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芳
早期发现冠脉粥样硬化并及时进行有效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探讨颈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7例,其中,男122例,女15例;年龄25~72岁,平均(57.2±8.9)岁。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有颈动脉增厚或者斑块形成的患者归入A组,其中,单支病变且狭窄程度≥75%者为A1组,多支病变且狭窄程度在≥75%者为A2组;将无颈动脉膜增厚并且无斑块形成者归入B组,单支病变且狭窄程度≥75%者为B1组,多支病变且狭窄程度在≥75%者为B2。同时选择与A、B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C、D对照组。健康人均无吸烟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它心脏病史;无颈动脉膜增厚或者斑块;无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冠脉造影,并于冠脉造影前以及造影后1周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取平卧位,保持头部后仰并向检查区对侧偏转,仔细观察其双侧颈动脉的内膜及中膜的厚度以及斑块变化情况。当IMT≥1.0mm时认为内-中膜增厚。当内-中膜厚度在颈总动脉膨大部位的近端约1~2cm以后,于后壁处测量或者内-中膜的最厚处测量,左侧和右侧颈总动脉分别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同时,检测双侧颈动脉是否有斑块,并记其具体部位、数目、大小及性质。IMT≥1.3mm为局部斑块,斑块有清晰的边界,并且突入到管腔中。如无明显膜增厚或者斑块,则于静息状态下进行双上肢血压的测量。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当颈总动脉长轴的图像清晰地显示出来时,以颈总动脉膨大部位的近端约1~2cm处进行取样,并将取样门置于其颈总动脉的前壁、后壁的中-外膜交界部位,并使之平行于动脉管壁,然后启动ET技术进行连续测量,以获取≥12个心动周期图像。对照组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
1.2.2 图像分析 取8~10个较为满意的心动周期图像,将其输入到e-DMS系统中,并计算出各项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僵硬度(β)、膨大指数(AI)以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PWVβ)。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颈动脉厚度、斑块与颈动脉病变间的关系 A1、A2组颈动脉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组,A2组厚度及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A1组,P均<0.05。见表 1。
表1 颈动脉厚度、斑块与颈动脉病变间的关系
2.2 左侧与右侧颈动脉的弹性参数比较 B1、B2、D组的左侧、右侧颈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左侧与右侧颈动脉的弹性参数比较
2.3 B组与对照组D组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比较
2.3.1 弹性参数比较 在无颈动脉形态学改变的 B1、B2组的Ep、AI、β及PWVβ均显著高于D组,而AC显著低于D组(P<0.05);B2组的Ep、AI、β及PWVβ均较B1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AC值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B、D组颈动脉弹性参数比较
2.3.2 B组与对照组D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B组与对照组D组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分析,结果显示,两组Ep与β、PWVβ呈显著相关,而AC与Ep、PWVβ、β呈显著负相关(P<0.05),AI与β、AC、Ep及PWVβ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4。
表4-1 B1与对照组D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
表4-2 B2与对照组D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
动脉硬化即动脉血管硬度以及厚度增加,其中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对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2]。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是一种弥漫性的全身性疾病,其病变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并预测冠脉硬化及其严重程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基本一致,老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甲状腺功能亢进、血脂异常等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3]。因此,积极预测颈动脉病变程度可有效评估冠心病的危险性以及严重程度。
在高血压早期,由于血流冲击作用,可导致动脉内皮损伤,损伤动脉内皮功能[4]。此外,大动脉对于血压升高所具有的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层平滑肌细胞呈肥大现象,而细胞外基质胶原明显增加,导致动脉壁增厚,因而动脉壁的张力增加,但其顺应性将降低。而高血糖由于其糖代谢作用而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以及功能,导致血管壁的弹性减弱或消失,而管壁的通透性增加[5-6]。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正常组还是病例组,Ep均与β、PWVβ呈显著相关,而AC与Ep、PWVβ、β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四者作为动脉弹性的参数客观、敏感和准确。
研究发现,当颈动脉存在明显形态学改变时,病变程度越严重,颈总动脉的膜厚度逐渐增加,且斑块的发生率也将显著增加。提示颈动脉病变与动脉弹性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因此,根据颈动脉的病变程度能够预测冠脉病变的程度,通过测定动脉弹性,能够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张春东.青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
[2]王怡,段云友,张莉等.射频超声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5):421-425.
[3]陈璐,陈悦,陈林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和运动同步性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0):2040-2044.
[4]郑茹瑜,周长钰,郑成环,等.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4):865-869.
[5]董彩虹,秦茜淼,王怡,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颈动脉弹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2):101-104.
[6]董彩虹.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颈动脉弹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D].复旦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