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道永 (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1)
抓“题根” 重变式 以不变应万变
——高三二轮复习的点滴思考
●耿道永 (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1)
以“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准确理解基本概念、深刻领悟基本思想、熟练运用基本方法”为主旨的的一轮复习已经结束,高三数学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二轮复习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即“由厚到薄”的过程,是形成知识网络化、条理化以及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素有“二轮看水平”之说.因此如何恰当选题、设计题目,如何提炼、总结解题方法是二轮复习的关键.
木有本,水有源,题有根.我们若能将浩瀚的题目分门别类,找出同一类试题的题祖,探索其常用解法,则能达到举一反三、跳出题海的目的.所谓“题根”,可以是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考卷上的考题,也可以是自己编辑的题目.这个题目首先要基础,80%以上的学生能解决;其次这个题型是高考的热点,由它可以生长成很多优秀的试题;最后这道题的解法要有普遍的适用性,能解决一类的题目.二轮复习中利用题根教学有以下3个作用: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本着公平和和谐发展的原则,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都能获得更大发展.题根教学起点低,思维开阔,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可以实现差异教学的目的.
题根1若正数 a,b满足 ab=a+b,求 a+b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是一道很经典的题目,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思路1题设中既有a+b,也有ab,而结果只含有a+b.利用基本不等式把ab放缩成和的形式,从而达到化异为同的目的.
思路2对于多元问题,一种通法就是消元转化,一般转化为函数来处理.
思路3题设2边同时除以ab,可得1,利用“1”的代换求解.
思路4一般求和的最小值,可以联想设法拼凑积为定值.由
思路5题设中既有a+b,也有ab,联想韦达定理,构造方程求解.
精心预设多种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差异、认知差异作好铺垫.针对每个学生的想法,教师都要善于挖掘其合理成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当然,作为教师,必须指出思路1和思路2是适用性比较强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通法.
本题若是到此结束,虽然能提炼出思想方法,满足了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但是作为题根的功能还没有提炼出来.思维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收获不大,还未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此作如下3个层次的变式:
改编层次1改变系数
这种改编最容易,上面提到的5种方法基本都能用.
变式 1.1若正数 x,y满足 x+3y=5xy,则3x+4y的最小值是 ( )
(2012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
变式1.2已知 a >0,b>0,a+b=2,则 y=的最小值是 ( )
(2011年重庆市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变式1.3若正实数x,y满足2x+y+6=xy,则xy 的最小值是 .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
改编层次2披上“神秘的面纱”
题根不刻意对学科内容在形式上的覆盖,但着重考虑题根与题根之间自然的、深刻的、纵横的渗透.因为覆盖的只是一个“平面”,而渗透将得到一个“三维立体”.该题根可以披上“圆锥曲线、指对数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等神秘的面纱,有待我们发现其“庐山真面目”.
变式1.4已知f(x)=log2(x-2),若实数m,n满足 f(m)+f(2n)=3,则 m+n 的最小值是__.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变式1.5已知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满足 a7=a6+2a5,若 存 在 项 am,an,使 得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变式1.5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两两垂直,且 PA=3,PB=2,PC=1.设 M 是底面△ABC 内一点,定义 f(M)=(m,n,p),其中 m,n,p分别是三棱锥M-PAB,M-PCB,M-PAC的体积.若
改编层次3“元数”升级或者“次数”升级
题根具有生长性,通过增加变元或者升级“次数”,可以使简单题目升级为中档题,中档题升级为难题.这些题目貌似新颖,解决的方法只要类比题根的解法即可.
变式1.6设x,y为实数,若4x2+y2+xy=1,则2x+y 的最大值是 .
(2011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变式1.7设 x,y是正实数,且 x+y=1,则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数学期末试题)
变式1.8已知实数 a,b,c满足 a+b+c=9,ac+bc+ca=24,则 b 的取值范围是 .
(江苏省徐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试题)
二轮复习时间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应抓住核心热点问题重点复习,设法形成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的不断深化,关注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看似杂乱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数学知识网络应当是立体的、交叉的,单一的线状连接难以适应变化;数学知识网络应当是可延伸的,应随时接纳新的信息,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将这些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往往是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需要师生共同提炼.题根1基本做到了强化热点基础知识,沟通不同知识联系的目的,提炼思想方法(消元转化、换元转化、函数方程、常数代换)的目的.
题根2已知圆C:(x-a)2+(y-b)2=r2和直线l:Ax+By+C=0相离,d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则圆上的点到直线l的最大距离为r+d,最小距离为r-d.
纵横联系1改变设问方式,建立直线与圆、数与形之间的知识体系
变式2.1已知点 P(x,y)是圆 C:x2+y2-4x-4y-10=0上一点,求|x+y-12|的最大值.
变式2.2已知圆 C:x2+y2-4x-4y-10=0和直线l:x+y-12=0,点P是直线l上一点,过点P作圆的切线PA(A为切点),则PA 的最小值为.
变式2.3已知圆 C:x2+y2-4x-4y-10=0和直线l:x+y-12=0,点P是直线l上一点,过点P作圆的切线 PA,PB(A,B为切点),求四边形PACB面积的最小值.
变式2.4已知圆 C:x2+y2-4x-4y-10=0和直线l:x+y-12=0,点P是直线l上一点,过点P作圆的切线 PA,PB(A,B为切点).当∠APB最大时,点P 的坐标为 .
反思本题还可以加上一件华丽的外衣: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求的最小值.注意到因此转化为求cos∠ACB的最小值,也就相当于求∠APB的最大值.
变式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 x2+y2-8x+15=0,若直线 l:y=kx-2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 .
