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嵋松++于德洵++于作盈++徐惠波
[摘要]目的 对补益强心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单中心、扩大多中心和开放单中心试验方法,临床选择420例(300︰120)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服用补益强心片及地高辛片。 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及每搏输出量较治疗前皆有增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脾肿大、水肿、啰音、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益强心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西药相似。临床试验中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关键词]补益强心片;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6-19-04
Evaluat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Buyi Qiangxin tablets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LIU Meisong YU Dexun YU Zuoying XU Huibo
Jili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Buyi Qiangxin tablets. Methods Double-blind & dummy, paralleled single center, expand multi-center, and informed single center. 420 CHF patients (300︰120) were chosen to take Buyi Qiangxin tablets and digoxin tablets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ejection fraction and stroke volume increased(P<0.05).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aspect of hepatosplenomegaly, oedematous rale, heart rate (P>0.05),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P<0.05). Conclusion Buyi Qiangxin tablets has equal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CHF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No adverse reactions and side effects in clinical trials.
[Key words] Buyi Qiangxin tablets; CH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转归,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年来心衰的发病率持续增长,据我国2003年的抽样统计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补益强心片是由黄芪、麦冬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逐水的功效。临床试验证明补益强心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具有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照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制定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临床研究方案要求,经门诊选择被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的患者420例,并获患者知情同意。
入组年龄最小33岁、最大70岁;女209例、男211例;病程最短3d、最长25年。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导原则及《实用心脏病学》[3]制定。
1.2.2 心脏功能判定标准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94年,第九次修订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感觉舒适,但一般的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尚感舒适,但一般较轻的体力活动就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Ⅳ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仍可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或心绞痛,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
1.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导原则及《实用中医内科学》[4]制定。
1.2.4 纳入标准 凡风心病、冠心病等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或Ⅲ级,心衰Ⅰ°或Ⅱ°),且符合中医辨证标准者。并了解参加本课题的意义及临床试验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意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endprint
1.2.5 排除标准 包括不适应证或剔除标准:(1)由于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者。(2)合并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4)心功能Ⅳ级,心衰Ⅲ°者。(5)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试验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单中心、扩大多中心和开放单中心试验方法。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20例,并分为1︰1(30︰30)平行治疗对照试验由1个中心完成;2︰1(180︰90)扩大治疗对照试验由3个中心完成;开放治疗试验90例由1个中心完成。
1.3.1 治疗方法 试验组: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日+模拟地高辛片1片/次,1次/日。对照组:地高辛片0.25mg/次,1次/日+模拟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日。补益强心片及补益强心片模拟剂(淀粉,0.25mg/片)、地高辛片模拟剂(淀粉,0.3g/片)均由苏州滋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地高辛片(0.25mg/次)由杭州民生药厂生产疗程均为2周 。
1.3.2 疗效性指标检测 一般情况:心率、心律、脉搏、呼吸、两肺湿啰音、血压、体位、体重、24h液体出入量的变化;症状:心悸、气短、咳嗽、自汗、气喘、呼吸困难、胸胁满闷、倦怠乏力、颜面、口唇发绀、尿少等变化;体征:颈静脉怒张、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两肺呼吸音、啰音、肝脏肿大及压痛、下肢水肿、舌象、脉象等情况;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检查观测心胸比例;心功能测定:应用多普勒测心排血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等。除心电图、胸部X线检、心功能测定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其余项分别12h、24h、48h、3d、1周、2周各检查1次。
1.3.3 安全性观测 一般体检项目(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体质量);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
1.3.4 中医症状及体征计分标准[5] 各中医证候的各项主症和次症分别计分。主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体征按1.2.3分值分别计0、2、4、6分。
1.3.5 评价标准[2] (1)心功能疗效标准。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纠正至1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相关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心功能纠正至1级以上,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1级心功能,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变化,加重或死亡。(2)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评定:临床近期治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85%。显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5%,且<85%。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医没有“心衰”之病名,多属于“喘证”“心悸”“水肿”范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认为是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虚、阳虚, 标实为血瘀、水停, 痰饮,标本俱病[6]。其病理特点为虚实夹杂,病变脏腑以心为主,涉及肝、脾、肺、肾四脏。补益强心片选用黄芪、麦冬、人参益气养阴;丹参活血化瘀;葶苈子、香加皮[7]取其利水消肿之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葶苈子可显著增加左心室收缩期压力、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每搏排血量、心脏指数、每搏功和每搏功指数、平均动脉压及冠脉流量[8]。香加皮(又称杠柳)醇提取物对在体、离体蛙心与在体猫心、猫离体心肺装置均使心脏收缩加强,其强心作用与毒毛旋毛子甘K及G相似[9-17]。临床试验证明该复方制剂“补益强心片”对充治疗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痛)、面色苍白、汗出、口干、颈静脉怒张、浮肿等中医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的相关症状及体征,并且具有明显降低心衰患者的心率、血压,增加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及每搏输出量的作用。改善中医症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两组疗效相近,说明补益强心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孟永梅,王伟,叶会玲.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2,27 (3):670-6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57-60.
