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赋》中“尔其”与“束素”正解

2014-09-21 05:17冯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词典连词代词

摘 要:《“尔其”与“束素”》一文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于《采莲赋》中“尔其”和“束素”的解释错误,并提出“尔其”应解释为“至于”,“束素”是形容腰细。运用查本推源、系词联义的方法可以得出课文注释没有错误,“尔其”是指示代词和无义助词的组合解释为“那”,“束素”是动宾词组,译为“裹着洁白的绸子”。科学运用训诂学知识来研究语文教材注释问题,探求词义,才能为语文教材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并做出贡献。

关键词:尔其 束素 《采莲赋》 注释 语文教材 割裂 穿凿 《汉语大词典》

《荷塘月色》一课引用的《采莲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5页)中的“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一句,注释是“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尔其,那。”而孙富中在《“尔其”与“束素”》一文认为,应把“尔其”注为:表示承接的连词,相当于“至于”“于是”,在辞赋骈文中常表示另起一层的意思;“束素”有形容女子腰肢细柔的意思,“纤腰束素”应解释为“细腰如同束帛”。其所谓的纠错,笔者认为理据不足,用有限的工具书中的义项生搬硬套到文章当中,并没有做到查本推源、系词联义,这是在没有科学运用训诂学原理的基础上得出的,自然是错误的。下面是笔者分别对“尔其”和“束素”的考证。

一、“尔其”

(一)“尔其”是一个词?

高中语文教材中《荷塘月色》一课,朱自清先生引梁元帝《采莲赋》的一段文字: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解释为:“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尔其,那。”

孙富中认为应把“尔其”注为:表示承接的连词,相当于“至于”“于是”,在辞赋骈文中常表示另起一层的意思。他主要参考的资料是《汉语大词典》等辞书。

《汉语大词典》中关于“尔其”一条:连词。表承接。辞赋中常用作更端之词。犹言至于,至如。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栢揭其东。”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尔其实录无隐之旨,博雅弘辩之才,爱奇反经之尤,条例踳落之失,叔皮论之详矣。”唐杜甫《雕赋》:“尔其鸧鸹鳵鶂之伦,莫益于物,空生此身。”明徐渭《牡丹赋》:“尔其月陂堤上。长寿街东。张家园林。汾阳宅中。当春光之既和。蔼亭树之载营。”

《汉语大词典》确实把“尔其”这一词语解释为“至于”。但是前提是把“尔其”看作一个词语。而《采莲赋》中“尔其纤腰束素”中的“尔其”是一个词吗?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地采用工具书等个别训诂材料,就不问条件随意套用。我们应从实际出发,从语句出发,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二)“尔+其”的意义

《汉语大词典》里的“尔其”只解释了它是双音节词的含义。而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则要区分它是双音节词,还是两个单音节词。若是两个单音节词,那么我们要逐一对“尔”和“其”做分析。

“尔”的意义有:1.你们,你。2.这个。3.那个。4.这样。5.置于句末的助词或语气词。

“其”的意义有:1.代词。第三人称她(的)。这或那。其中。无义。2.副词。表祈使:犹当,可。表推测:大概。表诘问:难道。表时间:将要、已经。表论断:乃。3.介词:相当于“于”。4.连词。表让步。表选择。表假设。5.助词。主谓之间,相当于“之”。相当于“了”,“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用于疑问代词的前后,起强调作用。无义。

两个单音词组合是一定要在句子中理解,运用语言学知识来解释。切不可妄加猜测。笔者查阅汉籍数据库将所有“尔+其”的句子找出并根据语义和用法分类,总结如下:

1.代词+祈使副词:你(们)应当/你们一定要

a.朕念帝王之后,爰稽古制,锡以侯封。尔其夙夜恭慎,称朕优礼之意。(《北平录》)

b.吾今以尔为子,尔其父事我。(《北史卷六五》)

c.使人谓世子曰:“尔其图之。”(《春秋谷梁传·禧公》)

2.代词+诘问副词:你(们)难道

d.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其居乎?(《春秋左氏传襄公》)

3.代词+无义助词:那

e.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采莲赋》)

4.连词:至于

f.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栢揭其东。(《南都赋》)

