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贵芳
产褥感染是妇女在分娩期、产褥期生殖道因病菌感染引起的机体的一种炎性反应,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生命[1]。产褥感染以厌氧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随着新的抗菌药物不断问世,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产褥感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治疗产褥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88例产褥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产褥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下腹伴持续性疼痛,宫体检查软,且有压痛,排除外乳胀、乳腺炎、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青霉素过敏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7±2.4)岁,孕30~41周,平均(34.8±1.3)周,初产妇38例,经产妇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0~38岁,平均年龄(28.1±2.7)岁,孕 31~42周,平均(36.2±1.6)周,初产妇40例,经产妇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产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使用氨苄青联合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治疗,常规冲洗消毒外阴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插入16号消毒导尿管至子宫底部,从导尿管尾部缓慢注入20ml过氧化氢及50ml甲硝唑溶液,2次/d。
1.3 观察指标 用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 发热消退时间(d)观察组 5.2±1.2 4.3±0.8对照组 7.4±1.7 6.1±1.4 P值 <0.05 <0.05
产褥感染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引发剖宫产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2]。产褥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是[3]:剖宫产使产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改变了生殖道的生态环境,术后厌氧菌数量下降,从而增多了外来菌的数量,从而为条件致病菌引发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不正规的手术缝合和切口延裂,影响到了切口的愈合,从而容易诱发产褥感染。
临床研究认为[4]: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甲硝唑是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其对多数专性厌氧菌作用很强,尤其对脆弱拟杆菌属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同时甲硝唑还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够减少其黏附于切口并降低组织活性,可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本研究采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治疗产褥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均显著缩短,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组患者(P<0.05),这与翟金亚[5]的研究结果一致。产褥感染以厌氧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需氧和厌氧菌混合感染,过氧化氢能够迅速分解释放活性极强的新生态氧离子,从而破坏了无氧环境,使厌氧菌难以生存及繁殖,同时还可改善周围健康组织的血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再生功能。甲硝唑对大部分生殖道感染细菌有杀灭作用,利用甲硝唑冲洗官腔和腹腔能够有效治疗产褥感染[6]。过氧化氢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在分解时产生热量,不仅使得周围健康组织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还可有效杀菌,还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及再生,促进厌氧菌赖以生殖的脓血块、残留的胎膜、蜕膜排出,从而抑制厌氧菌再生、繁殖。甲硝唑与过氧化氢联合应用能够持续作用于置留在官腔创面的厌氧菌,这样在清洁了宫腔和阴道的同时还有效阻止了上行性细菌感染,对治疗产褥感染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治疗产褥感染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柴立群.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303-304.
[2]蒙晓梅,韩海彦.剖宫产术中甲硝唑冲洗宫腔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及产褥感染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7747-7748.
[3]刘吉平.产褥感染150例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8):54-55.
[4]胡娅勤,何丽梅.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产褥感染[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87-90.
[5]翟金亚,董启秀.过氧化氢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产褥感染42例疗效观察[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12(4):389-390.
[6]陈燕娜.加温甲硝唑注射液冲洗防止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9(6):786-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