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内涵建设的现状与加强途径

2014-09-25 23:30刘虹秀彭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定位

刘虹秀 彭驰

[摘 要] 分析了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内涵建设的现状,对交通类专业内涵建设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内涵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交通类;专业内涵;定位

一、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内涵建设的现状

1、专业内涵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交通类专业在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对本专业内涵的定位十分模糊。通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很多同学感觉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很难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竞争。甚至有些学生直至毕业还很茫然。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个事实:专业内涵的定位必须准确。因此,如何准确进行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的内涵界定、如何让同学们真正成为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技术人才,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2、课程体系构建没有体现交通行业发展变化趋势

交通类专业的很多课程的设置虽然已经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和改善,但是要真正融入工作过程,使学生和老师完全从教学过程中直接受到工作环境的熏陶和感染还是有一定距离。随着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交通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加快,基于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在建构课题体系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种变化和需求。尽可能实现课程与交通行业實际发展变化的无缝连接,在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中贯穿实际工作场景的需求。

3、实践环节受限

通过多年的示范建设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交通类专业的实习、实训场所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手段更加先进。但是,很多交通类专业的实习、实训仍然无法在校内实训场所完成,无法彰显情景化教学的效果。例如,港口航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就无法在校内完成。这其中就受到场地、资金、实训手段以及师资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二、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内涵建设的重新定位

1、理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

内在的办学理念是交通类高职院校顶层设计的核心,决定着学校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模式。在加强交通类专业教育内涵建设的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安心于高职办学,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实际调研,进行纵、横向比较,找准办学方向和定位,围绕办学宗旨,清晰办学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卓有成效的改革。

2、融入区域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服务不仅是交通类专业特色之一,也是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交通行业的不断壮大,交通类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规模扩张已经不能适应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交通类专业应该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加大社会影响力,政校企联动,寻求多方位合作,通过有效的项目研究、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创新管理,促进企业升级转型,不断为政府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甚至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三、加强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内涵建设的途径

1、突显交通行业特色

要加强与交通行业、企业的依托关系,利用身处交通行业的优势,不断完善、深化与省内各个交通运输企业的合作关系,充分重视企业对专业结构优化的建议。同时,要以交通“专业群”建设带动资源整合,发挥专业群对各专业的统辖、整合、融通、集聚的作用,集中体现交通品牌特色;并以示范特色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发挥示范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

2、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交通行业,面向市场经济,服务富民强省”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特色,学院注重与一线企业合作,紧密围绕实际工作岗位任务和职业资格证书需求设置课程及实训项目,采用任务驱动、工单引导、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系(院)企一体”的专业建设特色。此外,在长沙、广州、珠海、深圳等地建立了155个稳定的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要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只能依靠专业的内涵建设,具体来说可以依靠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推动专业与一流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准和岗位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的标准,逐步形成专业技术技能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使一批示范性特色专业在提升行业企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建设高质量的实验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实习实训机制

遵循系统性、生产性、开放性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系统规划实训基地;注重教育教学功能,实行校企共建共管,每年新增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积极探索“引企入校、课堂入企”和“校中厂、厂中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依专业大类整合共享型实训资源,全面开放实训室,提高使用效率;健全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继续“校企深度融合型”校企合作关系,完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提升校外实习基地的产学合作质量,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不仅接收学生实习,而且要在产学研和技术服务方面开展实质性工作,成为既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阵地和就业阵地,也是各专业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服务的产学研阵地。

参考文献:

[1]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刘虹秀( 1981—),籍贯:湖南常德,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交通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一种新型回转定位锁紧装置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基于S120的拧紧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说定位:如何挖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