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逐渐进入学生的课堂。学生以经验为基础,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通过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达到提高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高中进一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高中;策略;制度;综合实践活动
一、目前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学校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少
自教育部出台各项措施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教育改革并提出各项措施,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和基础设施。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校领导对其重要性缺少充分认识,是导致学校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各个学科安排占了绝大多数时间。在这种教育体制中,教师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虽然学习成绩很好,考试经常拿高分,但是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此次改革浪潮中,有些领导、教师仍然更看中学生的卷面成绩。学校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时,活动时间过少,有的学校甚至课表上没有该课程。学校的这种行为违反了设置这种课程的初衷,不仅没有取得教育效果,而且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2.在具体活动中未体现“综合”
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参加、思考,掌握一定的经验,获得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体系,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将来进入大学深造作必要铺垫,并且为将来更好地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具体目标包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加强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树立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自己家园的环保意识;学习并掌握生活中所需要的各项基本技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自身责任感;学习、开展针对某一课题且力所能及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互沟通、抽象思维的能力等。
然而,许多学校发现,虽然教师认同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但是最关注的还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分数是不是比上次有所提高。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会给学生安排些简单的活动,这种做法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提高能力的空间十分有限,未能提高综合能力。
二、改善实践效果的策略
1.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由以上现象可以看出,许多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些课程的开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进步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方面,高考命题逐渐偏向综合化、零散化,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更好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让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储存在脑袋里,这样,学生答题时将更有把握,更自信;另一方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全方面地培养学生,让学生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学科学习活动中,有效缓解备战高考时的各种压力,发挥出真实水平。
2.完善各项制度
一套完善的制度,是一切活动成功进行的最好保障。所以,长期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有一个完善、科学、稳定的制度体系作保障。第一,要建立项目责任制度。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明确相关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力。在签订责任书后,校领导要定期检查实践活动的开展进度,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要给予褒奖,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更长久地发展下去。第三,建立科学的教学制度。为了让活动顺利地开展,教师需要经常举办交流会,分享各自教学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师相互学习与提高的目的,为今后学校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3.建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价体系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建立科学的课程成果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确保评价的公平、合理、科学,评价有相关的标准指标,使评价结果不会因人为原因而有较大变动。其次,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下一次更好地举办综合实践活动做相应的调整,还可以敦促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让教师总结自身教学的经验教训,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总之,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作支撑,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社会的良好发展作好人才储备。因此,各个教育部门与学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要从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观念的改变、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评价体系入手。当然,课程的有效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摸索,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正确开展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