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实证检验

2014-09-19 05:53詹浩勇冯金丽
商业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作用机理中介效应

詹浩勇+冯金丽

文章编号:1001-148X(2014)04-0049-08

摘要:理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创新收益的中介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发现该外溢效应依赖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支撑,同时还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发工业化城市已表现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尚缺乏对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机理;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詹浩勇(1974-),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工业化与产业集聚;冯金丽(1978-),女,湖北鄂州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CJY062。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须尽快实现产业微观要素配置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提升产业竞争力。问题的真正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增加制造业生产的迂回度和知识含量,提升制造业的要素和资源使用效率,进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认识只涉及“应该发展”和“发展什么”,而未涉及“如何发展”特别是“何地发展”。随着地理因素被纳入主流经济学考察的视野,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状态愈加得到重视。因为,产业集聚及由此形成的集聚经济圈正成为国家和区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具。近年来,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向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制造业园区集中的趋势,成为区域和城市现代经济空间演化的显著规律。那么,这一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能否及如何产生积极的作用?研究这一问题,对真正把握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的传统研究主要包括:一是探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模式的形成机理,指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源于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性[1-3];二是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或城市功能变迁的关系,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将调整优化城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高端服务业向中心城市或城市主城区集聚,传统制造业向中心城市外围或经济圈中小城市迁移 [4-6];三是通过测算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集聚度,研究集聚的特征、趋势和影响因素[7-8]。这些研究很少从产业间分工联系视角,讨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其他产业的外部经济影响。而近年来,部分国内外学者开始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为一项重要因素,纳入影响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演变升级的结构框架加以研究:一是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施卫东(2010)发现金融业集聚促使上海市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是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藤田昌久、蒂斯(2004)构建了一个两区域、三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指出创新部门在某区域集聚可通过增加现代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种类推动区域全局经济增长[9]。苏红键、赵坚(2011)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结构趋同合意的原因,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了区域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有利于区域制造业增长[10]。三是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溢出效应。顾乃华的研究发现服务业距工业的距离越长,外溢效应越小[1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受到地理限制而不能充分发挥[12]。总第444期詹浩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实证检验••••商 业 研 究2014/04上述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诠释二、三产业动态演变(空间集聚、转型升级)之间关系的方向。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关注和重视。但这一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尤其需厘清这种外溢效应的传导机制和其链条中关键的中介变量,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业态的,进而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重新嵌入制造业价值链。不同类型服务业所集聚的地域特征各不相同,这将导致对制造业外溢作用的机理不同。以下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功能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别讨论其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一)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波特(2002)归纳了与企业相关的竞争活动,并称这些活动为价值链。其中的一种价值链活动为基本活动(包括生产制造、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13]。随着分工深化和竞争加剧,制造业企业将基本活动中具有服务性质的部分外包出去,产生了一批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态,如运输、仓储物流、维修维护服务、商贸会展、批发零售业等。笔者将上述服务业称为功能型服务业。这类服务企业不仅通过大批量生产和增加服务产品取得内部规模经济,降低了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品的服务成本和价格;还体现出主要集聚在区域性制造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周围的空间特征,并从地域集中化经济中追求集聚所产生的整体规模效应和整体产业链形成。相比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新范式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功能型服务业企业间的竞争及协同合作所带来的积极外溢效应,以降低贸易成本为纽带,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1.竞争带来的外溢效应功能型服务业企业在一个区域集聚,不论是同一个细分行业(如物流业、维修服务业)企业集聚,还是关联细分行业(如专业市场和品牌销售业)之间企业集聚,其引发的适度竞争有利于服务企业努力改善业务流程,增强服务创新能力,推出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差异化服务,从而降低服务价格,对制造业投入成本的降低和竞争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从产业属性上讲,功能型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的是一种增加商业便利、拓展交易通道的服务。