[3] 董承琅.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96-561.
[4] 黄文东,马有度,王永炎,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3-171,326-332,458-466.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6] 杨丽华,杨戈,马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5):719-721.
[7]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28-632.
[8] 潘九英,金芝贵,吴飞华.草劳子及其复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2):83-85.
[9] 石勤生,谢建农.益气活血利水治疗慢性心衰的体会[J].光明中医,2001,95(16):27-28.
[10] 岂云祥,乔德峰.强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74例[J].河北中医,2002,24(4):117.
[11] 马梅芳,李洁.葶苈子临床常用配伍药对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43-344.
[12] 郭艳彩.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0,25(11):2155-2156.
[13] 靳春兰,沈雁.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1,10(3):62-66.
[14] 史一成.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35-761.
[15] 向远彩,朱浩,何本鸿.益气活血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6):3-4.
[16] 李绍敏,彭根兴.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现状调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4):327-328.
[17] 彭玲,王建军,李志宏.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96-1398.
(收稿日期:2014-04-15)endprint
1.2.5 排除标准 包括不适应证或剔除标准:(1)由于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者。(2)合并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4)心功能Ⅳ级,心衰Ⅲ°者。(5)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试验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单中心、扩大多中心和开放单中心试验方法。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20例,并分为1︰1(30︰30)平行治疗对照试验由1个中心完成;2︰1(180︰90)扩大治疗对照试验由3个中心完成;开放治疗试验90例由1个中心完成。
1.3.1 治疗方法 试验组: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日+模拟地高辛片1片/次,1次/日。对照组:地高辛片0.25mg/次,1次/日+模拟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日。补益强心片及补益强心片模拟剂(淀粉,0.25mg/片)、地高辛片模拟剂(淀粉,0.3g/片)均由苏州滋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地高辛片(0.25mg/次)由杭州民生药厂生产疗程均为2周 。
1.3.2 疗效性指标检测 一般情况:心率、心律、脉搏、呼吸、两肺湿啰音、血压、体位、体重、24h液体出入量的变化;症状:心悸、气短、咳嗽、自汗、气喘、呼吸困难、胸胁满闷、倦怠乏力、颜面、口唇发绀、尿少等变化;体征:颈静脉怒张、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两肺呼吸音、啰音、肝脏肿大及压痛、下肢水肿、舌象、脉象等情况;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检查观测心胸比例;心功能测定:应用多普勒测心排血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等。除心电图、胸部X线检、心功能测定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其余项分别12h、24h、48h、3d、1周、2周各检查1次。
1.3.3 安全性观测 一般体检项目(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体质量);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
1.3.4 中医症状及体征计分标准[5] 各中医证候的各项主症和次症分别计分。主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体征按1.2.3分值分别计0、2、4、6分。
1.3.5 评价标准[2] (1)心功能疗效标准。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纠正至1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相关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心功能纠正至1级以上,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1级心功能,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变化,加重或死亡。(2)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评定:临床近期治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85%。显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5%,且<85%。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医没有“心衰”之病名,多属于“喘证”“心悸”“水肿”范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认为是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虚、阳虚, 标实为血瘀、水停, 痰饮,标本俱病[6]。其病理特点为虚实夹杂,病变脏腑以心为主,涉及肝、脾、肺、肾四脏。补益强心片选用黄芪、麦冬、人参益气养阴;丹参活血化瘀;葶苈子、香加皮[7]取其利水消肿之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葶苈子可显著增加左心室收缩期压力、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每搏排血量、心脏指数、每搏功和每搏功指数、平均动脉压及冠脉流量[8]。香加皮(又称杠柳)醇提取物对在体、离体蛙心与在体猫心、猫离体心肺装置均使心脏收缩加强,其强心作用与毒毛旋毛子甘K及G相似[9-17]。临床试验证明该复方制剂“补益强心片”对充治疗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痛)、面色苍白、汗出、口干、颈静脉怒张、浮肿等中医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的相关症状及体征,并且具有明显降低心衰患者的心率、血压,增加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及每搏输出量的作用。改善中医症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两组疗效相近,说明补益强心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孟永梅,王伟,叶会玲.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2,27 (3):670-6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57-60.
[3] 董承琅.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96-561.
[4] 黄文东,马有度,王永炎,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3-171,326-332,458-466.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6] 杨丽华,杨戈,马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5):719-721.
[7]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28-632.
[8] 潘九英,金芝贵,吴飞华.草劳子及其复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2):83-85.
[9] 石勤生,谢建农.益气活血利水治疗慢性心衰的体会[J].光明中医,2001,95(16):27-28.
