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席茶业科学家的“ 育茶史”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

2014-09-25 08:17谢燕青
茶博览 2014年9期
关键词:茶苗龙井亚军

本刊记者 谢燕青

对于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的科研人员而言,把一粒茶籽种入土地的那一刻起,茶苗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日日观察,悉心照料,眼瞅着它们一日日成长、变化,内心充盈着无限的感觉和感情。这样的感情是最真挚的,同时也充满了不为人道的艰辛。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从事茶树遗传育种工作多年,“育茶”的经验和体会可谓扎实,对杨亚军来说,这一段“育茶史”充满了感动和欣喜。学茶、育茶,在茶的道路上,杨亚军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赋予感情。

海南茶场出生,江苏、广东求学,杭州土地上研究茶树遗传和育种,杨亚军的生活轨迹平凡又不凡。

虽然在茶场出生,但杨亚军在年幼时即离开了海南,来到江苏如皋伯父家。“那时候在江苏乡下,没什么茶,所以也没怎么接触茶。”回到海南五指山国营茶场采了半年茶后的1977年,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杨亚军通过高考进入了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系,继而参加工作,与土地、茶叶为伴。“我和茶的感情,是参加工作后,在工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建立的。”简单的一句话,质朴无华,却道出了真感情。

杨亚军与茶,并没一见钟情的浪漫故事,而仅仅只是一段日久见真心的“茶情”,以及深陷其中的“育茶情”。

1977年,高考恢复,茶缘初显

1977年,当听到高考恢复的消息时,刚刚高中毕业的杨亚军正在海南五指山国营茶场锄草、采茶,就像一个普通的茶农。对于高考,杨亚军并没有表现得很雀跃,他心想,既然有机会,那就去试一试吧。就这样,杨亚军回到畅好农场中学和同学们一起集中复习,但没过几天,他就觉得没意思,跑回了家。“当时我的班主任柯乃秋老师很负责任,第二天一早就到我家,把我‘拎’回学校复习去了。”说起这一段,杨亚军对柯老师充满感激之情。

不同于惯例,那年的高考不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也不同于现在,当时在考试之前,考生就要填报好志愿。凭着兴趣,杨亚军填了三所学校,每所学校填写三个专业。第一志愿中山大学,接着华南师范大学,最后才是华南农业大学。前两所,杨亚军都填了数理化的专业,“那时候大家都认为,做工人比做农民好”。而华南农业大学,杨亚军只填了“茶叶系”。初高中时,杨亚军的数学成绩很好,一直名列前茅,所以他倾向于选择“数学”之类的理工专业。但最后,他偏偏被“茶叶系”录取了。“我现在回想,要是读了‘数学’专业,我现在有可能就是一个数学老师。”杨亚军笑笑,面对着命运的多种可能性,茶选择了他。

三十多年过去了,对于领取录取通知书的那段小插曲,杨亚军至今难忘。当时,录取通知书并不是直接邮寄到家,而是放在了保亭县的教育局。从家到教育局很不方便,“要往另一个方向走一段路,再坐车去县里。”好不容易到了县教育局,拿到通知书,却发现已经过了入校截止日期。说到这里,杨亚军忍不住笑了,“还好当时碰到一个高中校友,他被中山医学院录取”。经验丰富的校友随即对杨亚军说,我们赶快给学校发一个电报,表示我们是打算来报到的。

就这样,杨亚军来到位于广州市的学校时,已经开课一个星期。

77级茶叶班,《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

勤奋,从学生时代到工作阶段,杨亚军一以贯之。这与其说是一种品质,不如说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杨亚军很郁闷,虽然高等数学考了99分,但物理只有70分,化学77分,大受打击。他做了自我检讨,觉得自己在第一学期不够努力。作为班里最小的学生,看着“老大哥们”起早摸黑跑图书馆学习,自己却在宿舍玩耍、睡觉。所以,从第二学期开始,杨亚军就比较刻苦,开始跑图书馆,看课外书补充知识。之后的测试中,杨亚军的成绩几乎一直保持在90分以上,最差的只考过一次85分。

