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副长联是这样形容语文教师的:“一介书生两袖清风三餐不定四处奔忙五脏俱伤六亲不认七点出门八点上班人称老九十分辛苦百依百顺千种艰辛万般无奈;万人唾骂千夫所指百年树人十分惨淡九牛之力八斗之才七窍生烟六神无主五官僵硬四大皆空三省吾身两眼呆滞一脸懊丧。”上联讲述了语文教师课堂使尽浑身解数,备课不可谓不“死去活来”,大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味道,但下联却道出了语文课堂之辛酸境地,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反应常令我们倍感泄气甚至一蹶不振,个中滋味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当前语文低效、无效乃至反效的深刻反省。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李家声说:“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们的精神和心灵。”同样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能不如梦初醒,要切实通过反身自省,找到一剂语文教学起死回生之良方。
一、课堂教学不能承受之轻:山围周遭故国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吕叔湘在《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版刊发《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两个迫切的问题》中提到:“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孙绍振《名作细读》也有类似阐述:“把人家已知当作未知,反复在文本之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
网络流传一首《语文低效歌》中唱道“向前进,向前进,老师的责任重,学生的“冤仇”深。古有孔夫子杏坛来授学,今有魏书生“三主”为学生,高效课堂真当是领路人,学生得翻身,学生得解放。”高耗低效,积重难返,无所作为,成了语文课堂教学数十年而不变的“永远的痛”。当前语文课堂低效集中体现为四种症状: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
笔者2009年发表的教硕论文《言语生命表现论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以往语文教学将语文当作是语言法则的运用,变成文字游戏和语言肢解,将语文教学与人和生命断裂开来,语文课堂教学沦为繁琐无趣的知识串讲和压抑烦闷的思想政治教化,师生的言语生命受到极度窒息。”
“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真可谓是最懒的教师采用的最笨的方法。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主要是“一讲到底,题海战术,过度训练”。直接把语文教学由智能水平降低到技能水平再到本能水平,换句话讲就是由问题解决高水平降低到规则学习中水平再降到机械操练低水平。
当前语文课堂主要面临的教学困惑或者说遭遇的窘困是“学生越学越没劲、老师越教越乏味。”存在的囧境可以归纳为“三种场”:秀场即表演化、考场即练习化、坟场即窒息化。难怪学生会改编《心太软》来唱道“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学生心里在怨你,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
二、寻找有效课堂的支点:落叶满空山,何处觅行踪
面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低效乃到反效,我们要思考产生这种“少慢差费”的原因:观念落后即有教无学;目标随意即不教滥学;缺失有效的教学对话,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课内热热闹闹,课外空空如也。
吴小波所著《穿越玉米地》一书中论述有效教学有一个隐喻:第一,谁穿得快即讲求效率;第二,谁掰的玉米多即讲求效益;第三,谁身上的伤口少即讲求效应。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有效教学有可以表述为三个支点:效率、效果、效应。效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效果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而有效教学的灵魂则体现在效应上。
效率就是要讲求学习速度,达到迅捷,从而减少时间投入;效益就是要讲求学习结果,就是要大大提高收获,达到产出最大化;效应就是要讲求学习体验,达到课堂如坐春风的体验,而不是如坐针毡。
叶澜阐述的新课程“好课观”:有意义的课(扎实)、有效率的课(充实)、有生成性的课(丰实)、常态下的课(平实)、有待完善的课(真实)。
崔允灏评价什么是一堂好课提到三个标准:学得愉快、教得有效、考得满意。
陈日亮在《我即语文》一书中说:“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从未知走向有知,然后从已知中去发现未知,进而再次走向有知,如此不断地良性回旋上升,才足以体现出高效课堂的高”。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说:“语文老师不好当,他应该有诗人的激情、有杂家的学识、有哲学家的思辨力,有小说家的想像力。”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中,谢冕是这样评价孙绍振:“对于中学语文流弊,他是英勇的炮手;对于文本分析,从操作性系统方法来说,他堪称工程师。”
三、我们走在有效教学大路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我们不可回避地追问:“罗马在哪里?罗马是什么样子?面对一堆学习材料,能不能确定哪些知识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无意义的;选定了某一学习目标之后,懂不懂描述所学知识,会不会展开教学活动;敢不敢确定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所带来的预期效果。高效课堂可概括为:学生即创造、教师即开发、教室即成长、教育即解放。
(一)学生即创造:给点阳光就灿烂
学生投入多少状态,就收获多少效益。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教与学的本义:懂学之义,通学之道,循学善导,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教育界有一个“三个一切”口号:“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身为一位教师最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因着你所做的,让学习者做了些什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
(二)教师即开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罗杰斯所倡导的“非指示性教学”力主:“要琢磨出如何去教学,就在于弄清楚什么时候应该闭上自己的嘴,而且是在课堂绝大部分时间内。”教师要在讲与不讲之间寻找“黄金分割点”。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不讲”是指:“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三讲”是指:“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之处必讲。”要学会“留白的艺术”,更要懂得“闭嘴的艺术”。
有人认为:“从以知识传授为起点的教育走向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高效课堂要追求语文教学从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体系回到认识起点的问题解决。
也有人提议我们要学会“变教为学、变讲为导、变教为诱、以诱达思”,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
(三)教室即成长: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有人归纳归纳新课堂“三三四”原则,即新课堂三个关键词:差异、展示、合作。新课堂有三种性质: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新课堂四个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达标测评。今天教育的头号问题是,未能刺激学习者将所学付诸行动。设计教学活动要讲求三原则:我听见,我会忘记;我看见,我会记得;我做了,我会明了,更会改变。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学生的迷思困解是教学的重要起点;澄明阐要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孙绍振说:“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甚至以为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并且揪住不放。”
钟启泉是这样阐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活用教育资源,健全人性,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以“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行”为目标。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是着眼在对还是不对,而是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
(四)教育即解放: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是能超越教材,且在教学内容上能自成一家的教师。有效指导有人归纳为八先八后: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发言;先议论后请教;先理解后记忆;先笔记后整理;先复习后作业;先基础后扩展;先规程后操作。同时要注意学习指导具体化,做到“分层指导、分类指导、分人指导”。
四、没有结语的结语:万籁此俱寂,唯余钟磬音
实践出真知,我们要学会积累来自语文课堂第一线实践的感悟,要时刻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高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认识“语文课堂就是要达到话语活动的充分展开,做到教学内容预定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并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学生共同的人生经验。”有人把高效课堂理想境界归纳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可解读为:“生命课堂、生活课堂、生态课堂。”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体现有缺陷和不可复制性;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重视一课一得,目标越单一的课越是高效的课堂。教过了,不等于学会了。容量大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效课堂。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在语文课堂中怎么努力都是不够的,所谓教无止境,我们要一线教学探索中要教出底气、品位、尊严来。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7]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8]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许元洪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 3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