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宇
【摘 要】本课题主在研究微型课题对聋哑学生的教育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深入研究聋生由于生理而产生的心理特殊性和聋校教育教学实际的基础上,论述了在聋校构建优质教育教学模式,培养聋生自学能力,提高聋校综合教学水平以及提高聋生创新品质。
【关键词】聋校教育微型课个案研究法情感注视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是还有一些特殊人群需要特殊照顾。聋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在社会中立足,需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回归主流社会。聋生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在接受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受到很大的阻力,所以也就造成聋生的特殊心理。正因如此,聋校的老师才需要更加注重聋生的心理变化。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情感这个诱因,以感情为先导,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再加以高科技的教训模式,以微型课题的方式激发聋生的学习热情。
一、我国聋校教育的现状
1.虽然聋生鲜有升学压力,但聋校教学模式还是趋于传统模式。普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知识为本,以考试为中心,以成绩作为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从而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并不突出,忽视对聋生潜能的开发以及心理和价值观的培养。特殊学校应认识到,要根据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的潮流,及时进行规划和调整,从而达到特殊教育的综合水平的提高,更好地照顾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
2.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列入教学计划,没能使聋生很好地自由发展及对能力创造的培养和发挥。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束缚了聋生的发展方向,聋生只能单一的根据课堂知识进行相应的学习,学习范围局限性。
3.教学模式并没有特殊性,没能针对聋生的特殊情况做出灵活的应对。聋生这个特殊群体更应该受到特殊的教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分类教学,个别化教学,从而能使每个聋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天赋发挥自己的所长。目前我国聋校的教育起步比较晚和专业设置比较复杂,课程设置并不完善,很多的聋校接受的大多是普校的教育。
二、微课在聋生教学中产生的效应
微课就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时间在五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其应用目的就是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微课与一般课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在选择形式上比较灵活,它能生动形象地对课中某个知识点、重点或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微型课题的特点。首先,微课具有可视性,微课是由画面和声音两部分组成的。高质量的画面和声音的完美结合,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述事物,能够在短时间内排除外界的干扰,有利于学生精力集中。其次,微课不受时间、空间控制,它可远距离、大范围的播放,也可以重复的播放,在教学时间上比较自由。对于比较复杂难懂的课题,可以重复细微的来研究,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可能性。最后,微课更大程度地使学生接收信息。通过研究表明,人类80%的知识储备是通过视觉形成的,聋生的听力受阻,但是他们的视觉通道还是顺畅的。通过微课的信息传输,聋生可很大程度地接收知识。
2.微课的制作方法。制作微课的原理就是将课程的信息投射到简短的课件中,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能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发挥视觉的作用,以此来忽略听力障碍,具体的方法为: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辅以手语和字幕,手语固然在聋哑人世界中是一种交流的语言,但因其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字幕在这一点上具有很大优势;重点突出,通过近景以及特写的手法,重点表达中心思想,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中心思想。以画面生动形象的特点,着重补充知识;教学节奏放慢,由于聋生存在着听力缺陷,所接收的外界信息相对于普生比较缓慢,在这基础上要根据聋生的具体情况特殊对待。从聋生的生理特点和教学水平出发,微课应基本满足以上几点。
三、微课的表现形式
微课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可以通过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进行课程的拍摄和录制,同时也可以利用录屏软件进行音频或视频的制作。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DV+白板或黑板的形式:教师利用白板或者黑板进行教学,同时利用DV机进行教学过程的拍摄,然后对教学视频进行剪辑、修改和处理,从而使得课件更具有观赏性。(2)手机+白纸的形式:相对起第一种形式来说,手机+白纸的教学方法更加简单易于操作。教师在白纸上进行教学,同时进行绘画、标记等,然后利用手机的录制软件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进行后期处理、剪辑,从而形成微课课件。(3)录屏软件+PPT课件的形式:此种制作形式相对更加专业。教师在利用PPT进行课程内容展示过程中,利用录屏软件进行内容的录制,同时辅以相应的动作、字幕、手语等,使得教学更加具体、生动,使得学生更易接受教学内容。另外,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微课表现形式,还可以利用其他形式进行课程的讲解,并不拘于形式,而是鼓励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创新。
四、通过个案研究法来深入剖析微课在聋校中的体现
通过真实案例进行论述。资料来源于聋校老师讲述的真实案例,具有可借鉴性。聋生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有抵触情绪,大都存在封闭式的心理,很难与他人进行沟通。再加上父母对聋生照顾有加,让其独立出来学习,一时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聋校老师是和聋生同吃同住的,有助于感情的沟通和生活的照顾。当老师与聋生建立这种可信任的关系之后,聋生不再抵触,而是慢慢接受了这种学习生活模式。
案例:该聋生距家较远,选择住校,每周末回家。刚到校时不与他人沟通,属于自闭型。该生不爱学习,抵触所有人,经过老师不懈努力与其感情交流沟通,开始与人接触。但是学习上还是比较缓慢的,接收知识能力差。学校开展微课以来,在老师帮助下,该生慢慢接受学习,并热爱学习。现在的他不仅热爱学习,性格也变得开朗,不再封闭自己。经常通过文字的形式来与老师交流,老师可及时掌握他的心理变化,更好地与其沟通。
微课首先因其独特的视频形式体现在课堂上,画面与字幕的结合,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聋生接收知识的速率,不再是传统的死板教学模式,是一种灵活生动形象的教学体系,在情感上也易接受。微课新颖的教学模式,使聋校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不局限于地域和时间的模式,对于学习能力比较缓慢的聋生来说,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这种教学手段升华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冲击视觉,课后反复看,慢慢理解,从而更加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当然, 这需要编制电视教材者在形象思维上钻研与创造, 努力把书面语言和声音语言变成形象的语言, 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有限的字幕上, 看到更多的东西, 学到更全面的知识。通过聋生接受形势来看,微课在聋校中势必占着主导地位。
另外,情感的注视也在聋校中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使情感注视与微课特殊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事半功倍。只要从情感上真正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光有特殊的教学模式而不能很好地利用情感手段,也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结语
通过上述论述,聋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度系数比较大,由于生理的缺陷,难免会存在心理障碍。作为社会生活的弱势群体,他们理应得到更大的帮助。自力更生是生存的法则。聋校应从实际出发,允许存在着特殊教学模式,把聋生打造成可独立自主生存的群体。通过情感的交流,特殊教学模式的形成,从而达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严阳.关于微型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10):60-61.
[2]马红梅.从微型课题研究谈“反思”[J].课外阅读:中旬,2011(10):151-151.
[3]龙永和.微型课题研究贵在一个“实”字[J].湖南教育:中旬,2011(7):29-29.
[4]袁小平,林艳.微型课题无处不在——谈微型课题研究如何选题[J].四川教育,2010(2):60-62.
[5]卢炜.情感教育在聋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