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述稳 张学民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专业教员在有些方面与需要的能力素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教员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能力素质,对于搞好教学改革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教员;能力;构建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加大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教员是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员的能力素质,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特别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员的全程参与。目前,在许多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原因与专业教员的能力素质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工作过程导向下教员能力素质构建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以期对做好教员培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学科式教学体系框架,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加以融合,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知识的载体,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这就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技巧,这是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2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把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将教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在传统的能力素质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含义和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员的能力范围也将更新或增加。
2.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能力
课程开发是实施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也就是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是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具体说就是由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的任职工作岗位,对部队相应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具有对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归类能力。
2.具有确定相应的行动领域的能力。这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础。
3.具有确定相应的学习领域的能力。依据行动体系,对相应学科体系的知识系统进行解构,并按行动体系要求对原相关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形成自身特有的学习领域。
4.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它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在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的工作目标和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规律,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建“小型”学习单元,即学习领域的具体化。
2.2 专业实践与部队工作实践能力
1.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要求专业教员既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更要具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特别是分析综合、装备操作实践能力更为重要。
2.丰富的部队工作实践经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以部队航空机务维修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这就要求教员具有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一方面,教员具备丰富的部队相关工作经历,才能很好理解航空机务维修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教员也只有具备了部队工作实践经验,才能将相关领域的知识理论用行动导向的方式传授给学员,实现学员在实践中理解和检验理论,用理论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2.3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不局限在课堂上,内容不局限在书本中,进程不完全由教员掌握,因此,课程教学实施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难度加大,对教员的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全新挑战。教学的实施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要体现“教、学、做”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要求教员要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重构传统的课程教学的空间设计,合理安排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营造出良好的任职岗位氛围和环境。
2.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学员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教学评价体现多元化。教学评价要以行动为导向,关注过程评价。评价要全面、细致、严格,重点体现学员对课程教学实际获取知识、能力、素质的评价,并注重学员团队精神、举一反三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4 教学团队建设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即具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特别是课程的带头教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建设能力,尤其要重视教学队伍“双师”结构建设,并指导专业教员及时跟进航空机务部队对本专业技术领域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不断提高青年教员的教学育人水平,促进教员职业素质的养成,带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
3 专业教员能力素质存在的差距
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员在许多方面与新的能力素质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3.1 职业教育观念陈旧,课程开发理念不到位
院校任职教育已研究实施多年,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影响,学科体系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摆脱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以知识为逻辑主线,能力本位不突出,岗位实践技能少,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更少。有的教员对打破学科体系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难以接受,对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缺乏深入的理解,很难适应过程导向的教学。教员对先进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更新迟缓,缺乏对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工作导向课程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认识,不清楚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途径。
3.2 课程开发需要的任职经历欠缺,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不足
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员,有的缺少岗位实践经验的积累,缺乏专业所对应部队岗位工作领域的任职能力,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不熟悉,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及其关键技术不熟悉,不清楚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这些任务的工作过程及应具备的工作能力。
在课程开发设计时,一些教员没有将课程置于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系统考虑,使得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内容上的重叠或脱节现象。如何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切实有针对性的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亟待构建。
3.3 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岗位实践技能不强
新的教学模式,对专业教员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工作中却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制约问题。如,一定数量的教员没有独立承担过科研、条件建设等项目工作;专业教员到部队代职,真正进行部队“顶岗”工作的很少,更多的代职流于形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大都也是“有证无实”;“双师型”教员的培养滞后,部分教员对工程实践和技能锻炼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
3.4 课程教学实施能力不强
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教员根据课程内容和学员特点,不能灵活合理运用先进教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教学的组织实施流程掌握不好,影响了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有效开展。
4 工作过程导向下加强教员能力素质培养的对策
4.1 转变观念,加强理论研究
教员要积极研究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专业发展规划和课程改革的设计之中;及时跟踪部队装备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体制编制和岗位调整动态,分析岗位任职要求,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员实践能力培养。
4.2 学做结合,提高教员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
1.加强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培训。学院应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员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学习培训,并聘请地方院校相关职业专家到学院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和课程建设方法等培训,使专业教员能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项目驱动,培养教员的课程开发能力。将课程开发设计作为院级教育科研立项,明确责任、要求、课程开发进度等,并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通过项目带动,教员在课题实施中“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增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能力。
4.3 加强职业指导,培养教员教学实施能力
1.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发挥引导作用。在专业教员课程开发与培训的基础上,聘请相关职业教育专家、实践教学专家就教学实施开展讲座,由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员通过案例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法示范,使教员对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精神上领会、行动上实施。
2.开展说课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骨干教员说课活动,检验教学内容是否与工作岗位实际联系紧密,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促进教员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让其他教员能从中学习、领悟,既锻炼了队伍,又“传、帮、带”一批年轻教员。
4.4 多措并举,增强教员岗位实践能力
1.增强教员部队代职的实效性。加大教员到部队代职“顶岗”工作的力度,熟悉部队的组织结构,管理调度、机务文化、岗位用人要求等,学习工作过程性知识,了解维修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掌握岗位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时完善代职实践的管理,对教员的部队实践实行项目化设计,提高教员实践教学能力。
2.集中学习、开展技能竞赛,提高教员岗位实践能力。在教学任务不紧的时间段,学院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员到部队或地方示范院校、训练基地去学习,使教员学习具有目标性,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组织教员参加教育训练部门、地区协会组织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对教员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并对优秀教员进行奖励,调动教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促进教员岗位实践能力的提高。
4.5 创新“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构建教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1.创新教员培养制度,加强优秀教员团队建设。教员队伍建设必须按照“德优、技高、能强”理念,系统规划教员队伍建设。明确标准与职责,培养专业带头人、课程骨干、“双师型”教员,遵循“一专多能”和“双师型”标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打造名师工程。
2.建立队伍建设的激励和管理机制。一是努力探索和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制定科学的考核管理办法;二是对教员参加培训、承担任务、开展研究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助;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教员开展课程建设和改革等纳入绩效考核,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长效的自我发展机制。
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员要具备课程改革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创新实施教学模式的能力。在当前的师资状况下,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员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能力素质,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该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宋述稳(1962-),男,汉族,山东成武,学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航空修理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