大二时,华南农业大学77级茶叶班因为成绩出名,《中国青年报》专门派记者报道了77级学风好、成绩好的事迹。

这一段学习经历,为杨亚军从事茶叶工作构建了基础,使他从容而自信。

杭州,土地里孕育“茶孩子”

在1982年3月份之前,杭州对于杨亚军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大学毕业之际,杨亚军面临着工作选择。“广东人一般都不愿意离开本地去外地工作,当时有7个分配到外省的名额。系里的辅导员问我愿不愿意出省工作,我说好啊。”杨亚军来到了杭州,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来到了茶树种植资源与遗传育种工作的岗位上。

茶树遗传育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恒心的工作。“几年育种?当然不够,起码得十几年。”培育一个茶树品种非常不易,就像是孕育一个孩子。怀胎十月,育种却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1982年到1998年这17年的时间里,杨亚军的工作内容很简单,旁人看来,也许称得上枯燥。每天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这两点一线之间来回活动。“这些茶苗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有感情,经常想着去田里看一看。”即便当天没有观察任务,杨亚军心里也会觉得不踏实,一定要跑到地里去转一转,才安心。慢慢地,对于培育工作,杨亚军越来越得心应手,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他说,有时候这种看(观察茶苗性状)的感觉,不能用标准表达,是属于实践中的经验。

凭着这样深入的“育茶经验”,杨亚军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攻关、国家基金、浙江省基金、省部重点科研项目30多项。他主持育成的中茶102国家级良种,具有芽叶生育力强、耐采摘的特性,产量高,亩产可达220千克。制蒸青茶达到日本薮北种的水平,填补了我国没有蒸青茶品种的空白。在以生产蒸青茶为主的浙江绍兴御茶村茶场,示范园的亩产值达到1万多元。从龙井43插穗辐照诱变株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中茶108新品种,春季营养芽萌发特早,育芽能力强,产量高。

科研上,杨亚军可谓成绩斐然:主持育成中茶102、中茶108、中茶302等国家级良种,合作主持育成龙井长叶、寒绿等2个国家级良种和苔香紫、苹云、碧峰等3个省级良种,参与育成了龙井43、碧云、菊花春等3个国家级品种,先后获得省部级成果奖7项。

茶树新品种一粒种子改变茶业

杨亚军很谦逊,觉得茶树新品种的育成离不开老一辈专家做的工作和努力。他觉得育种工作就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不断循环,很有意义。

茶树品种培育成功后,适应性研究、推广等自然成了首要任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杨亚军参与组织完成了第一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90年代以来,他又主持完成了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全国区试,对120多个品种进行系统的适应性研究,筛选出8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对加速我国茶园良种化进程,促进茶叶生产发展,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亚军主持完成的“茶树新品种龙井43的推广与效益”项目,采取“科研单位加农户”的方式,通过开展生产示范、建立繁育基地、改进繁殖方法、进行配套服务等一系列的措施,到1996年推广龙井43达到3万余亩,新增纯收益超过3亿元,被专家誉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技兴茶的成功范例。”

龙井43在推广阶段,有些茶农看到了新品种带来的好处,比较接受,甚至出现了一些“偷茶苗”事件。“哈哈,当然算不上‘偷’,茶农们愿意出钱买。但因为一开始龙井43的繁育能力有限,苗不多,大部分已经被预定了。有些茶农不相信,觉得明明有茶苗,为什么不卖给他们。所以,他们晚上就偷偷过来拔茶苗。”

为了扩大龙井43的繁育,80年代中期,杨亚军和同事们到富阳与当地农户合作育苗。由当地一位叫俞惠荣的年轻人带头,集合了村里七八户农户,开始繁殖龙井43。“当时有一户老人家,我记得很清楚,老头的妻子,老太在一旁嘀咕,听小年轻的,这怎么能活,这么小枝,钱要打水漂了。”这么短一个枝条,2.5厘米,在老太眼里,压根种不活。杨亚军和同事住在农户家,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整地,怎么剪穗,怎么管理。

