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014-09-19 11:34凌弈刘后平
关键词:互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

凌弈 刘后平

收稿日期:201404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城乡统筹进程中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整合机制研究”(12XJY01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两化互动、农村劳动力产城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SC12B060)、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四川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2014ZR0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

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确保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城镇化战略目标及我国经济转型期与结构调整期的平稳过渡,是我国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做到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不仅影响着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结构,更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该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说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揭示未来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 F20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4)04006806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行了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进行了重点部署。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过坎坷,面临过挑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能源的过渡消耗和浪费来维持城镇化发展;大规模占地、圈地,农民被迫“上楼”等现象成为城镇化的普遍特征;农民就业养老、经济收入、生活环境等核心问题并未得到改善和解决;城镇化对城乡发展、区域经济的贡献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配置效率低。城镇化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创新实践,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一、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是基于地理概念的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它反映区域内的资源开发、要素配置和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并不仅仅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考虑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和地区内的生态效益。城镇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城镇化对区域生产要素实现重新组合和科学配置,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静态关系

城镇化的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某地的城镇化水平高,说明该地区拥有较强的劳动力、资本、产业、结构等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否则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不能相互适应和协调;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说明该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与地区性生态效益较高,产业、资本、就业需求会不断吸引农村劳动力向资源配置更优的城市聚集,城镇化程度必然由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反映出来。

(二)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伴随城镇化过程,城市与农村的需求、供给,产业结构、增长方式都将面临优化与再配置,直至达到均衡状态,经济的这一调整过程必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支持城镇化。区域经济的高速与良性发展,将带动该区域就业、投资、消费等需求持续增长,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城市生活水平、工作条件与投资环境的改善,不仅对吸引劳动力进城,在速度上加快城镇化带来积极影响,还将在质量上满足城镇化更高层次的要求。

〖BT3〗1.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方式,要实现国民经济更好较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城镇经济为主要推动力,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1],如按户籍人口口径计算仅为35%左右[2],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因此,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是我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不二选择。

城镇化的过程即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劳动力转移必然导致城镇人口增长。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及凯恩斯学派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阿尔文·哈维·汉森等都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他们普遍认为城镇人口增加不仅带来产出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增加、还将大幅增加社会投资,为城市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智力储存和多层次的人力资源,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3]。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叠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大转变和相互协调。这一过程,尤其应该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集约发展。

2003年以后,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在近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城镇化的投资占比达50%左右[4],特别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每提高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19%[5]。展望未来,城镇化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BT3〗2.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

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的规模大小、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城乡的战略布局及发展潜力。城乡的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要素流动与效益分配都依托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区域经济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城镇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载体,城镇经济的发展受区域经济规模和功能的制约和影响。

区域经济具有规模聚集和效益聚集效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能聚集人力、物力、资本等要素,使其突破城乡布局限制自由流动,在该区域内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获得区域效益最大化,这一聚集与分配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实现过程。因此,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城镇化进程能否有效开展、能否确保城镇化质量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良性互动的,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

二、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一)龙泉驿区总体概况

龙泉驿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的示范点之一。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紧邻成都平原龙泉山西侧,属成都市辖九区之一,是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是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的东部副中心,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所在地。全区幅员面积557平方公里,人口60.38万,辖4个街道、7个镇、1个乡。

近年来,“经开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成长型千亿产业园,实现了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集中集群集约式发展,为龙泉驿区构建了以现代汽车制造业为支撑、以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紧紧围绕“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这一总体目标,深入落实“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初步走上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科学发展之路。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4亿元、财政总收入13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3.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54元。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5年居全省“十强县”第2位,“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列全国131个国开区第27位、西部第2位。

(二)城镇化进程中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BT3〗1.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长情况

2007年6月成都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2007年为时间节点,对龙泉驿区近十年的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进行收集[6],分析如下:

表1 龙泉驿区2003—2012年GDP及其增长率

时间(年) GDP(亿元) GDP增长率(%)

2003 71 18

2004 84 18

2005 98 17

2006 114 16

2007 142 24

2008 219 54

2009 269 23

2010 338 26

2011 460 36

2012 631 37

从图1可以看出,龙泉驿区GDP近十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27%。其中,2003—2007年平均增幅为18.6%,2008—2012年平均增幅则达35.2%,高于前者16.6个百分点。

图1 龙泉驿区2003年—2012年GDP及其增长率

从图2可以看出,龙泉驿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近十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29%。其中,2003—2007年平均增幅为27.4%,2008—2012年平均增幅则达30.4%,高于前者3个百分点。从图2还可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波动较大。2007年前因龙泉驿区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且经济发展效果具有滞后性,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增长率跌至24%,此后两年增长率连续拉升,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放缓。

表2 龙泉驿区2003—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及其增长率

时间(年) 投资额(亿元) 投资额增长率(%)

