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发财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现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的适应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师生之间开展平等的对话。在案例教学的应用中必须明确教学的目的,精心挑选案例,认真的研读案例,同时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才能使教学理论知识的构建与教学实践能力相结合,同步发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适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使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成为小学代课教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通过对案例进行反复的阅读、观察、反思、分析和研究,进而揭示教学的内在规律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并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学生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学习,从接受学习走向探究学习,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承担了更大的学习责任。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2.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大多采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立的讨论法,主要通过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能动地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会从不同视角,根据各自的知识储备、人生经历及情感体验来研究案例,可以对教学案例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宽松的创造环境,为学生的个性表现和创造性地建构知识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学生探求创新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教育教学创造能力的培养。
3.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
案例教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合作性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强调团体讨论、互动交往、合作完成的重要性,这与常规课堂中教师居高临下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相互竞争或互相隔绝、互不相干的学习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案例教学中的合作有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两种形式。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教与学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惟命是从,这是合作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成功的体现。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则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善待同伴,才能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合作有助于增强学生说服别人以及倾听他人的能力,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4.有助于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开展
长期以来,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在“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关系,师生之间很难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开放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在案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均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精心选择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考核,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可见,案例教学有利于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
二、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展开的航标,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保障。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理论的传授建构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并举。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把教学目标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否包含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原则;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流程的设计和安排是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就会致使案例教学的过程随意化,其直接后果就是教学效果低下甚至无效。
2.精心选择案例
要进行案例教学,必须要有案例,案例的搜集和选择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法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这一环节如果出了问题,势必会影响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在小学语文课程论的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案例很多,有文字案例、音像案例和原生态的课堂教学案例等等,但要找一个合适的案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虑课程的整体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将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形成教学能力的训练点等因素。因此,搜集和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知识性、典型性、针对性、完整性和时代性特点。
3.研读评析案例
对选择好的教学案例进行研读并加以评析是案例教学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给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后,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研究阅读,仔细分析案例的具体内容,深入思考案例中有价值的命题。研读教学案例要注意做到几点:一是学习者必须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并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事实和情况,明确案例中教师角色的地位,设身处地地分析思考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及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二是注意寻找案例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手段。三是注意区分案例中基本性问题和即时性问题。基本性问题也叫抽象问题或一般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和规则等有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对案例中所包括的信息进行解释、演绎、推理、归纳和总结,从而获得概括性的结论。
4.改革创新案例
所谓教学案例的改革创新,就是在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和异构。补充完善是在忠于案例的前提下,对案例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对案例的不足进行完善。异构则是一种对案例的再创造,或称同题异构。案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教学理论的传授建构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并举。改革创新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并形成专业能力的过程,是案例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总之,案例教学理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任务。所以,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采用引导学生创新和超越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尽量避免使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借鉴和训练养成走向标准化和模式化的误区。依葫芦画瓢,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个性得不到发展,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新课程对教师创新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
[2]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郑晓菊.案例教学法在学科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