在内部质量安全制度不健全、缺少自检设备、大部分生产监管档案缺失等很多问题,与标准化基地创建的要求和标准相去甚远。
3.3 标准化技术规程实施进程缓慢
农民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对一些量化的技术指标难以掌握,大多数无法按标准要求严格实施,技术部门在宣传、推广和知识普及方面做得不到位,如我市有几个已建成多年的蔬菜园区,基本采用的还是常规生产技术,标准化技术规程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体现,而新建的蔬菜标准园真正能将标准化技术落到实处的也不多。在2013年马鞍山市市级蔬菜标准园认定办法中,针对质量安全的生态栽培技术要求非常具体明确。
3.4 蔬菜农残检测水平差异大,参数不全面
目前我市蔬菜基地和批发市场均采用速测仪定性抽检(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因为农残检测对样品种类、部位、数量和采样时间都有科学要求,在实际中大部分站点检测员多是兼职,缺少系统培训,检测数据可信度不高。省、市级农残检测部门的定量抽检,检测技术到位,准确度高,但由于抽检次数偏少,覆盖面小,代表性低,较少的样品数只能反映全市蔬菜在某特定范围的安全状况,结果波动性较大,阶段性动态状况难以体现。省、市级例行定量抽检,在农药参数的选择上具有局限性,每年基本是杀虫剂为主,杀菌剂只占10%,事实上某些杀菌剂毒性比杀虫剂更强更难分解。
4 思考与建议
4.1 如何发挥传统生产技术在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蔬菜质量安全完全依靠监测是治标不治本,采取多种生态技术措施才能标本兼治。在传统的蔬菜生产中,通过清洁田园,建立田头窖,粮菜轮作,高温泡田、灯光诱蛾等方式防治病虫害,达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建议:一是对我市现有的蔬菜基地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的同时,对新建的基地进行产地环境监测,建立基础档案;二是对生态环境良好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的老菜地,可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十户联保”制或大户带动、建立合作经营组织等,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生产技术行为规范,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三是对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建规模种植基地,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所属的行业部门应重点督查;四是继续开展无公害蔬菜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及研究,即在蔬菜种植区域全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黄板诱蚜、银光膜等生态技术,又要针对近两年我市县区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特点(表4),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这些地区选择试点,探讨设施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方法,如“水稻+蔬菜”模式,高温泡田等生态环保技术;五是改革技术培训方式,变集中培训为“一对一”指导,即一个技术人员蹲点一个基地或一个标准园区,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使关键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更有利于标准化技术的推广。
4.2 如何发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在蔬菜农残监测中的主导作用
当前,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安民批发市场承担着重要的自检任务,据了解,2011-2012年批发市场累计抽检各类蔬菜瓜果样品369万余份,合格率99.8%。安民批发市场平均日批发蔬菜1 000 t,其中50%以上来自外地,在市场准入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依靠市场每天定性自检(日抽检蔬菜样品40个),很难把住蔬菜质量关。自2006年以后,随着农贸市场速测检测点的解散(有的依靠县区抽检),蔬菜进入餐桌的最后关卡也消失了。建议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如质检、工商、商务等部门考虑在批发市场设立蔬菜定量检测流动点,增加抽检批次,结合市场自检,尽可能覆盖当日交易的所有外地蔬菜;同时恢复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的速测点,实行日日检测、日日上墙公布制,确保蔬菜在流通环节不出现安全问题。
4.3 如何创新监管模式,加快实现蔬菜质量安全准入制和追溯制
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仍然依靠上级,上级怎么布置市里就怎么做,创新力度不大。建议开展准入制和追溯制创新试点。我市已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和追溯制,在此基础上,应学习外地经验,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快的地区作试验区,确定1~2个龙头企业或标准园作试点,制定方案,组织培训,逐步实施。据了解我市和县常久农业发展公司建立了二维码身份信息蔬菜安全追溯系统,在7家基地安装蔬菜可追溯系统,在12家农资经营店安装了农药监管系统,运行情况如何可以跟踪观察,总结经验,选择性地推广。
4.4 如何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蔬菜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由于牵涉部门多,涉及监管内容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在执法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尤为重要。建议:一是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执法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增加活动经费,对专兼职人员定期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二是支持基地开展各种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加强基地、市场农残监测网建设,增添和更新农残监测硬件,加强对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鼓励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自建蔬菜农残检测速测点,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
表4 近3年我市主要县区新增露地和设施蔬菜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