[10] 岂云祥,乔德峰.强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74例[J].河北中医,2002,24(4):117.
[11] 马梅芳,李洁.葶苈子临床常用配伍药对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43-344.
[12] 郭艳彩.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0,25(11):2155-2156.
[13] 靳春兰,沈雁.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1,10(3):62-66.
[14] 史一成.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35-761.
[15] 向远彩,朱浩,何本鸿.益气活血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6):3-4.
[16] 李绍敏,彭根兴.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现状调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4):327-328.
[17] 彭玲,王建军,李志宏.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96-1398.
(收稿日期:2014-04-15)endprint
1.2.5 排除标准 包括不适应证或剔除标准:(1)由于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者。(2)合并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4)心功能Ⅳ级,心衰Ⅲ°者。(5)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试验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单中心、扩大多中心和开放单中心试验方法。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20例,并分为1︰1(30︰30)平行治疗对照试验由1个中心完成;2︰1(180︰90)扩大治疗对照试验由3个中心完成;开放治疗试验90例由1个中心完成。
1.3.1 治疗方法 试验组: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日+模拟地高辛片1片/次,1次/日。对照组:地高辛片0.25mg/次,1次/日+模拟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日。补益强心片及补益强心片模拟剂(淀粉,0.25mg/片)、地高辛片模拟剂(淀粉,0.3g/片)均由苏州滋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地高辛片(0.25mg/次)由杭州民生药厂生产疗程均为2周 。
1.3.2 疗效性指标检测 一般情况:心率、心律、脉搏、呼吸、两肺湿啰音、血压、体位、体重、24h液体出入量的变化;症状:心悸、气短、咳嗽、自汗、气喘、呼吸困难、胸胁满闷、倦怠乏力、颜面、口唇发绀、尿少等变化;体征:颈静脉怒张、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两肺呼吸音、啰音、肝脏肿大及压痛、下肢水肿、舌象、脉象等情况;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检查观测心胸比例;心功能测定:应用多普勒测心排血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等。除心电图、胸部X线检、心功能测定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其余项分别12h、24h、48h、3d、1周、2周各检查1次。
1.3.3 安全性观测 一般体检项目(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体质量);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
1.3.4 中医症状及体征计分标准[5] 各中医证候的各项主症和次症分别计分。主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体征按1.2.3分值分别计0、2、4、6分。
1.3.5 评价标准[2] (1)心功能疗效标准。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纠正至1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相关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心功能纠正至1级以上,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1级心功能,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变化,加重或死亡。(2)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评定:临床近期治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85%。显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5%,且<85%。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医没有“心衰”之病名,多属于“喘证”“心悸”“水肿”范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认为是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虚、阳虚, 标实为血瘀、水停, 痰饮,标本俱病[6]。其病理特点为虚实夹杂,病变脏腑以心为主,涉及肝、脾、肺、肾四脏。补益强心片选用黄芪、麦冬、人参益气养阴;丹参活血化瘀;葶苈子、香加皮[7]取其利水消肿之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葶苈子可显著增加左心室收缩期压力、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每搏排血量、心脏指数、每搏功和每搏功指数、平均动脉压及冠脉流量[8]。香加皮(又称杠柳)醇提取物对在体、离体蛙心与在体猫心、猫离体心肺装置均使心脏收缩加强,其强心作用与毒毛旋毛子甘K及G相似[9-17]。临床试验证明该复方制剂“补益强心片”对充治疗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痛)、面色苍白、汗出、口干、颈静脉怒张、浮肿等中医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的相关症状及体征,并且具有明显降低心衰患者的心率、血压,增加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及每搏输出量的作用。改善中医症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两组疗效相近,说明补益强心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孟永梅,王伟,叶会玲.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2,27 (3):670-6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57-60.
[3] 董承琅.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96-561.
[4] 黄文东,马有度,王永炎,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3-171,326-332,458-466.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6] 杨丽华,杨戈,马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5):719-721.
[7]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28-632.
[8] 潘九英,金芝贵,吴飞华.草劳子及其复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2):83-85.
[9] 石勤生,谢建农.益气活血利水治疗慢性心衰的体会[J].光明中医,2001,95(16):27-28.
[10] 岂云祥,乔德峰.强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74例[J].河北中医,2002,24(4):117.
[11] 马梅芳,李洁.葶苈子临床常用配伍药对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43-344.
[12] 郭艳彩.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0,25(11):2155-2156.
[13] 靳春兰,沈雁.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1,10(3):62-66.
[14] 史一成.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35-761.
[15] 向远彩,朱浩,何本鸿.益气活血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6):3-4.
[16] 李绍敏,彭根兴.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现状调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4):327-328.
[17] 彭玲,王建军,李志宏.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96-1398.
(收稿日期:2014-0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