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丽 刘玉芹 刘灿坤
[摘要] 目的 制定统一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调剂操作流程,使其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操作,省时省力,便于审核,防止差错,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 依据中药饮片的调剂规范流程,结合小包装饮片的特点,根据实际操作工作经验,制定便捷可靠、省时省力、科学操作的工艺流程。 结果 小包装饮片完全不同于中药饮片的调剂,其操作方法、审核等具有独特的操作性能,审、摆、看、对、拿、掂、分、核、包、发是其主要操作要点。 结论 中药小包装饮片解决了中药饮片不利于保管、不利于分发、不利于养护,以及调剂过程中的抓称繁琐、大小不均、分量不准、不利复核、脏乱质差等弊端,充分发挥了一药一包、易于鉴别、计量准确、名物易对易换、患者知情等优点。
[关键词] 小包装饮片;调剂操作;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6-135-03
A study on standardization of dispensing procedure for small packages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WANG Taoli LIU Yuqin LIU Cankun
Pharm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ibo First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Zibo 25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unified dispensing procedure for small packages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and to make it standardized so as to operate it easily, save time and energy,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examination, avoid mistakes and eliminate medical disputes. Methods A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time and energy saving and scientific dispensing procedure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ized dispensing procedure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the features of small packages, and real working and operating experience. Results The dispensing procedure for small packages of herbal pieces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in that its operational procedure and examination had unique functions. The main operational points included investigating, arranging, viewing, comparing, holding, weighing, allocating, examining, packaging, and dispatching. Conclusion Small packages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solve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which are not easy to keep, allocate and maintain,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during dispensing such as complicated weighing, uneven size, inaccurate weight, unfavorable condition for re-examination, messy environment and low quality; advantages such as one type of drug in one bag, easy identification, accurate weighing, easy check and exchange by name and drug, and informed consent for patients are ensured.
[Key words] Small packages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Dispensing procedure; Standardization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辨证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历来中药饮片的调剂是依据中医处方将散在的中药饮片用手抓戥称,按剂分发(一剂一分一称或估计分发),由于饮片规格大小不等,使其难于称量,难于分匀,尘土泥沙碎削混杂,调剂时撒一桌,漏一地,脏一身,浪费污染大,效率低,养护难[1]。为了适应社会文明、工作高效、科学管理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6个单位起草,19个单位为试点进行小包装试点运行,并于2008年8月11日正式下发“国中医药办发[2008]34号《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自2008年至今我们统计资料显示,与小包装饮片相关报道近50篇,但基本都是报道应用体会、优缺点、调配差错、建议及对策之类[2]。由于小包装中药饮片包装形式的改变,从此改变了中药饮片应用调剂的规则。但是中药饮片装药抖和小包装装药抖有着明显的不同,调剂方法、操作模式大不一样[3]。为了完善对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和统一要求,将我们4年来反复操作实验和实际应用工作中摸索出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实用的调配操作规程,现予以报道。