随着现代产业链的发展动力逐渐由生产端驱动转向采购端驱动,这类服务集聚业态(比如商贸会展业中的专业市场、批发零售业中的大型连锁零售超市等)在产业链整合优化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强化,则其集聚组织内各服务企业间、乃至集聚组织间的相互竞争,还会形成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某种倒逼机制。也就是说,既连接最终消费者、又连接制造业企业的功能型服务业可充分利用其消费者顾客信息优势,以产业链主导者的身份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绩效水平。通过功能型服务业空间集聚,不同服务商之间的竞争压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供、销信息,便通过产业链的后向传递施加给了制造企业,促使后者降低成本,加强创新,不断推出附加值更高、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突破全球价值链分工路径依赖和自我锁定,实现转型升级。例如,浙江义乌集聚发展专业市场服务商及其衍生的物流、会展、电子商务、信息集成处理等配套服务业,带动了小商品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刘亦、夏杰长,2010)。2.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不同功能型服务业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协同合作的基础,它们都在提供商业便利基础上,降低区域制造业的贸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减少交易费用。于是,制造业价值链的整体集成能力和竞争能力也就经由这些行业的紧密合作而得以提升。如通过区域物流业集聚整合,形成相互关联作用的各物流功能要素所构成的、具有一系列采购、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功能的有机整体,为制造企业提供在供应链上从始到终的一体化服务,从而提升集群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效率,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特定制造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制造业效率的增进(王艳玲,2011)。同时,根据特定区域产业发展特征,不同功能型服务业态集聚的协同合作模式创新不仅可为制造业带来贸易成本缩减的放大效应,往往还能进一步与制造业共同形成一条新的价值链条,从而推动制造业向新型发展模式演变。比如,广西南宁商品交易所依托所在中心城市商贸、电子交易、物流仓储等服务业集聚优势,引入期货交易方式,推出了甘蔗糖蜜(甘蔗制糖的副产品,可再次投入化工产品生产)中远期电子交易,对促进废弃物资源定价和循环利用,激励区域制糖、化工等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综上,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效应的实质是通过降低制造业价值链的贸易成本,使制造业取得了成本上的剩余。功能型服务业集聚不仅通过合并制造业的基本运营流程使之获得规模经济,还渗透出创新性元素,调整和优化制造业价值链,推动制造业向要素投入和资源消耗成本更低的发展模式转变。制造业转型升级后又对功能型服务业提出更高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强化后者集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并加深集聚程度,再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形成累积循环因果机制。(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另一种制造业价值链活动为支持活动,包括公司的基础建设(如财务、企划)、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采购等[13]。这些专业服务独立后,形成金融财富管理、人力资源、科技研发、商务咨询等服务业。上述服务业的投入和产出主要是知识,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表现出更多样化的地理集中特征:既可在制造业园区及周边集聚,也很显著地在集聚经济圈的大都市及其中央商务区集聚。因为知识型服务企业的发展十分需要与同行和相关行业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需要更为便捷有效和低成本的信息传输,这要求多样化经济作为支撑。大型城市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多样化的产业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融洽的社会氛围吸引了这类服务业集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具有典型的技术外部性,即一种基于技术交流和知识扩散的产业关联。它不仅发生在服务业内部,还发生在其与制造业之间,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有力的助推作用。这种知识溢出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面对面交流。独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相比内化在制造业部门内类似的职能有更高的专业化水平,可通过集聚加快服务技术和产品创新,生产大量知识,包括可编码知识、缄默知识或黏性知识。通过知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从业人员的面对面交流以及持续重复的接触,使知识尤其后两种极具地方化色彩的知识能及时输入制造业中,转化为产品、技术升级或绿色转型的动力。二是熟练劳动力的行业间流动。熟练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知识的载体。知识型服务业集聚地提供了一个区域熟练劳动力的共享池,使得不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之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并频繁进行,起到知识传播和扩散加速器的作用,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断根据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供更有效的创新服务支持。三是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地的知识信息不断汇聚、筛选、整合,借助优良的信息网络渠道向不同半径的制造业传输扩散,使其获得持续不断的市场、技术、行业新信息和增值服务,满足转型升级的需要。在一个集聚经济圈内,不同类型城市的产业基础、要素投入特征和区位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这为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并获取整体经济性创造了条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制造业若在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和外围不同类型城市错位集聚,即金融、研发、商务及大型企业或机构的管理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向中小城市转移,便可利用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生产相应的产品和参与相应的企业职能环节,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二、三产业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10],提高区域制造业整体效率,促其转型升级。所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有利于知识的加速生产和积累,并通过知识空间溢出,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并随着经济圈内城市间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升区域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总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使制造业取得了一种收益上的剩余,有利于加速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反过来,这又强化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有利于制造业持续升级,形成累积循环因果机制。归纳上述,功能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分别通过贸易成本缩减效应、创新收益提升效应等两种中介效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外溢作用(见图1)。图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图示

