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默媛等
[摘要] 目的 为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保障用药安全,减少不合理用药,维护就医患者身心健康,对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方法 回顾性的对我院2013年门诊全样本共212 263张处方根据本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施细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 处方合格率为97.7%,不合理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为主要原因,分别占到了不合理处方的45.23%和51.92%。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占到了整个不合理处方的35.93%。 结论 我院处方的开具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处方点评的力度,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和反馈以及对医生合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期提高处方合格率,规范合理用药行为。
[关键词]处方点评;门诊处方;不合理处方;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6-129-04
Comments on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in the hospital in 2013
YANG Moyuan WANG Dongfeng WANG Xueer SONG Xue ZHANG Yanzh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316 Hospital, Beijing 10009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crease the acceptability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guarantee medication safety, reduce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and mainta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ationality of the hospital's prescription in 2013 was evaluated. Methods 212 263 samples of the hospital's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assessed according to "Rules for Comment on Prescription" of the hospital. Results The acceptability of prescription was 97.2%. Non-standard writing and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were major causes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which accounted for 45.23% and 51.29% respectively, while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and dosage occupied 35.9% of th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Conclus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ith prescription of the hospital, so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existing problems, strengthen comments on prescription, enhance physicians' communications, feedbacks and trainings about appropriate medication, so as to increase acceptability of prescription and develop physicians' acts of appropriate medication.
[Key words] Comments on prescription;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 Rational drug use
处方点评是处方调配后的药物应用评价,是指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或者事先制定的规定和标准,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以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实际存在或者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1]。卫生部公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0),要求各级医院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对处方点评的标准做了具体的规定,按照此规范的要求,每月门诊处方点评的数量不得少于100张。为规范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我院按照相关的要求制定了《三一六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施细则》。现利用回顾性点评方式对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多年以来一直实行门诊处方全样本点评(不包含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本次分析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全样本处方共计212 263张。
1.2 方法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天对前一天的处方的书写规范性、用药适宜性、是否为超常处方进行点评,点评依据为《处方管理办法》《三一六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每月对本月的不合理处方按照分类,利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汇总,并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分析。每年进行一次全年的数据汇总,本次分析采用的为2013年的处方点评数据。
2.2 结果分析(表2)
(1)未按照处方的分类和格式选择相应的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儿科处方应为“淡绿色”、急诊处方应为“淡黄色”,门诊处方中常见的错误为上述两类处方都选用白色纸打印。
(2)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此类常见的错误为诊断栏只有临床查体、英文缩写等字段,而没有具体的诊断;或者只写一个主要的诊断,导致开具的一些药品没有其对应的诊断。例如: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开具了“盐酸二甲双胍片”和“辛伐他汀片”,其中“辛伐他汀”没有其对应的诊断。当患者要求医生附带开药时,医生一般不会拒绝,然而这种与诊断不相符的处方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
(3)超过规定天数的限量。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的需要注明理由。
(4)为我院保障人员超权限用药。我院属于保障对属医院,承担了一些内部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针对这些患者的处方来分析,除常见的错误类型外,主要存在为保障患者超权限用药的问题。根据这类人群的“合理医疗用药范围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易造成滥用或毒副作用较大的药品,对适应证或处方权设定必要的使用限制。例如:此类患者的《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中骨化三醇口服剂型的适应症为癌症骨转移,处方点评中发现此药的诊断多为骨关节炎等,与其适用的《合理医疗药品目录》的要求不符。
(5)对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的。医生一般只关注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注射剂,而忽略了口服剂型,如:阿莫西林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青霉素类口服剂型在使用之前必须做过敏试验。没有事先的皮试结果判定,为患者使用药品后出现过敏反应埋下了安全隐患。