2003 40 21

2004 51 28

2005 68 33

2006 89 31

2007 111 24

2008 151 36

2009 215 42

2010 261 21

2011 328 26

2012 417 27

图2 龙泉驿区2003年—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及其增长率

从图3可以看出,龙泉驿区财政收入近十年来连创新高,年均增长率达47%。其中,2003年—2007年平均增幅为68%,2008年—2012年平均增幅为26%,低于前者。因2008年受地震灾害影响,社会经济建设速度适当放缓,财政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但随国家对灾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2009年—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恢复较快增长,此后,地方政府受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受挫。

龙泉驿区2003—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

时间(年) 财政收入(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率(%)

2003 3.1545

2004 4.7049

2005 7.4458

2006 11.8359

2007 27.09129

2008 39.0244

2009 47.5022

2010 72.4052

2011 75.604

2012 83.5010

图3 龙泉驿区2003年—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

从图4可以看出,龙泉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75%和16.34%。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2007年平均增幅为12.17%,2008—2012年平均增幅则达16.3%,高于前者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2007年平均增幅为15.67%,2008—2012年平均增幅则达16.6%,期间,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副产品出口受阻外,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

综上所述,自2003年城镇化这一重大战略启动以来,龙泉驿区上述五项指标均实现增长或较大幅度增长,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龙泉驿区社会经济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表4 龙泉驿区200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及增长率

时间(年) 农民人均ご渴杖耄ㄔ) 人均可支配な杖耄ㄔ) 农民人均纯な杖朐龀ぢ湿ぃ%) 人均可支配な杖朐龀ぢ湿ぃ%)

2005 4679 8107 11 12

2006 5124 9323 10 15

2007 5934 11169 16 20

2008 7255 13627 22 22

2009 7901 15857 9 16

2010 9000 17790 14 12

2011 11079 20824 23 17

2012 12554 24219 13 16

图4 龙泉驿区2005年—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及增长率

根据龙泉驿区委部署,力争到建党100周年时,综合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全区现有常驻人口76.92万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29.7万。适用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实施城镇化的农村人口总数为21万人,现已完成生态移民1.78万人,

还需实施生态移民19.22万人。未来十年,龙泉驿区城镇化大有可为,经济发展仍将位列全省前茅。

2.产业结构及产业贡献率情况

同样以2007年为时间节点,考察三次产业总产值与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007年前后的变化情况,得出如下分析:

从图5中贡献率可以看出,第一、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降低,而第二产业贡献率超过58%,2007年后,平均达到71%。说明龙泉驿区第一、三产业基础薄弱,增长缓慢,传统农业和服务业已无法满足龙泉驿区未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与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的要求。因此,改造传统农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自然成为龙泉人民对政府开展城镇化的迫切需求。相反,龙泉驿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发展已逐步成为引领龙泉驿区经济腾飞的主动力。龙泉驿区可以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吸纳脱离农业的农民,使之转变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因此,龙泉驿区已具备城镇化战略全面启动、持续铺开,深入推进的必备条件。

表5 龙泉驿区2003—2012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及增长率

时间(年) 地区生产ぷ苤担ㄒ谠)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加值ぃㄒ谠) 贡献率ぃ%) 增加值ぃㄒ谠) 贡献率ぃ%) 增加值ぃㄒ谠) 贡献率ぃ%)

第一产业ぴ龀ぢ剩%) 第二产业ぴ龀ぢ剩%) 第三产业ぴ龀ぢ剩%)

〖BHDG5.5mm,FK6,K6,K5。6,K6,K6,K6F〗2003 71 13.40 18.83 29.02 40.79 28.74 40.39 21.38 25.09 11.35

2004 84 14.92 17.71 36.07 42.81 33.27 39.48 11.34 24.29 15.76

2005 98 16.06 16.35 45.34 46.16 37.32 38.00 7.64 25.70 12.17

2006 114 17.05 14.94 55.12 48.30 44.33 38.84 6.16 21.57 18.78

2007 142 21.51 15.19 70.83 50.02 54.78 38.69 26.16 28.50 23.57

2008 219 23.85 10.90 143.87 65.78 65.93 30.14 10.88 103.12 20.35

2009 269 23.95 8.91 170.44 63.38 74.53 27.71 0.42 18.47 13.04

2010 338 24.81 7.34 258.76 76.56 87.25 25.81 3.59 51.82 17.07

2011 460 27.74 6.03 331.25 71.96 101.33 22.01 11.81 28.01 16.14

2012 631 27.47 4.35 483.13 76.57 120.80 19.14 -0.97 45.85 19.21

图5 龙泉驿区2003年—2012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及增长率

从图5中增长率还可看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其中,第二、三产业的增长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第二、三产业增幅明显快于2007年及以前增幅。但第一产业发展不太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较慢,说明龙泉驿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沿袭“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散布广、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未能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劳动力就业情况

把2003—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作为农业就业人数,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作为非农就业人数,并分析农业与非农就业人数比例的变化情况,得出如下分析:

