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之我见

2014-09-24 05:42郝柏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成本成本管理

郝柏林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逐步增强,根据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导向,中国在国外所承揽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所承揽的工程项目技术性也越来越强,所承揽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样化,当然面对着国际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就做好海外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成本;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海外工程项目在工程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并已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支柱。切实做好海外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手段,对于提高海外项目盈利水平和工程企业在海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和探讨

充分利用当地船机设备资源,合理配置自有设备和当地租赁设备,降低船机费用

(一)自有设备的优点。一是自有设备通常按照施工计划成批调遣,到达现场后各工序即可全面开展施工,在设备数量和质量上有较稳定的保障,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二是自有设备更有利于现场调度和控制,能够有效地贯彻加班和赶工的要求,为项目工期进度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国内操作人员业务技能熟练、工作效率高。

(二)自有设备的缺点。一是项目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船机设备、构配件和消耗品的采购,资金压力大;而船机设备费用只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回收,资金占用时间长、利用率低,财务费用高。二是大量设备跨国调遣的风险大、费用高,且设备检测和调遣手续较为繁琐、清关周期较长,大量设备到达项目所在国后对项目所在地运输和沿途道路、桥梁的通行和承重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三是需配置一批国内专业机修人员负责船机设备维修、维护和保养,保证船机设备状况和设备完好率,人工成本较高。同时,因国际物资采购和运输周期较长,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储备大量的设备构配件和易耗品,若出现需紧急情况较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配件而可能影响项目实施。四是国际工程中承包商施工设备一般可以免关税进入工程所在国进行施工,但项目结束后承包商施工设备需全部调离项目所在国,只有补交相关关税后设备才能在当地进行处理或销售。因此,项目结束若无后续工程需进行出口设备或二次调遣而将产生较大的费用。

(三)租用当地设备的优点。一是项目部可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和施工需要安排设备进场,可灵活调整设备数量以适应项目赶工和正常施工要求,设备租金按月支付而无需先行垫付大量资金。二是设备进退场、保养维护和维修由出租方负责,项目部可减少相应的人员配置,若设备故障需长时间维修可要求出租方提供同类型或同等规格设备进行替换,设备故障对施工影响较小。

(四)租用当地设备的缺点。一是租用当地设备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项目部对租赁机械设备的控制力相对较弱,租赁设备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的安排上会受到当地风俗和观念的制约。当地人的生活观念和风俗习惯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机械操作手不愿意在节假日和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加班,即便加班时间也不能太长。另外,当操作手认为工作安排和施工环境对机械和自身可能造成危害时,即便属于常规作业或符合安全作业标准也会拒绝工作。二是当地操作手作业能力相对较低,需进行相应的培训和长期锻炼才能满足施工要求,如防波堤理坡等操作仍需国内人员承担或指导带领当地操作手作业。三是若设备租用时间长则设备租金较自购设备费用要高,大型设备租金高且有最少租赁时间限制。

(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设备资源。鉴于上述自有设备和租赁当地设备分别的优缺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使用要求和使用周期时间及当地设备资源情况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自购和租赁机械的比例及配置方案。一是关键设备和大型设备或租赁商无法接受的恶劣环境中作业的机械宜采用自购以保证工作效率、设备的可靠性和对设备的控制力,常规设备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和分类筛选设备租赁商,对合作较好且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可加强合作联系,逐步培养保持良好关系,在合理情况下签订较长期的租赁合同并要求其提供新设备或状态优秀设备用于工程施工,要求其保证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及良好的维修保养服务。二是目前国内一些机械制造商逐步开始拓展业务,可通过国内制造商的驻外销售机构按照施工进度和机械配置需要分批次采购相应机械、构配件,减少设备调遣费和构配件采购周期,避免集中整批采购造成的资金占压。同时,可利用制造商在工程所在国的售后维修服务技术力量,要求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专业培训,增强项目部机务、机修人员的机械维护、保养和维修能力。

二、充分利用当地劳务工人成本低廉优势,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和与当地分包合作

(一)海外项目采用国内分包商的优点。一是分包模式基本和国内项目一致,工作模式和程序较为熟悉,便于分包管理和控制。另外,这些分包商都有多年合作经历并对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较为熟悉,能够较快较好地理解项目部的相关指令和要求,有利于分包合同争议或分歧的解决,在出现争议和分歧时也能保证争端解决前工程项目得以继续正常实施。二是国内分包商的技术和管理较为成熟、施工经验丰富,施工效率相对较高,可以更好地满足工期要求。对于工作强度大、工期要求严或工期紧张、技术要求高的分包项目,选择国内分包商能更好地满足项目质量、进度和工期的要求。

(二)海外项目采用国内分包商的弊端。一是国内分包商基本上仍采用国内劳务和机械设备资源,人员签证和设备调遣工作量大,设备调遣费用较高。二是部分国家对于工作签证管理严格,有些国家对项目中当地工人和国外人员的比例有严格限定,这就限制了国内熟练技术工人的输入。三是国内分包商成本较高,分包价格较高,通常约为国内同类项目价格的1.5~2倍。四是按照国际惯例,海外项目应为当地人员提供就业机会,部分业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需为当地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或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当地劳务,大量引入国内分包商可能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不利于处理外部环境关系。

(三)海外当地分包的现状。目前中国工程企业承建的海外项目一般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项目当地基本不存在成熟的直接可利用的分包单位,当地分包商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资源和资金实力均较弱,无相应能力承担工程量较大或较大合同额度的分包合同。另外,分包通常要求较大比例的预付款或较为优越的付款条件,由于当地劳务工资水平低,充分利用当地劳务价格低廉的优势有利于降低项目施工成本,提高项目利润水平。

三、方案优化和创新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直接决定着项目资源配置情况。合理优化工艺和方案、适当调整施工顺序或工艺搭接可以降低施工风险,为后续施工项目创造有利条件或尽快提供工作面,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船机设备使用时间和资源消耗的目的,进而降低项目实施成本。

结束语

总之,海外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门包含多学科知识、多样化的科学系统管理。科学的管理是国外施工工作的关键。希望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市场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为我国承包商在世间先进行列占据一席之位,探索出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施工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冬,王雪丰;国外工程承包施工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2013,1(2):32-34.

[2]王伟,王琳;现代项目管理在石油企业中的运用及前景[J];当代石油石化;2003年07期

[3]敖秀峰;浅谈国际工程承包[J];东方电气评论,2012(4):50-55.

猜你喜欢
海外工程项目成本成本管理
浅谈海外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浅析
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控制项目成本技术探析
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
海外工程项目中的跨文化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谈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