(6)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处方中常见口服药给药途径为外用、外用药给药途径错写为口服、胰岛素类的给药途径为皮内注射等。这类错误一般为医生疏忽大意,操作时出现手误,事后也没有认真的核对,但如果文化水平较低或用药常识欠缺的患者按照处方的错误途径来用药,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7)用法用量不适宜。从表2可以看出,不合理处方集中体现在用法用量不适宜上,例如:六味地黄丸的水蜜丸(30粒/次,2/d)和浓缩型(8粒/次,3/d)用法混淆。中药水蜜丸是中药材加一定比例的水与蜜(比例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实验研究出来)制备而成的。中药浓缩丸是将中药材提取浓缩后,将药液用水或蜜或水与蜜混合制备而成,浓缩丸可以是水丸、也可以是水蜜丸、甚至可以是蜜丸。因浓缩丸经过提取,故用量要比传统水蜜丸小。新清宁片用于便秘时用法为临睡前5片,而不是3~5片/次、3/d,头孢呋辛酯片应为每日两次,处方上多为每日3次,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生对该药品知识的了解不够,易造成患者用药过量,增加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
(8)无适应证用药。此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例如:诊断为“胃肠型感冒”“胃炎”“腹痛”“发烧”为患者开具抗菌药物,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必须要有细菌、真菌感染的指征,医生不可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盲目用药。为了预防细菌感染是目前使用抗菌药仍存在的误区[3]。无指征滥用抗生素,极易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或细菌耐药[4]。
(9)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同时为患者开具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两种药品属于同一类解热镇痛类药,含有相同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物警戒快讯—对乙酰氨基酚专刊》中提到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肝毒性反应,甚至可导致肝衰竭和死亡。
3 讨论
从2013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可以看出,我院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3大类9项,其中列前3位的分别为用法用量不适宜(35.93%)、为内部保障人员超权限用药(9.91%)、未按照处方的分类和格式选择相应的处方(8.29%)。处方是医疗法律文书,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分别包含了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使用信息,还包含了医师对药物治疗的水平等,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依据[5]。处方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处方可能造成医患纠纷、医疗事故,甚至危害人的生命安全[6]。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1]。因此,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促进处方规范化和医师合理用药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更全面的掌握医生用药的情况,我院自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以来,一直坚持门诊处方全样本点评,为我们更好的发现和总结改进问题积累了很丰富的样本量,处方点评工作的坚持开展使处方的合理性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改善,从此次分析来看,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与不适宜处方占较大的比例,超常处方占的比例较小,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整个不合理处方的比例最大。针对此次点评的结果,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1)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需要医院医务管理部门、药剂科、临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2)医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和建立健全相关奖惩机制,医院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切断药商对门诊合理用药的干扰[7]。临床中常见重复用药、大处方,这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和补偿机制不完善,很多医院通过药品加成来增加收入有关[8]。例如本次处方点评中,用法用量不适宜中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医生为给患者多开药,故意增大用药量和用药频次,针对这样的行为医务部门应该加大惩罚的力度。同时医务管理部门应该多组织对医生的专业培训。(3)临床医务人员自身应加强业务学习,学习相关制度、最新用药指南以及新药说明书等,提高合理用药水平。(4)药师要加强学习,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对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的8名从事处方点评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不同点评人员对不合理处方判断依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对处方的规范性、用药适宜性的评价结果不同[9]。因此,从事处方点评工作的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正确把握处方点评相关的判定标准。(5)药剂科应该配合医务管理部门做好对于医生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和临床的沟通,药师走向临床并参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对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医护人员提供药学信息以及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10]。针对处方点评的结果,医生普遍反映对中成药的用法用量掌握不充分,我们特意将我院现用的近300种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进行整理,下发到各临床科室,方便医生开具中成药时查阅。我们深刻地意识到目前处方分析的重要性和滞后性[11]。我们也会把和临床医生的沟通和反馈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转变药学工作模式,将不合理处方解决在调剂之前[12]而不是在事后的点评上,通过及时的反馈规范医师开具处方的行为。同时针对我院承担的医疗保障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做好保障工作,合理指导安全用药,我们也开展了针对“保障人员对于用药安全”的调查问卷,有针对性的查找和解决问题,防止过度医疗的同时,切实提高处方质量和用药水平,促进药物临床应用的正确和适宜[1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北京:卫医管发[2010] 28号[D],2010.
[2] 苏晓敏.论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22-23.
[3] 阿达来提·依迪热斯,赛力克波力·木拉塔里.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合理性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44-146.
[4] 温素玲.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139-140.
[5] 梁华,李根,高羽,等.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4):62-63.
[6] 张强,邓智建.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8):1162.
[7] 刘玲霞,孙瑞,何瑞祥.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4,2:34-37.
[8] 卢华涛,李妮,都君宁.从门诊处方浅析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59-170.
[9] 林平,吴雪,赵怀全,等.点评人员对处方点评结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45):4313-4314.
[10] 高青青,蒋国英,吕娜,等.药师干预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158-159.
[11] 田慰.我院门诊2013年3月~8月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2):383.
[12] 梁少丽,龙丽辉.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常见问题分析及药学服务[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2):209-212.
[13] 孙培钦,王燕.30000张门诊电子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57-159.
(收稿日期: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