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认识到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和机械沉闷、无创造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尊重,要尊重其已有的经验,更要尊重其个性的发展。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就满足了课程改革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互动良好,是有效和谐课堂教学形式。生成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已开始实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偏差,针对生成性教学如何实施,拟以钱梦龙的《故乡》教学为例,探寻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生成”一词在《教育大词典》中的解释是:“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构建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生成性教学则是指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这种教学注重过程和结论的协调,注重动态的变化创造,把教学看成是预定和非预定的统一,尊重个性,欣赏差异。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接受程度的高低进行分析,然后正确地加以引导。目前生成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已开始实施,但是类似“无生成”,“伪生成”,“滥生成”等教学行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却时有发生,因此本文拟以钱梦龙的《故乡》为例来探寻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的“以学定教”,“一切为了学生”,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在课堂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而不是传统课堂中的“满堂灌”的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兴趣除了其自身的兴趣爱好外,还可通过外界刺激去激发,使其产生好奇心,让他产生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适宜的外部刺激,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地发挥学习兴趣的引擎作用,当好学生的引趣人。
《故乡》课堂实录片段(一)
生:课文中说“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闰土为什么要生那么多个孩子呢?
师:是啊!有同学提出,为什么给闰土不少生几个呢?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大笑)
生:中国人过去是多子多福;可是多了,生活更困难了,还谈得上多福么?
生:闰土先生了许多女孩,他总想生儿子,因为女儿不是好劳动力。(大笑)
师:这我们就不知道了,课文上只说是孩子,可不知道几个男几个女。……闰土不会挑到城里去卖西瓜么?(大笑)
生:那时候有许多苛捐杂税。
以上例举了《故乡》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全部写在小纸条上,最后搜集了600多个问题,教师筛选出了一些有意义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在课堂中讲到这个问题时,及时将问题反抛给学生,学生经过课堂上的点拨,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根据他们以往的生活体验,能够给予一些解答。课堂中闰土为何不少生几个孩子,为何不实行计划生育的问题,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给出了大胆的想象,问题没有得出正确答案,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课堂气氛活跃。
2 运用教学机智,科学有效引导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占主导地位的,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并且施加教育影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需要学习和指导。在生成性教学中,要有效地刺激思维,就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问题。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给出一连串简单问题,学生无需大脑的思考,便可给出答案。这是学生无思维的生成,是浅显而无效的互动,这一类问题是无生成的“串问式”问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体验性”和“开放性”,给出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的能力程度相适应,他们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知识加以整合方可给出答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度的统一,使学生“立体”发展。
课堂实录片段(二)
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什么时候写的?
生:1921年。
师:很好。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
生:辛亥革命。
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
生:期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
课堂实录片段(三)
生:作者把杨二嫂称为“圆规”。
师:对!圆规这总不是尊称,是吗?而且连引号都不用,就叫她圆规了。为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生:借代。
师:嘿,你怎么知道的?
生:老师从前教过这种写法。
师:哦,你们的老师给你们的知识真丰富。那么为什么用圆规来借代呢?
生:她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腿,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师:对了,要两样东西有某种相似,才能借代。
在片段(二)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起点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引导,让学习的知识有了纵向的联接。调动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指示学生思考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的《一件小事》的写作背景被《故乡》利用,原因是他们的写作年代相同,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所处状态也基本相同。在片段(三)中,在师生的问答间,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又根据互动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加以归纳和阐释。
3 掌控全局节奏,把握学生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在知识能力方面进行引导,还要观察学生的心理流向,适时把握调节课堂节奏。在学生遇到不感兴趣的问题时,教师要做好激发工作。在学生表达自己感受语言受阻时,教师要点拨启发,为其铺路搭桥,引导学生顺畅表达。在学生标新立异,在某个观点上欲罢不能的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时,教师要掌控好课堂的节奏,把握好时间的分布,及时归纳疏导。生成性教学课堂是动态多变的,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地指导方法。学生发挥个性思维,提出或回答创新问题时,应该给与充分具体的赞扬和肯定。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应鼓励并纠正他。在日常的课堂互动中,要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课堂实录片段(四)
生:兵、匪、官、绅……
师:哪个字最根本?
生:官。
师:为什么?
生:官管当兵的。(笑)
生:官是剥削者。(笑)
生:官是最高统治者。(笑)
师:有道理,不要笑。……就是维护着这个腐朽制度的。
片段(四)中,学生的回答中就出现了错误,将“统治者”和“最高统治者”混淆。最高统治者是指君主帝王,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而不是“官”。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删除了“最高”两个字。既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又把握了学生的心理,保护了其自尊心。
综上所述,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教学机智正确有效引导,把握学生心理掌控全局节奏,彻底完成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真生成”、“多生成”和“好生成”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许屏屏(1991-),女,汉,江西省宜春人,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