endprint

三、实证检验本实证研究的地域单位为城市。相比省域,以城市为对象可更精确地描述产业集聚,进而可更明确揭示不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对制造业外溢作用的异质性。目前,我国缺乏系统的城市制造业统计资料,因此只能从各城市统计年鉴中收集。但不同年份不同城市统计年鉴的可得性有显著差别。为尽量扩大样本,本研究选择2009年122个城市(直辖市、地级市)的制造业数据进行横截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数据则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整理。其中,功能型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制造业范围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确定。(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的检验1.变量选取(1)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基础指标有:①制造业利润率,以城市制造业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表示。制造业要素投入和资源利用结构的转变和升级,最终将体现在效益提升上。相比劳动生产率等非市场化效率指标,利润率更能体现制造业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产出价值和创造最终收益的能力。②制造业规模比,以城市制造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表示。引入该指标是为了改善由于部分城市特定制造业(如制酒业)利润率偏高造成的扭曲。笔者认为,只有在积极发展那些体现新兴市场需求、运用新兴技术及成长迅速的制造业过程中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才是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又好又快发展。运用极值处理法将上述指标分别转化为[0,1]内的相对指标lr和gm,并设置相同权重,得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标sj=0.5lr+0.5gm。(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的测度。由于对服务业的统计遗漏较多,服务业的真实规模和比重常被低估,采用产业规模类指标测度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够合适[2]。参考有关研究[12],本文使用行业就业人数计算区位熵衡量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jj=PSiPSPiP。其中,PSi为第i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PS为全国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Pi为第i市从业人数,P为全国从业人数。(3)虚拟变量。直辖市、各省会与国内发达经济圈主要工业城市的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处领先位置,通过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能力和外部环境不仅具备,可能还会更强。设虚拟变量D1检验该推断:属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及其他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取1,否则取0。D1jj为发达城市外溢自身加强作用指标,若其显著,则需关注不同城市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与集聚方式的异质性。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还可通过知识的区域性溢出,形成对邻近城市制造业的辐射作用。设另一虚拟变量D2检验直辖市、省会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与之相邻的外省城市或省内城市制造业升级有无作用为:与所在省会或直辖市S相邻的城市取1,否则取0。D2sjjs为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指标。这些虚拟变量涉及样本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因素,有助于减少检验偏误。2.模型估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使用Eviews60回归,结果见表1:sj=C+β1jj+β2(D1jj)+β3(D2sjjs)+μ(1)

表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外溢作用检验结果变量系数t值C0.2729.927jj-0.122-1.098D1jj0.2873.831D2sjjs0.0420.966DW=1.814;F=8.675;R2=0.68dU=174F005(3,100)=27>F005(3,121)。残差无自相关,回归模型整体显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jj和D2sjjs的t值均小于t0025(119)=198,表明从样本城市整体而言,自身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辐射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D1jj的t值为3831,表明发达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3.结果分析(1)当前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效应仅局限于集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其他先发工业化城市。这虽只是部分符合理论预期,但恰恰说明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具备基础性条件。我国大型中心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其他先发工业化城市及各省会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集聚生产性服务要素的区位禀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已具备了主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其他城市人力、资金、技术资源相对有限,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区位环境和相对落后的交通和通讯设施,决定了不宜“遍地开花”地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否则将遭遇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挤出效应”。换言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发挥应有的外溢效应,需要所在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有力支撑。(2)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未对周边城市的制造业产生显著的外溢作用。一是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属性有关。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为制造业提供信息与知识服务,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当面交流传递;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和交易涉及密集和复杂的契约安排,而我国尚缺乏有力的契约维护制度,为降低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服务业也倾向于缩短与制造业联系和交易的地理距离。二是不恰当的区域保护抑制了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期形成的区域管理界限仍然在制造着不同区域市场的分割和自我保护[13]。尤其是地方政府很可能设置各种区界壁垒来主导“分税”、“分人”和“分地”,抑制和阻碍其他地方的服务资源和产品向本地渗透。三是缺乏有效的区域尤其是跨省区产业协调合作机制引导,导致经济圈中心城市服务业在集聚的同时,缺乏对区域内其他城市制造业的辐射和溢出效应,甚至还可能反向吸收其他城市的产业资源。(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1.变量选取制造业转型升级仍以综合指标(sj)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则分为功能型(jj1)和知识密集型(jj2)服务业集聚度。借鉴赵伟、郑雯雯(2011)的研究,以制造业的营业费用近似衡量贸易成本(赵伟、郑雯雯,2011)。营业费用包含批发零售、仓储、运输等费用,与功能型服务业职能相对应。为消除各城市制造业规模影响,以营业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yy)计算。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加速了创新性知识生产积累和溢出,增加了制造业产出的知识含量。因此,衡量创新性产出的指标可代表创新收益,以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xc)计算。2.样本及数据选择本文以42个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及其他先发工业化城市2009年数据为样本,同时考虑中介变量数据可得性,分别检验两种中介效应。3.模型估计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流程[14],设置两个联立方程组:sj = α1 jj1  + ε1  (2)

