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刚
摘 要:本文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和市场营销特点的基础上,从重视程度、管理制度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市场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外银行的市场营销情况,提出了客户至上、市场营销信息化和加大宣传力度三个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市场营销;新产品
公司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的业务之一,主要提供信贷服务、商品流动相关服务和资金流动服务,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之间应该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受到国家垄断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卖方市场的环境中,尤其是我国人们投资和消费的观念较差,大部分的钱都会存入银行,因此很少有银行会考虑盈利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无法很好的进行市场定位,目前实行的都是坐销的形式,市场的作用比较弱,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银行还是以传统的存汇兑业务为核心,而且各大商业银行的产品种类和业务流程相差无几,随着银行开始对外资开放,国外的银行开始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足够的利润,必须提高产品创新的能力、服务能力和市场营销策略。
一、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简述
在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的初期,主要就是从事信贷服务,虽然随着银行公司业务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其他的服务产品,但是信贷业务一直都是银行公司业务的核心,也是银行建立客户关系和发展新业务的重要保证,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于银行信贷业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如果企业从银行进行贷款,那么无论企业盈利或者亏损,都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而选择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形式,在企业盈利时进行分红,亏损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会降低,相对于银行信贷业务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大型的上市企业,使用其他的融资方式也非常简单。通过实际的研究发现,很多商业银行的公司业务,都是从贸易融资和结算做起的,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使得银行商品流动相关的业务,开始向横向和纵向发现,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或担任顾问的角色,近些年成为了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热门业务。
与一般企业的营销方式相比,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市场营销,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就是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普通企业的市场营销,只要不采用非正当的竞争行为,就可以随意的采取营销方式,而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市场营销,需要受到资金、金融相关政策的限制,国家的宏观调控等,都会对银行的市场营销产生影响。其次银行的所有业务都是直接面对客户,没有任何的中间商,而已不能企业的市场营销,通常会经过零售商或者中间商的环节,因此银行的普通工作人员,会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如果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就会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市场营销的效果。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产品,主要就是资金和服务性的产品,客户在选择具体的业务时,都会考虑到业务的联动性,同时很多客户具有双重的身份,购买银行资金和服务多种业务,由此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市场营销,与普通企业的市场营销相比,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二、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市场营销的现状
(一)没有认识到客户的重要性。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要想提高产品的销售情况,必须重视客户资源,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被国家监管和控制,银行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只能被动的去选择银行提供的服务,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市场的开放,出现了很多小型的民间银行,但是与我国的人口相比,银行市场依然没有处于饱和状态。因此我国银行没有一种危机意识,甚至不需要担心银行的盈利问题,很多银行的管理者认为,只要按照目前的形式经营下去,银行可以保持平稳的运营,与西方国家银行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市场机制较弱,如果与国外的银行进行竞争,那么在产品、服务和营销手段上,我国商业银行都要差很多。我国即将对外开放银行市场,外国的商业银行进入我国势在必行,我国银行要想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认识到客户的重要性,改变现在不进行深度市场调研等现状,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一些员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客户的服务态度也存在问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缺乏与客户的沟通,无法得到客户的反馈信息。
(二)缺乏营销管理制度。我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虽然进入改革开放后,引入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为了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银行等重要的支柱产业,国家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控制,使得很多商业银行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依靠相关的政策来进行业务的拓展,在市场营销方面,只采用一些简单的营销手段,如媒体广告等,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一些大型银行在全国的很多地区,都开设了分行,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分行可以自行的开发一些新的业务,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营销管理,只有到银行办理业务的老客户,才有可能了解到这些新推出的业务,很难吸引到新的客户。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对市场营销的意识普遍较弱,认为没有市场营销的必要,只有银行地点选择的好,就好有大量的客户自动上门,这样的理念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当然在我国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是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以及我国银行市场的对外开放,这种现象必将成为历史,如果不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制度、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那么银行必然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多客户的认可。
(三)金融产品形式单一。与一般企业的产品相比,银行的产品大多是虚拟的,属于服务性的产品,而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大多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设计,服务的种类和价格上,都很难进行创新,使得不同银行之间的产品相似度很高,一些小型银行在建立之初,甚至完全模仿大型银行的业务种类和办理流程,然后适当的降低价格,这样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降价的方式显然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如果通过良好的市场营销手段,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也在积极的开发新产品,但是这些所谓新产品,并没有真正的新意,只是以往产品的变型,主要还是调整产品的价格。受到相关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较低,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很多环节都需要人员来进行设计和操作,因此开发的成本很高,由于市场调研数据的缺失,产品开发后的实际效果也没有准确的分析,利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不愿意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endprint
三、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市场营销的策略
(一)贯彻客户至上的理念。我国金融业虽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银行业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一味的提高市场的占有份额,也会提高银行的成本,对于公司业务来说,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对于银行业务的需求不同,甚至同样的公司,由于运营模式的不同,需求的业务也会存在差异,商业银行要想同时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那么必然要提供多种服务,增加了运营的成本。因此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市场营销,应该注重客户的精,而并不是数量的多,只有客户群体比较少,商业银行才能够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开发一些新业务,为新业务的开发积累经验,同时也会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友好度,在需要其他金融服务时,会优先的选择这家银行,甚至向同行进行推荐。只有执行客户至上的理念,才能够在保证现有公司业务的基础上,逐渐的增加客户群体,如果单纯的注重客户数量,在前期可能会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必然会感觉到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不足之处,从而选择其他服务较好的商业银行。
(二)市场营销的信息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
用,以及网上购物的出现,对传统银行营销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如现在银行很多业务的办理,都可以通过自助机器里进行,或者登录到网上银行办理,如果商业银行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信息化的手段,就能够降低市场营销的成本,同时取得更好的市场营销效果。在传统的银行业务扩展中,主要依靠增加银行网点的方式,而且每个人员同时只能为一个客户服务,如果引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机器等,就可以让很多办理简单公司业务的客户,通过这些方式进行办理,银行人员可以为办理复杂业务的客户服务,这就提高了银行的运营效率,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业务办理方式。与媒体广告等形式相比,信息化的市场营销覆盖人群更广,而且营销的效果更好,但是受到相关技术水平和人们观念的限制,很多业务还是需要到实际的网点中办理,因此在目前的阶段中,只有发展网点和电子银行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二者之间的优点,互相进行弥补。
(三)加大宣传力度。无论是哪种产品的市场营销,在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大力的宣传,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业务的特点和优势等,从而尝试选择该产品或业务,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对公司业务的宣传和管理较差,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不但很少会有新客户的加入,甚至会造成了很多老客户的流失。要想吸引新客户,加大宣传力度是必然的选择,在实际的市场营销中,首先要重视公共关系营销,如人们使用较多的购物网站等,银行直接与其进行合作,推出简单的支付方式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网络营销必然会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银行在传统媒体广告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搜索引擎等网络资源,将网络营销提升到战略的层次。
结语: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的商业银行相比,在产品的开发上和业务的服务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自由市场体制下,商业银行要想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优化市场营销策略是必然的选择,尤其是在我国即将完全开发银行市场,国外的银行可以自由的进入我国市场,届时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较大的冲击,要想很好的应对这个问题,必须在提高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重视市场营销的信息化、加大宣传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安贺新.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04):42-48
[2] 孙浩,袁健红. 谈我国金融营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 2006(02):11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