(三)“尔其”词汇化的条件

1.以“尔+其”的结构顺序排列。

2.“尔+其”使用频率高。且经常在句首且段落句首。

3.语义脱落。因其分布以句首为主,原来的较为实在的语义逐步弱化直至脱落,虚化为一个连词,仅有语法意义,表示另提一事,另起一层。

“尔其”词汇化之后,常与同义词相互使用,如“至于”“若乃”“若夫”等。(《汉语大词典》的“若乃”一条: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若夫”一条: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笔者将《汉语大词典》中“尔其”一条所举例证逐一查看,发现“尔其”作为连词的用法特点如下:

1.分布于句首,段首为多。

2.经常与“至于”“若乃”“若夫”等同义词连用。

3.词汇意义存留,仍有指称意义。

4.南北朝时期已经发生词汇化。

下面笔者将《汉语大词典》所举的骈赋例证摘录如下。限于篇幅原因,将表示另起一层、各举一端意义的骈赋中的每段的第一句(k例是一段中的句子摘录)摘录如下,每段以分隔符“/”隔开。

j.尔其地势 /其宝利珍怪 /其山则崆嶱嵑 /若夫天封大狐 /其木则柽松楔 /尔其川渎 /于其陂泽 /其水则开窦洒流 /若其园圃 /若其厨膳 /及其纠宗绥族 /于是暮春之禊 /于是群士放逐 /于是日将逮昏(东汉·张衡《南都赋》)

k.尔其实录无隐之旨,博雅弘辩之才,爱奇反经之尤,条例踳落之失,叔皮论之详矣。/至于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征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至于晋代之书,繁乎著作 /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l.若乃虞人之所得也/及乎闽隶受之也/至如千年孽孤/尔其鶬鸹鳵鶂之伦/夫其降精于金( 唐·杜甫《雕赋》)

孙富中另外征引的例证是南朝梁代萧统《文选》中的文献,笔者也一一摘录如下:

m.尔其为状也/尔其枝岐潭瀹/若其负秽临深/尔其大量/若乃岩坻之隈/若乃三光既清(《海赋》)

n.若乃巴东之峡 /若乃曾潭之府 /尔其水物怪错 /若乃龙鲤一角 /若乃宇宙澄寂 /尔乃雰祲于清旭 /于是芦人渔子 /尔乃域之以盘岩 /若乃岷精垂曜于东井 (《江赋》)

o.若乃积素未亏/尔其流滴垂冰/至夫缤纷繁骛之貌(《雪赋》)

上述六例除k例是一段中的句子摘录外,其他五例皆是段落首句的选摘。可见“尔其”作为表示“至于”的双音词,是有其特殊之处的,这也就成为了我们判断“尔其”是不是双音词的依据。孙富中以为工具书中说“尔其”在“辞赋中常用作更端之词”,就割裂地认为在一切辞赋中“尔其”都是此义,便套用到《采莲赋》中。双音词在没有完全词汇化或者已经词汇化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和两个单音节词组合义的并存的现象的。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明显,所以我们考察词义不能一棍子打死,关键还是看这个词在语句中的含义,根据上下文推敲确定词义的义项。

笔者略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为例,论证“尔其”不是表示词汇化之后的“至于”意义,而是两个单音节词用法的用例,以兹证明这两种语言现象是可以并存的。

p.伊山水之辽迥。何秋月之凄清。瞻沧津之腾起。观云涛之来征。尔其势也。发源溟池。回冲天井。洒拂仓汉。遥栎星景。伍子结誓於阴府。洪湍应期而来骋。汩如八风俱臻。隗若昆仑抗岭。(晋·曹毗《观涛赋》)

q.彼陶嘉之盛月。气依迟於池沼。眷霏霏之花落。爱翘翘之令鸟。无荣辱之可固。弄枢机而自表。尔其声也。嘹唳罥结。郁抑萦咽。繁音琐碎。众响攒□。或急啭赴机。或缓引趋节。或洪纤共起。或长短俱折。意疑续而更断。谓当举而忽垂。声冯林而逾厉。响因风而益危。(南朝梁·萧子晖《反舌赋》)

r.游鸾凭太虚。腾鳞托浮霄。过蒙嘉时会。假翼陵扶摇。疲惫充时乏。及余再同寮。并迹侍储宫。携手登皇朝。刘侯抚西都。迈绩参豹乔。德厚化必深。政明奸自消。万寻由积匮。千里一步超。尔其骋逸轨。远涂固可要。(西晋《潘尼》)

p、q、r句都是全文摘录。它们的特点是:1.辞赋篇幅较小。2.只有一个“尔其”且无其他表示另起一层的词语。3.指称性质明显。这里的“尔其”都是“代词+助词”的用法,作句子的主语。《采莲赋》中“尔其”的用法和这些句子一样。