yy = β1 jj1  + ε2  (3)

sj = α′1 jj1  + γ1 yy + ε3  (4)sj = α2 jj2  + ε′1  (5)

xc = β2 jj2  + ε′2 (6)

sj = α′2 jj2  + γ2 xc + ε′3 (7)在对变量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利用Eviews60进行OLS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模型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系数系数估计值P值结论(2)sjjj1α10.120***0.003系数α1显著,可进行中介效应检验(3)[]yy[]jj1[]β1[]0.495***[]0.000[]系数β1、γ1均显著,可进行完全中介效应检验(4)[]sj[]yy[]γ1[]0.242***[]0.002[][]jj1[]α′1[]0.00096[]0.985[]系数α′1不显著,存在完全中介效应(5)sjjj2α20.2110.174系数α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不存在中介效应注:***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4.结果分析对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和先发工业化城市,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完全的贸易成本缩减效应;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通过加速创新并提供收益剩余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介效应尚未形成。(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除金融业外的行业发展还存在不足,创新效应及对制造业的服务功能不强。首先,在42个样本城市中,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规模还较低。有28个城市上述三个行业的从业人数少于功能型服务业从业人数50%,这种状况限制了对制造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导致中介作用不显著。其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不够完善,阻断了创新中介桥梁。当前我国知识型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正从成本竞争的初级阶段向创新型集群转变,创新网络和机制还需进一步构建。很多集聚区采取行政层级化管理,极大降低了服务企业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技术条件的警觉和能力,减少了创新概率;同时,集聚区内非正式交流的场所和中间性服务组织还比较缺乏,使服务企业难以经常互相学习,技术外部性无法体现[15]。(2)金融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与重构的作用受到制度性因素制约。42个样本城市的金融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从业人数占比平均达21%,最高达50%,集聚程度较高,但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却并不理想。首先,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银行贷款是制造业的基本“输血管道”。许多小微企业虽拥有较强的创新意愿,但由于获得贷款的条件严苛(如一般需提供抵押担保),很难得到传统信贷对创新的支持。而即便更易获得贷款的大中型企业,贷款在创新活动支出的比例也很小。2000-2008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来自贷款的比例仅在5%-10%。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还非常缺乏针对制造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创新融资困境、由正规金融或第三方机构提供的间接融资特色服务及配套制度安排。其次,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型中心城市集聚了大批证券公司等直接融资类金融机构。然而,资本市场中事前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对违规造假上市公司惩罚力度明显不足等因素,使得投资银行集聚为制造业提供的资本增值服务效应严重扭曲。