从图6可以看出,农业与非农就业人数之比在十年内逐年下降,非农就业绝大多数集中在城镇,说明农村就业人数在不断减少,城镇就业人数则不断增加,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2003年起,龙泉驿区启动城镇化,农村人口陆续转移至城市,原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转变为工业劳动力和服务业劳动力,龙泉驿区经此良性循环,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二是伴随龙泉驿区工业化发展,地区经济同步发展,工业及社会其他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大增,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足,城市以就业为突破口吸引农村劳动力从而带动城镇化发展。

表6 龙泉驿区2003—2012年农业与非农就业人数比

时 间(年) 就业总人口(人)

农业就业 非农就业

绝对数(人) 比重(%) 绝对数(人) 比重(%) 农业与非农ぞ鸵等耸比(%)

2003 307,600 112,400 36.54 195,200 63.46 57.58

2004 312,800 111,600 35.68 201,200 64.32 55.47

2005 318,200 104,800 32.94 213,400 67.06 49.11

2006 333,900 95,500 28.60 238,400 71.40 40.06

2007 341,600 89,800 26.29 251,800 73.71 35.66

2008 345,000 85,000 24.64 260,000 75.36 32.69

2009 381,200 83,600 21.93 297,600 78.07 28.09

2010 388,300 74,800 19.26 313,500 80.74 23.86

2011 389,773 70,712 18.14 319,061 81.86 22.16

2012 380,726 64,667 16.99 316,059 83.01 20.46

图6 龙泉驿区2003年—2012年农业与非农就业人数比

三、结论及启示

(一)主要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三个主要结论:一是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二是区域人口布局、城市功能规划、产业结构关系、公共服务质量等四个方面影响着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三是城镇化的成败取决于区域决策者对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二)启示

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启示:

1.城镇建设应加强规划,城镇人口也应该合理适度

人口增长对经济的作用存在两面性,前文提到了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古典经济学派的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等则认为人口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在这两种观点的碰撞下才产生了经济适度人口理论,该理论强调只有适度的人口增长才是消费增长、投资需要及经济发展的源泉。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城镇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制约,做到人口与产业相互支撑,人口与公共服务有效配套,人口与城市容量合理衔接,人口与经济发展双向促进。避免陷入一味追求人口城镇化的误区,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与倒退。

2.城镇化过程是城乡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大中小城市之间应形成联动效应

一是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统筹规划,优势互补。以中心城市、周边城镇产业特色为规划理念,明确产业分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实现大、中、小城市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有效辐射周边城镇,要素流动,促进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周边城镇为半径,完善城市功能与产业布局,以中心城市的经济活力带动周边城镇的要素流动、形成大、中、小城市的人口、产业、服务的集聚、扩散和辐射效应,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带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3.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应完善工业结构布局

工业化对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但工业结构决定特定条件下的工业贡献,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切忌只重视重工业,忽略轻工业。重工业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会排斥部分劳动力;轻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吸纳大量劳动力。因此,城镇化应轻重工业并举,拓宽市场需求,扩大产业规模,带动企业发展壮大,为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4.城镇化目标是破解二元经济难题,应大力发展多元农村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可以保障城镇化进程的生活资料和物质基础,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鲜元素和新兴活力。一是运用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改变传统农业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设计并引导农业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道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以开发生态农业、景观农业、旅游农业为辅,实现一、三产业互动。二是通过引导、鼓励和支持被征地农民自发组织、自主筹建农民商会、农民专业协会、农民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等多元化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汇集自主投资资金,吸附社会贷款资金,多渠道设计农民集体经济投融资方案,激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5.城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确保城镇化质量,大力改善城镇公共服务

城镇化过程,必须突破形式主义、防止冒进发展。政府应该以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城镇居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就业和住房政策,创造更加优良的医疗、社保和服务条件,建设更加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把切实改善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彻底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城镇化工作的转折点和突破口,在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的双重保障下,实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由被动方向主动方,由损失方向受益方的角色转变,让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R].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2]国家统计局.中国历年城镇化率[EB/OL].(2013-03-01)[2014-03-22].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4-15/4730722.html.

[3]李仲生.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国刚.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13.

[5]李秀敏,赵晓旭,朱艳艳.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22.

[6]龙泉驿区统计局.龙泉驿区统计年鉴(2012)[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On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in Longquanyi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LING Yi, LIU Houping

(Commercial College,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1,China)

Abstract:It is an urgent job for china to study and resolve the problem on how to boost its urbanization process, so a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its strategic objectives in urbanization and the smooth transition in the period of it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as is prescribed in the keynote repor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hether China can achieve positive adoption, coordin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not only affects its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level, but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structure of its regional economy, which even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its people's vital interests. Taking the development in Longquanyi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as a case, this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is district to show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reveal potential higher targets and requirements of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Urbanization;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action

编辑:鲁科颖

猜你喜欢
互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石油石化企业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