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鹰潭 335000)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为例
何英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鹰潭 335000)
文章认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能力本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市共有232所幼儿园(班),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226所。全市在园幼儿近3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仅达到52%。幼儿教师有2000余人,其中无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占了近一半。由于民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私立幼儿园教师流失量很大,每年的流失率约在10%左右,因此,鹰潭幼儿园每年平均需补充幼儿教师200人左右。鹰潭市城区幼儿教师基本能满足需要,但镇村两级幼儿教师缺口较大,一些园长把工资开到近2千元,也吸引不了老师。随着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幼儿教师需持证上岗已成趋势。还有保育员队伍的素质与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已不相适应,文化层次偏低、队伍不稳定,加之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操作要求,保育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幼儿园保教质量难以提高,制约当前幼儿教育高速度、高标准、高层次的发展。可见,随着小生育高峰的到来及人们对0-6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越来越重视,既懂保育又懂教育的保育员将有很好的市场需求。
针对以上情况,鹰潭市委市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研究学前教育工作,要求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的实施方案》。到2015年,在市、县城区和中心城镇创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各乡(镇)建成一所达标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设分园或在小学附设学前教育机构,完善市、县、乡三级管理机构,逐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覆盖网络,形成以市、县公办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乡村和公办学校办园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实现学前一年毛入园率85%,学前两年毛入园率7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5%,基本满足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省教育厅要求每个地市必须至少有一家公办幼儿园开办早教班,而早教班的教师必须双证上岗,即育婴师证和幼儿教师资格证。
保育员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与幼儿接触较频繁,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活动习惯乃至品德意志的培养离不开保育员的精心护理和言行影响。换言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保育员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的特性,幼儿园很难使保、教工作完全隔离。孩子人小善于模仿,所以保育员同时承担着教育任务。目前幼儿园专职保育人员的作用已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既懂保育又懂教育的保育员将有着很好的市场需求。学前教育专家指出,3岁前的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巅峰期,一生中80%到90%的精细动作都要在这3年中奠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历教育机构还没有开设专门针对0-3岁婴幼儿学前教育的专业,使该年龄段的教育人才出现空白。因此,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育婴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就业前景将会十分广阔,可以有效化解三岁前宝宝不能上幼儿园的教育难题,填补婴幼儿护理教育的一个职业断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增设保育员与育婴师方向的课程。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深入幼儿园和幼儿家长中调研,了解新时期下职业岗位需求以及相关职业岗位(群)对本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与幼教专家共同确定符合托幼机构要求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以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开拓,是对传统学科式模式的挑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企业第一线岗位培养实际操作人才。在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开展行业调研,了解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幼儿园工作岗位对幼儿教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情况,深入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缺陷,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同时还邀请幼儿园方面的专家召开课程分析论证会,在幼教专家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下,共同分析课程所涉及的职业领域,明确了工作岗位,梳理出每个项目下的各学习模块和学习模块中的各项工作任务,提炼出各工作任务中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另外,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具有幼儿园真实工作环境的工作室为平台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实现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我们制定了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从理论教学到实训项目开发的完整的项目化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二对接、三融合、四证书”,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学校考核与幼儿园评价相融合;毕业证+幼师资格证+育婴师证+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或奥尔夫音乐教师资格证(两选一)。通过“技能实训-见习-项目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四环交互”的学训交替、实境育人的教学方案的实施,校企(园)一体建专业、一体建课程、一体建基地,一体育人才,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将教学与幼儿园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教、学、做合一。
2.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以教育部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指导,根据培养目标和岗位需要,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拓展领域课程和独立实践领域课程四个模块构成。公共基础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打破理论的系统性,以“必需、够用”为度,调整了基础课程中理论课的比重,理论课的总学时为1011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37.79%,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与后期专业课的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教学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把育婴师、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做到“一凭多证”。我们开设了蒙台梭利、奥尔夫音乐、0-3岁婴儿保教等培训课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与岗位训练同步、教学做一体的职业特色。注重“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3.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实施
我们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7个转变: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以能力为本位,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向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教学做相结合转变;形成了一年级重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二年级以职业素质拓展培养为重点,注重强化技能训练,二年级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专业见习一周,三年级顶岗实习,实习转就业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现已取得初步成效。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项目化教室进行学习和能力训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引路人。其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即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工作,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其主要工作是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另外,认真观察学生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独立控制工作过程,不要过度干涉学生的独立学习,但也要注意到有正确的过程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宏观上的教学方法采用六步法教学,即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检查、独立评价的工作过程,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培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掌握专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工作经验和能力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引导文法、伙伴拼图法、不断扩大小组法、旋转交换讨论法、站位法、关键词卡片法,等等。其中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穿插组织课堂教学。
[1]杨文明,等.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王民权,梅晓妍.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3]李兵.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教学原理与设计——以《保险营销》教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化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