可见,《采莲赋》中的“尔其”并不是表示另起一层的连词,而是代词“尔”和助词“其”,可解释为指示代词“那”。

二、“束素”

孙富中认为:“束素”有形容女子腰肢细柔的意思,“纤腰束素”应解释为“细腰如同束帛”,而不是“裹着洁白的绸子”。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女子腰细,常常以“束素”“约素”“纨素”等为喻。

《汉语大词典》中“束素”一条仅收录的是作为名词义项。而笔者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发现“束素”连用的文献用例中还有动宾结构的用法,现将“束素”词义和用法总结如下:

1.名词。一束绢帛,用作礼品。

t.辟留束素与之。(《独异志》)

2.名词。一束绢帛,用于比喻腰肢细柔。

u.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v.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南朝梁·张率《楚王吟》)

3.动宾结构。

(1)“束+素”:裹着白色生绢。

w.腰束素,鬓垂鸦。(宋·李石《捣练子》)

上下两句对称工整,名词“腰”作主语对“鬓”;主语谓语动词“束”对“垂”;名词“素”作宾语对“鸦”。“尔其纤腰束素”一句中的“纤腰束素”与“腰束素”句式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宾式,只不过,主语“腰”加了一个形容词“纤”作定语。

(2)“束+素腰”:束紧细腰。

“素腰”一词最早出自于“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后来就称美女之腰为“素腰”。如唐·李峤《舞》诗“非君一顾重,谁赏素腰轻 ”,则“束素腰”则是束紧细腰的意思了。

x.束/素腰纤,捻/红唇小,鄣袖娇看,倚阑柔弱。(宋·刘子寰《醉蓬莱》)

综上,《采莲赋》中“尔其纤腰束素”如教材注释应释为“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理由如下:1.合语法。此诗句的谓语中心词“束”对译为“裹着”,句子主谓宾结构完整无误。而若把孙富中的理解整合成一句是“至于细腰如同束帛”,这句话的谓语中心词是“如同”,而这个词来路不明,诗赋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词。若没有“如同”则此句就缺乏谓语,不合语法。非要通过“束素”一词翻译出“如同”义,这是不能做到我们所提倡的诗词注释字字严格对译原则的,犯了增字为训之误。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解释更有说服力一些。2.合文意。下文的“恐沾裳”和“敛裾”,都表现的是少女们在嬉戏玩耍时生怕自己的衣裳弄脏沾湿而小心翼翼的样子。正和前文的“那细细的腰肢”上“裹着洁白的绸子”有关。

三、科学运用训诂学知识研究语文教材古文注释问题

“注释研究”多以一线教师为主以及教材编写者和相关方向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大多文章都是对具体词语的注释提出质疑,加以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大家矛头直指注释不到位的问题。其中不乏通过充分论证提出合理的宝贵意见的,但有些观点却因未能科学地运用训诂学知识来查本推源、系词联义来求得词语的正确词义,运用有限的工具书和文献资料,存在着墨守成训、穿凿附会的弊病,以至于出现了教材注释本无错误,越改越错等一系列问题。

教材课本的注释本身就是只讲当然不讲所以然的,今有关学者、教师觉察出注释有所不正确之处,务必要充分立据,讲出所以然。梳理出注释之字、词的意义发展过程,查其源流、追其轨迹才能真正明白字词的真正含义,不至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如王宁先生所说:“探求古代文献词义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严肃的工作。”有关专家、学者和人民教师们献疑精神可嘉,但切不可以孤立割裂、穿凿附会。科学运用训诂学知识和原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孙富中.“尔其”与“束素”[J].语文建设,2009,(6).

[2]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139-159.

[3]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244-253.

[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1.

(冯娜 广西师范学院 530000)

猜你喜欢
大词典连词代词
Can You Use the Linking Words? 你会用连词吗?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代词(一)
代词(二)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