(2012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
纵横联系2将直线换成点、圆,构建点与圆、圆与圆的知识体系
变式2.6圆 C:x2+y2-4x-4y-10=0上的点P到定点D(-2,-1)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
变式 2.7若实数 a,b,c成等差数列,点P(-1,0)在动直线ax+by+c=0上的射影为M,点N(3,3),则线段 MN 长度的最大值是 .
(2012年苏州大学高考预测卷试题)
分析由题可知2b=a+c,故动直线ax+by+c=0 过定点 A(1,-2).设点M(x,y),由MP⊥MA可求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圆.因此问题转化为圆上的点M和定点N距离的最大值问题.
变式2.8已知圆 C:x2+y2-4x-4y-10=0上一点(x,y),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纵横联系3将圆换成抛物线、椭圆或者一些函数的图像,沟通解析几何、函数等知识之间的联系
变式2.9定义: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曲线C到直线l的距离.已知曲线C1:y=x2+a到直线 l:y=x的距离等于曲线 C2:x2+(y+4)2=2到直线l:y=x的距离,则实数a=.
(2012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
变式2.10分别在曲线y=ex和直线y=ex-1上各取一点M和N,则MN 的最小值为 .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二模试题)
以上各题在构建整体知识网络的同时,还可以提炼数形结合、化归转化、联想构造等通性通法,达到了整合热点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高考试题以改编为主,改编的原型多出于一些经典的问题.了解一些命题视角,对于教师用活一些经典的题目、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大有裨益.
题根3(阿波罗尼斯圆) 在平面上给定2个点A,B,设点P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当λ>0且λ≠1时,点P的轨迹是圆,这个圆我们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这个结论称作“阿波罗尼斯轨迹”.
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在线段AB关于定比λ(λ≠1)的阿波罗尼斯圆上任意一点C,到点A,B距离的比都等于定比λ,即.若此圆与线段AB以及它的延长线交于点M,N,则CM,CN分别是∠ACB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
也就是说,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和阿波罗尼斯轨迹定理是一组互逆命题,这是一些试题命制的依据.
命题视角1演绎法
这是一种从一般真命题或一组条件出发,通过逻辑推理编制数学习题的方法.
图1
变式3.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点 A(0,3),直线 l:y=2x-4.设圆 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上.
(1)若圆心C也在直线y=
x-1上,过点A作圆C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若圆C上存在点M,使MA=2MO,求圆心C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
(2013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
分析本题解决的难点在于探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而点M的轨迹就是著名的阿波罗尼斯圆.
变式3.2已知定点 A( -2,0),B(1,0),如果动点P满足|PA|=2|PB|,则点P的轨迹包围的图形面积等于 ( )
A.π B.4π C.8π D.9π
(2006年四川省数学高考试题)
变式3.3设 A( - c,0),B(c,0)(c>0)为 2个定点,动点P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B距离的比为定值a,求点P的轨迹方程及图形.
(2003年北京市春季数学高考试题)
命题视角2改编法
就是直接将概念、定理、成题改编为题目,常用的方法有:仿造、推演、转化、改变信息形态、改编条件和结论等.
(2008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
分析本题解法较多,比较简单的解法是发现点A的轨迹是阿波罗尼斯圆,从而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点C的轨迹方程,从而求得△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反思本题不是直接考查阿波罗尼斯圆,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体现命题者思维的开阔性、创造性.
变式3.5如图2,圆O1与圆O2的半径都是1,O1O2=4,过动点 P分别作圆 O1,圆 O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使得,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005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
图2
图3
命题视角3倒推法
这是一种利用命题可逆性的命题方法,即知道命题的结论,探索命题的题设.如在已知圆的前提下,探求定点和比值可以命制更为复杂的试题.
变式3.6如图3,已知椭圆 E:(a>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设椭圆的右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A,椭圆的上顶点为B,直线AB被以原点为圆心的圆O所截得的弦长
(1)求椭圆E的方程及圆O的方程.
(2)若M是准线l上纵坐标为t的点,求证:存在一个异于M的点Q,对于圆O上任意一点N,有为定值;且当M在直线l上运动时,点Q在一个定圆上.
(2011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数学教学情况调查题)
分析对于第(2)小题,容易联想到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解决这类题一般的方法是:设出点和定比,利用多项式恒等探求出点的坐标和定比的值.阿波罗尼斯圆涉及:1个圆、2个定点、1个定比,考题常常围绕这5个量做文章.
命题视角4模型法
以阿波罗尼斯圆为模型,创设一个实际应用背景,或者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阿波罗尼斯圆模型,考查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的能力.
变式 3.7如图 4,铁路线上线段 AB=100 km,工厂C到铁路的距离CA=20 km.现要在A,B之间某一点D处,向C修一条公路.已知每吨货物运输1 km的铁路费用与公路费用之比为3∶5,为了使原料从供应站B运到工厂C的费用最少,点D应选在何处?
图4
分析先求到定点A,C的距离之比为的动点P(x,y)的轨迹方程(阿波罗尼斯圆),所求圆的方程和线段AB的交点D即为所求,可以用平面几何知识证明,这里从略.
以上考题提醒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要理解一些重要定理与结论产生的背景、发现过程以及蕴含的思想方法.体验貌似不同的考题内在的联系,感悟数学的美,发掘考题的根,这样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取得理想成绩,也会使部分师生真正喜欢上数学,投入到数学研究中去.
二轮复习不是简单地做一些综合题,题成山,题成海,茫茫题海,寻“根“是岸.精选题根,合理变式,才能从茫茫题海中走出来,才能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耿道永.一类不等式的题根[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3(3):46-48.
[3]耿道永.茫茫题海 寻“根”是岸[J].数学通讯,2013(7/8):86-88.
[4]耿道永.中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探索[J].数学通报,2006(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