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50例疗效观察

2014-09-21 01:17莫大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

莫大昌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对比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和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小儿腹泻;小儿止泻汤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22-02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临床易发生多种疾病。腹泻作为常见的小儿临床病症,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肠胃综合症,也是目前影响小儿生命健康的最典型疾病之一[1]。为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本次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间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间入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儿以轻中度腹泻为主,家属同意参与临床观察,经诊断均符合纳入标准且排除不良影响因素。患儿临床表现以稀水便、蛋花样便为主,大便频率高,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无脓血便变现。100例患儿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0-42个月,平均年龄(17.8±2.6)个月;发病时间5-41h,平均时间(16.4±3.5)h,将所有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发病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治疗:对于脱水患儿实施补液治疗,调整体内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抗病毒治疗,口服妈咪爱,剂量0.5g~1g不等,每天3次。

1.2.2治疗组患儿中医综合疗法主要以口服小儿止泻汤、注射双黄连粉针剂。小儿止泻汤:苍术、黄连、苏叶、藿香、生甘草、诃子5g,黄芩、太子参、葛根、茯苓各10g,水煎服取50mL,分2次服用。双黄连粉针剂60mg/kg混合稀释后经直肠给药,每日1次。

1.3疗效标准根据2组患者治疗具体情况和WHO指南制定临床评价标准[2]。显效:用药3d内患儿大便频率和性状恢复正常,腹痛及呕吐消失,便常规正常;有效:用药3d后大便频率、性状、腹痛、呕吐等症状显著好转但未正常;无效:患儿以上各项临床症状与指标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分析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5031(62)17(34)2(4)96*

对照组5024(48)18(36)8(16)8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见表2。

表22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比较(x±s)

组别呕吐停止时间

(d)体温下降时间

(h)大便次数与性状

恢复时间(d)

治疗组1.7±0.6*16.9±6.4*3.5±3.1*

对照组2.3±0.827.6±9.55.7±2.9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的发生与肠黏膜病变有关,患儿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平衡水电解质的能力受到损伤,在肠腔内致使肠液大量聚集引起患儿肠胃失控腹泻[3]。小儿止泻汤中苍术、茯苓、葛根、黄连等具有健脾化湿、益气生津、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效果;双黄连粉剂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连翘、黄芩,采用结肠内灌注方式治疗能够使药物充分吸收利用,从而起到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消除病原的作用,对肠道内病菌、毒素等攻击因子有着强大的清除和固定作用,有效保护了患儿的消化道黏膜,通过与黏液蛋白的结合作用强化韧性保护,在肠道内起到防御作用,增强自身免疫力,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4]。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平,李虹.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02):151-152.

[2]于改弟,黄梅淑,耿少怡.葛根清肠贴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1):56-56.

[3]陈淑荣,王志刚.针灸治疗婴幼儿腹泻临证对比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01):35-36.

[4]黄春英.中药穴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15):73-74.

(收稿日期:2014-01-20)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对比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和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小儿腹泻;小儿止泻汤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22-02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临床易发生多种疾病。腹泻作为常见的小儿临床病症,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肠胃综合症,也是目前影响小儿生命健康的最典型疾病之一[1]。为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本次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间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间入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儿以轻中度腹泻为主,家属同意参与临床观察,经诊断均符合纳入标准且排除不良影响因素。患儿临床表现以稀水便、蛋花样便为主,大便频率高,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无脓血便变现。100例患儿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0-42个月,平均年龄(17.8±2.6)个月;发病时间5-41h,平均时间(16.4±3.5)h,将所有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发病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治疗:对于脱水患儿实施补液治疗,调整体内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抗病毒治疗,口服妈咪爱,剂量0.5g~1g不等,每天3次。

1.2.2治疗组患儿中医综合疗法主要以口服小儿止泻汤、注射双黄连粉针剂。小儿止泻汤:苍术、黄连、苏叶、藿香、生甘草、诃子5g,黄芩、太子参、葛根、茯苓各10g,水煎服取50mL,分2次服用。双黄连粉针剂60mg/kg混合稀释后经直肠给药,每日1次。

1.3疗效标准根据2组患者治疗具体情况和WHO指南制定临床评价标准[2]。显效:用药3d内患儿大便频率和性状恢复正常,腹痛及呕吐消失,便常规正常;有效:用药3d后大便频率、性状、腹痛、呕吐等症状显著好转但未正常;无效:患儿以上各项临床症状与指标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分析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5031(62)17(34)2(4)96*