四、政策启示首先,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区域或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趋势和区位特征,把握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临界点,并将此作为引导二、三产业协调演进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切入点。由于不同区域和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式有所区别,各类城市应积极融入区域或经济圈分工体系,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合理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格局。对于大型中心城市和其他先发工业化城市,可以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充分发挥对经济圈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而对于中小城市,应围绕其主导或者支柱制造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的具体目标,有侧重地形成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化或特色化集聚。其次,政府还应努力在产业发展环境、经营环境、创新环境及基础制度的建设和优化上下功夫,通过实施保障政策,为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提供外部动力。一是围绕提升知识生产和外溢的能力,努力构建促进服务业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的城市综合环境,提高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集聚度;妥善利用政策扶持引导功能,增强知识型服务业集聚区创新能力;协调优化经济圈尤其是跨省区创新资源布局,提高区域创新整体效益,形成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龙头、重要先发工业化城市为关键节点的创新型服务业空间结构,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二是围绕提升服务要素集聚的设施保障力,积极改善交通、现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努力降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营成本和商务成本[16]。三是围绕提升服务经济关键性基础制度的支撑力,培育多元化服务竞争主体,加强信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服务业自由有序的竞争环境;破除区域和城际贸易壁垒,促进关键服务要素合理流动组合与合意配置;以支持制造业产品、技术、资源利用、资本运营创新升级为目标,寻求金融市场监管、财政税收等制度或政策改革新突破,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态集聚模式创新的良性外部效应。

参考文献:

[1] 李文秀,谭力文.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4):55-63.

[2]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4):83-95.

[3] 但斌,张乐乐,钱文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区域性集聚分布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8(3):5-8.

[4] Duranton,G.,Puga,D.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s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5,57:343-370.

[5] 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41-150.

[6] 刘曙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 Dan O Donoghue,Bill Gleave.A Note on Methods for Measur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J].Regional Studies,2004,38(4):419-427.

[8] Meyer,S.P.Finance,insurance and real estate firms and the nature of agglomeration advantage across Canada and within metropolitan Toronto[J].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2007,16(2):149-181.

endprint

[9] 藤田昌久,蒂斯.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M].刘峰,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0]苏红键,赵坚.经济圈制造业增长的空间结构效应——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8):36-46.

[11]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5):48-58.

[12]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5):115-122,44.

[1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4]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5]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16]李翠霞,葛娅男. 我国原料乳生产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基于利益主体关系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2(7):33-38.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Test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ZHAN Hao-yong,FENG Jin-li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China)

Abstract:Through mediating effects brought by reduction of trade cost and increase of innovation benefit proposed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 empirical study shows such spillover effects not only depend on supports of economic basis and location environment of city, but also break constraints that prevent transition of the spillover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has shown in those regionally central and early industrialized citie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innovation-driven effect over manufacturing resulted from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agglomeration.

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mechanism of action;mediating effect

(责任编辑:陈树明)

endprint

[9] 藤田昌久,蒂斯.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M].刘峰,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0]苏红键,赵坚.经济圈制造业增长的空间结构效应——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8):36-46.

[11]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5):48-58.

[12]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5):115-122,44.

[1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4]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5]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16]李翠霞,葛娅男. 我国原料乳生产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基于利益主体关系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2(7):33-38.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Test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ZHAN Hao-yong,FENG Jin-li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China)

Abstract:Through mediating effects brought by reduction of trade cost and increase of innovation benefit proposed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 empirical study shows such spillover effects not only depend on supports of economic basis and location environment of city, but also break constraints that prevent transition of the spillover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has shown in those regionally central and early industrialized citie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innovation-driven effect over manufacturing resulted from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agglomeration.

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mechanism of action;mediating effect

(责任编辑:陈树明)

endprint

[9] 藤田昌久,蒂斯.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M].刘峰,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0]苏红键,赵坚.经济圈制造业增长的空间结构效应——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8):36-46.

[11]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5):48-58.

[12]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5):115-122,44.

[1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4]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5]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16]李翠霞,葛娅男. 我国原料乳生产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基于利益主体关系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2(7):33-38.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Test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ZHAN Hao-yong,FENG Jin-li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China)

Abstract:Through mediating effects brought by reduction of trade cost and increase of innovation benefit proposed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 empirical study shows such spillover effects not only depend on supports of economic basis and location environment of city, but also break constraints that prevent transition of the spillover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has shown in those regionally central and early industrialized citie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innovation-driven effect over manufacturing resulted from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agglomeration.

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mechanism of action;mediating effect

(责任编辑:陈树明)

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机理中介效应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高职学生依恋、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媒体关注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义利之辨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作用机理
品牌依恋在品牌认同与品牌迷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