几年坚持下来,育苗技术成效明显。当时俞家四兄弟分家,老大俞惠荣分到了几百块的债。在龙井43的育苗推广过程中,老大还清了债,在村里最早买了摩托车,成了当地比较富裕的人家。

繁育技术普及,品种推广,对于每一个育种人来说,都意义非凡。但同时,他们也深知制约茶树种苗繁育的因素,比如周期长,今年七八月插下去的茶苗,最快也要到明年十一月才有初步的观察结果。但杨亚军仍觉得这项工作很有价值,“品种是基础性资源,对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茶叶的产量、品质,都取决于品种。”他举了个例子,好比厨师做菜,原料本身很重要。茶叶也一样,原料好很重要,加工技术和栽培技术只能保证品质的发挥达到最佳水平。

杨亚军聊起了安吉白茶:安吉白茶,一个品种带动了安吉县茶产业的发展。30年的时间,一个品种创造了一个品牌,富裕了一方茶农。

我们也许很难想象,作为产茶大省,浙江省的良种水平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浙江省加快了良种推广,基本实现良种化。每到春茶季,群体种和龙井43茶树品种孰优孰劣的争论便甚嚣尘上,总有人想要分出个高下。杨亚军认为,传统品种保护与新品种的推广不矛盾。群体种与龙井43,作为学术之争无可厚非,但如果与利益挂钩,便失去了争论的意义。

茶树品种的培育,虽然周期漫长,但意义重大,一粒种子改变的也许是一个世界。

所长、首席科学家,新思路里踏实做事

1998年,杨亚军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又被擢升为所长一职。说起管理工作,他很谦虚,“我只是顺着研究所的自然发展,做了一些工作,主要还是大家一起努力”。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太大的贡献,而事实上——

在他担任研究所所长时,适逢国家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面对新的形势,他始终认为茶叶研究所必须坚持科研立所的方针不动摇,提出了“通过科技资源的优化配制和以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为核心的机制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工作方向、重点任务的调整,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更好地为“三农”服务;通过资源优化重组,强化优势,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新建下属企业,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的改革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改革使研究所在科研、开发、科技兴农、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科研任务增大,经费增多。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研产出也在不断增加。

在见诸于报纸杂志的报道中,媒体似乎更喜欢用“首席科学家”来称呼杨亚军。“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是农业部和财政部建立的50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杨亚军介绍说,“建立体系的目的一是减少重复研究,一个方向一个岗位专家,任务统一规划,分头实施;二是提供稳定支持,每年每个岗位专家70万的研究经费,每个试验站50万试验经费,让科学家减少跑项目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科研上,也让科学家能够比较体面地做研究;三是更好地为产业服务,体系的任务由体系专家根据产业需求自主确定,研发成果由试验站负责在5个示范县示范转化,产业中的问题由试验站反馈岗位专家。”杨亚军既是茶叶体系的组织者,又是实践者。作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他要组织体系任务的凝炼、实施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茶叶体系有27个岗位专家、31个试验站,分布在16个产茶省的40个单位,他每年都要到部分岗、站调研、指导。同时作为绿茶育种岗位专家,他还要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研发任务。

所长、首席科学家的工作,占据了杨亚军大部分的时间。而一些社会、企业活动的邀请也源源不断。有些人说,杨亚军架子挺大,很难请。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只是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科研上。“说实话,很多活动,我去不去,对活动本身没有太大的影响。”杨亚军参加活动,有一套自己评判的标准。要看活动有没有实质内容,有实质内容的研讨会参加,但如果只是在开幕式台上站一下的活动,一般不参加。

勤奋、严谨、踏实,有人这样评价杨亚军。而事实上,恰如其分。他说,做科研也好,做管理也好,都要务实,而不是把“什么都吹得天花乱坠”。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也是这样努力践行的。□

猜你喜欢
茶苗龙井亚军
崔水良《龙井方向》
吴亚军: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龙井问茶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西湖龙井虾仁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双11商战,永久、凤凰夺冠亚军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