对照组5024(48)18(36)8(16)8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见表2。

表22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比较(x±s)

组别呕吐停止时间

(d)体温下降时间

(h)大便次数与性状

恢复时间(d)

治疗组1.7±0.6*16.9±6.4*3.5±3.1*

对照组2.3±0.827.6±9.55.7±2.9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的发生与肠黏膜病变有关,患儿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平衡水电解质的能力受到损伤,在肠腔内致使肠液大量聚集引起患儿肠胃失控腹泻[3]。小儿止泻汤中苍术、茯苓、葛根、黄连等具有健脾化湿、益气生津、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效果;双黄连粉剂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连翘、黄芩,采用结肠内灌注方式治疗能够使药物充分吸收利用,从而起到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消除病原的作用,对肠道内病菌、毒素等攻击因子有着强大的清除和固定作用,有效保护了患儿的消化道黏膜,通过与黏液蛋白的结合作用强化韧性保护,在肠道内起到防御作用,增强自身免疫力,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4]。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平,李虹.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02):151-152.

[2]于改弟,黄梅淑,耿少怡.葛根清肠贴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1):56-56.

[3]陈淑荣,王志刚.针灸治疗婴幼儿腹泻临证对比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01):35-36.

[4]黄春英.中药穴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15):73-74.

(收稿日期:2014-01-20)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对比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和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小儿腹泻;小儿止泻汤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22-02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临床易发生多种疾病。腹泻作为常见的小儿临床病症,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肠胃综合症,也是目前影响小儿生命健康的最典型疾病之一[1]。为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本次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间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间入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儿以轻中度腹泻为主,家属同意参与临床观察,经诊断均符合纳入标准且排除不良影响因素。患儿临床表现以稀水便、蛋花样便为主,大便频率高,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无脓血便变现。100例患儿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0-42个月,平均年龄(17.8±2.6)个月;发病时间5-41h,平均时间(16.4±3.5)h,将所有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发病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治疗:对于脱水患儿实施补液治疗,调整体内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抗病毒治疗,口服妈咪爱,剂量0.5g~1g不等,每天3次。

1.2.2治疗组患儿中医综合疗法主要以口服小儿止泻汤、注射双黄连粉针剂。小儿止泻汤:苍术、黄连、苏叶、藿香、生甘草、诃子5g,黄芩、太子参、葛根、茯苓各10g,水煎服取50mL,分2次服用。双黄连粉针剂60mg/kg混合稀释后经直肠给药,每日1次。

1.3疗效标准根据2组患者治疗具体情况和WHO指南制定临床评价标准[2]。显效:用药3d内患儿大便频率和性状恢复正常,腹痛及呕吐消失,便常规正常;有效:用药3d后大便频率、性状、腹痛、呕吐等症状显著好转但未正常;无效:患儿以上各项临床症状与指标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分析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5031(62)17(34)2(4)96*

对照组5024(48)18(36)8(16)8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见表2。

表22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比较(x±s)

组别呕吐停止时间

(d)体温下降时间

(h)大便次数与性状

恢复时间(d)

治疗组1.7±0.6*16.9±6.4*3.5±3.1*

对照组2.3±0.827.6±9.55.7±2.9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的发生与肠黏膜病变有关,患儿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平衡水电解质的能力受到损伤,在肠腔内致使肠液大量聚集引起患儿肠胃失控腹泻[3]。小儿止泻汤中苍术、茯苓、葛根、黄连等具有健脾化湿、益气生津、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效果;双黄连粉剂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连翘、黄芩,采用结肠内灌注方式治疗能够使药物充分吸收利用,从而起到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消除病原的作用,对肠道内病菌、毒素等攻击因子有着强大的清除和固定作用,有效保护了患儿的消化道黏膜,通过与黏液蛋白的结合作用强化韧性保护,在肠道内起到防御作用,增强自身免疫力,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4]。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临床各症状平均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平,李虹.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02):151-152.

[2]于改弟,黄梅淑,耿少怡.葛根清肠贴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1):56-56.

[3]陈淑荣,王志刚.针灸治疗婴幼儿腹泻临证对比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01):35-36.

[4]黄春英.中药穴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15):73-74.

(收稿日期:2014-0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分析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蒙脱石散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小儿腹泻72例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