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芳, 王庆松, 肖 莉, 罗国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期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D是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PD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及姿势维持障碍等运动症状外,抑郁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痴呆、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是PD最主要的非运动障碍症状[1~3]。近年来,随着PD临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中PD伴随的日间过度嗜睡得到了更密切的关注,但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虽不处于主导地位,但其在延缓疾病过程、提高西药疗效、减轻毒副作用[4~6]、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伴有日间过度嗜睡的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用Epworth嗜睡量表 (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观察中成药对PD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的疗效。
入选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来自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共计90例PD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PD的诊断参照国际通用的PD临床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检查,除老年性脑改变外,未见特殊异常,临床上排除脑血管病、脑炎、CO中毒、外伤等原因所致的继发性PD以及其他神经变性疾病(症状性PD)。将上述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通过在复诊时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或电话回访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PD诊断标准:采用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制定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7,8]:必须具备下列3项或3项以上的特征:(1)单侧起病;(2)静止性震颤;(3)逐渐进展;(4)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5)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良好(70% ~100%);(6)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的异动症;(7)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5 y或5 y以上;(8)临床病程10 y或10 y以上。日间嗜睡界定标准:在临床表现中,出现阅读、看电视、餐后休息等时间打瞌睡的情况,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8。
(1)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帕金森病分级量表(Hoehn& Y、ahr量表)评级Ⅰ-Ⅳ级;③年龄38~78岁;④患者知情同意;⑤患者出现白天嗜睡的状态。(2)排除标准:①脑炎、神经梅毒、严重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接触MPTP等病史;②诊断时期服用引起帕金森症状的药物;③帕金森综合征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者;④有严重的心肝肾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疾患,造血系统疾患,恶性肿瘤或精神障碍、癫痫、失明、失语、聋哑者;⑤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白天嗜睡;⑥不能按要求接受、完成治疗者。
所有患者均予西医综合性治疗PD[9]。治疗组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 g/袋),4g/次,每日3次,4w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使用Epworth嗜睡量表[10]。8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ESS总分,总分范围为0~24,得分越高,表示嗜睡程度越严重。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90例PD患者中,男52例,49~77岁,女38例,年龄52~78岁,平均63岁,病程平均5±2 y。两组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其中实验组有1例因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出现胃肠道反应而退出实验,其余参试者均按要求完成实验。
比较结果见表1。在伴有日间过度嗜睡的PD患者服药前,主观感觉日间嗜睡状态严重,在加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无相应的改善。服用中成药治疗后,养血清脑颗粒组较服药前ESS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未见显著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后日间嗜睡状况评分结果
PD患者,除运动障碍以外,还存在许多非运动障碍,其中日间过度嗜睡是患者主要不良感觉之一,常常易被忽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日间过度嗜睡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占很大比例,主要表现为日间在静坐、平卧、看电视、坐车等状态下打瞌睡。其原因与疾病本身、睡眠质量、以及抗帕金森药物的使用均有一定关系。以左旋多巴制剂为代表的药物替代疗法在PD的治疗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不良反应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Hobson等[11]报道日间过度嗜睡与左旋多巴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亦可能是PD患者睡眠障碍之一。
养血清脑颗粒以川芎为活血药,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当归、白芍和熟地黄均为补血药,而当归兼有行血的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口服给药能够改善白鼠的脑缺血,保护受损的脑组织[12],因此,从现代科学角度证实了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改善脑供血,改变脑中各种递质的内环境,可以改善PD患者的睡眠障碍,从而改善日间过度嗜睡状态。
在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后,患者昼夜生理节律得到了改善,日间嗜睡评分明显降低 (P<0.05),从而证明中药养血清脑颗粒对PD患者日间嗜睡状态有显著疗效,本研究仅初步观察,仍需更大量本研究观察。
[1]董 青,李焰生.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4):310-312.
[2]Cheon SM,park MJ,Kin WJ,etal.Non-motor,off,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J].JKorean Med Sci,2009,24(2):311-314.
[3]王 琰,梁战华.帕金森病早期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265.
[4]沈 伟,袁灿兴.滋补肝肾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21-22.
[5]连新福,锥晓东.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美多巴增效减毒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9):796-799.
[6]赵 虹,李文伟,高俊鹏,等.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9):780-784.
[7]Comella CL,Morrissey M,Janko K.Nocturnal activity with nightime pergolide in Parkinson disease;a controlled study using actigraphy[J].Neurology,2005,64(8):1450-1451.
[8]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9]安星凯,彭 蓉,吴 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评价及其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16-118.
[10]Johns MW.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daytime sleepiness.The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J].Sleep,1991,14(6):540-545.
[11]Hobson DE,Lang AE.Martin WR,etal.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and sudden-onset sleep in Parkinson’s disease:a survey by the Canadian Movement Disorders Group.JAMA,2002,287:155.
[12]Xu XS,Ma ZZ,Wang F,etal.The antioxidant Cerebralcare Granule attenuates cerebral microciculatory disturbance during ischemiare perfusion injury[J].Shock,2009,32(2):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