1 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操作流程规范化的研制
目前最新的中药小包装调剂技术记载于“使用中药临床调剂技术”[4]一书中,书中分为调剂室面积与布局设计、调剂室设备及器具、抖谱编排、调剂操作,在调剂操作项下分为基本原则(一是保证处方完整、不给患者添麻烦、按处方剂量将药分至每剂;二是包装药不能与散装药混用;三是遵循最少用包原则。)及操作步骤(取药、分剂、特殊药物处理、自查、复核、发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远不止这么简单,小包装调剂操作流程与饮片调剂操作流程完全不同,为此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整理编排了一套经验,即审、摆、看、对、拿、掂、分、核、包、发,易记易懂易操作,具体如下。
1.1 审方
从患者手中接过处方和就诊卡,刷卡后核对处方与电脑内的内容是否一致,查看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是否符合要求,尤其要严格按照“四查十对”审方。对处方中发现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以及药物超用量、超给药途径、剂量是超过7d、大方、人情方等不适宜、不合理处方须由处方医师注明原因并重签字;处方后记有无处方医师手写签字;审核无误后,方可打印发药凭证,粘贴在处方上方,并加盖处方审核人印章,交调剂人员进行调配。
1.2 调剂取药
在调剂配发前首先清理调剂台面,再次对处方进行审核,确定无误,严格按处方剂数摆放好药筐(盘),依照处方药物顺序调剂分发,调剂每味药时,若处方在七剂以内,可直接一次性从药斗内数清拿好放到调剂筐内,若七剂以上一次性拿不完者,可将药物一次性拿好放在独立的调剂筐内,然后再将独立筐内的药物逐包数到每剂药所属的调剂筐内,防止分次药分发时出现差错,拿药是一定按照取药最小单位发放,即处方9g,只能拿9g一包的,不能拿3个3g包的或1个3g,1个6g的,以此类推;每调剂分发一味药时最好中途不要停顿,以免搞不清停顿前分到哪一剂,以防少放或多放出差错,特别是在拿药分药时要认真做到“摆、看、对、拿、掂、分”的步骤。
1.2.1 摆 根据处方开写的剂数,将药抖如数整齐的摆放到干净的调剂台上,易于药物的分发,不易混肴。
1.2.2 看 看处方药物名称与药抖药物名称是否一致,看药物质量与炮制质量是否合格,看包装袋的色标有无串斗,看有无串包或有无空包现象等。
1.2.3 对 对药斗内药物剂量与处方开写的剂量是否一致,避免经验性拿药拿错了位置,造成剂量不准。
1.2.4 拿 将看好对准的药物一次性拿齐,若药物多拿不过来时,可一次性将药物拿出放入另一调剂筐内,再依次分发。
1.2.5 掂 掂是在拿药的时候,经验性的掂掂每包药物的重量是多还是少,摸一下包装的大小等,从而分辨出包装药物是否达到或超出计量,以及有无串包的情况。
1.2.6 分 将拿齐的药物按要求一次性分发的原则,分发到药筐内。
1.3 特殊药物处理
处方中如有须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最好使用专用标签(标签内容为:“注意:内有需先煎、后下、包煎、服、烊化的药物,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相应的方法操作”),单独包装并写明用法用量,以提醒患者。
1.4 核对
将调剂完毕的处方进行药物复核,方法是随机选取调剂完毕的一筐药物,一人读、数调剂盘内药物,一人在处方的药名处做标记,复核无误后,再核对处方的剂数是否与实际调配的剂数相符合,全部复核完毕后,加盖复核人印章,再进行包装。
1.5 包装
将复核无误的药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再次数剂数,清理台面,以防有漏掉的药物,交发药人。
1.6 发药
发药时,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之规定,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处方副数;交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患者如有疑问应耐心解答;发药完毕加盖发药人印章。
1.7 处方管理与差错登记
当日的处方需在次日上午8:30分前,进行统计登记完毕,并交药品会计保管;次月初做分析总结;对发现不合格的处方或差错要随时逐一登记到《不合格处方登记本上》。
2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定义及优缺点
2.1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定义
小包装中药饮片是指将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根据中医临床常用剂量用透明聚乙烯塑料或无纺布等包装材料封装,并在包装袋上清晰地印有药物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地、生产(经销)厂商等标准内容小包装中药饮片[5]。有配方药师调配,无需称量,直接“数包”数的一种调剂饮片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中药饮片包装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6]。
2.2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
2.2.1 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点 (1)解决了传统散装饮片“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复核难、养护难、浪费大、卫生差”等缺点。(2)质量、炮制控制得以提高,操作上更加简易,有效的防止了抓药时尘(马勃、粉尘飞)、扎(皂刺、功劳叶等扎手)、碎(蒲黄、海金沙、青黛等难称与染色)、轻(丝瓜络、灯芯草、通草体积大)和沉(自然铜、磁石、代赭石质重及染色)的弊端。(3)确保了调剂计量的准确性,采用感应量为0.1g的电子秤,精确分包,有效避免散装饮片称量不准,分剂不均的问题。(4)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称量到数包,有效提高调剂效率。但调剂过程中应遵循最少用包原则,如甘草有3、6、9g三种规格,处方剂量为9g,应付9g一包,而不应付6g、3g各一包,更不应付3包3g,防止浪费和减少差错,同时不应人为给患者带来拆包的繁琐。(5)利于复核与更换:小包装中药饮片既保持了原有中药饮片的性状及片型,并采用透明包材,使其易于鉴别,对调配错的易于更换;小包装中药饮片包装袋上均印有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地、煎煮方法,生产(经销)厂商等说明文字,并采用不同剂量不同颜色、同一剂量同一颜色包装的色标管理,便于药师调配与复核。同时也为患者了解和掌握药物的名称、质量等提供了知情权,增强了患者的信任度,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6)减少浪费,使用小包装饮片,一旦调剂有误,易于更换,更有效避免传统的“上斗”“漏撒”“串斗”等情况的发生。(7)利于储存和养护,改变了散装饮片,因完全裸露,易受自然环境和自身因素影响,而易发生霉变、虫蛀、变色、变味、走油等质量变异现象,从而确保质量。(8)有利于管理,50包或100包一袋,使其接近于成药的管理,从而为医院对中药饮片实施量化管理提供了可能,进而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9)小包装中药饮片对所设置的规格实行统一的色标管理,有利于入库验收,调剂,复核,提高效率,防止差错。
2.2.2 小包装中药饮片缺点 (1)一药一包体积大,造成每剂的包头更大,携带不便。(2)药厨面积增加,传统是一抽2或3格,装2或3种药物;小包装一抽2或3格,只能装一种不同规格的药物(3g、6g、9g或常用量规格的药)。(3)白色污染及浪费,每种药一包造成了包装材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4)给患者带来负担,每种药一包成本增加造成患者经济负担,煎煮前拆包耗时费力,给患者带来麻烦和不便。
3 结论
从上述实验和经验可以看出,虽然数包数的调剂方法明显优于手抓戥称的方法。但是由于以包装袋形式包装药物故造成各方面的面积增大,面积增大就改变了药橱装药方式,装药方式改变就改变了取药调剂的方法。从而完全改变了中药饮片的调剂操作流程,因此建立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操作流程完全符合工作的需要[7-10]。
调剂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调剂操作步骤是确保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防止和杜绝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11]。我们通过制定上述“审、摆、看、对、拿、掂、分、核、包、发”的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操作标准后,改变了过去3年来的各种差错易发生的现状,又因使其操作人员易记、易懂、易操作,故保证了调剂质量,杜绝了调剂差错,保障了患者健康权益,确保了帐物相符。
通过我们4年来的应用经验认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点,一是中药饮片质量和炮制质量受小包装的制约必须的提高,二是根据剂数一包为单位分剂量准确度有保障,三是避免了称、分过程中漏、撒的浪费现象,四是大大改善了卫生环境,五是利于复核及利于患者的知情权等等;缺点,一是每剂的总包装大,浪费材料;二是煎煮前拆包繁琐;三是小包装的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四是增加经济负担[12-13]。总之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点大于缺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琳,袁进.我院使用中药饮片小包装的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10):1006-1007.
[2] 邓苏平.中药饮片小包装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中国药房,2010,21(31):2969-2970.
[3] 李漆深.中药饮片小包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1,11(8):108-109.
[4] 翟华强,黄晖,郑虎占.使用中药临床调剂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2-290.
[5] 陈燕,孙国珍.我院小包装中药饮片实施情况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2(4):547-548.
[6] 徐军,车京梅.浅析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应用情况及建议[J].中国药师,2011,14(6):904-905.
[7] 蒋芸.浅析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及整改[J].中外健康文摘,2011,4(40):435.
[8] 范胜莲,屈晓燕.浅谈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6):67.
[9] 李琴.中药新型饮片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2):1231-1232.
[10] 高可新.浅谈小包装中药饮片[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8):54.
[11] 朱杰华.中药饮片小包装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95-696.
[12] 吴潍.小包装饮片应用现状与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15):47-48.
[13] 叶继红.中药小包装饮片在我院推行之浅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87-88.
(收稿日期: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