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激进”语文改革论的策略性意义

2014-08-20 02:19古大勇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5期

摘 要:鲁迅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喜欢折中调和,“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孙绍振提出的“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等激进改革主张客观上起到一种类似的斗争策略作用,“屋顶”虽然没有被“拆掉”,但总算开了一扇“窗”——近年来,数省的语文高考作文分值有所上升,全国性统一的高考体制彻底废除,其它弊端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局部的胜利。

关键词:孙绍振 语文改革论 激进 斗争策略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1]鲁迅这句话说的是中国人的国民性,认为中国人做事喜欢折中调和。鲁迅以五四时期的白话文的通行、文学革命的胜利来说明这个道理。在五四初期,当陈独秀、胡适发起“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时,遭到复古派的激烈反对,但后来白话文终于风行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鲁迅认为:“就因为当时又有钱玄同先生提倡废止汉字,用罗马字母来替代。这本也不过是一种文字革新,很平常的,但被不喜欢改革的中国人听见,就大不得了了,于是便放过了比较平和的文学革命,而竭力来骂钱玄同。白话乘了这一个机会,居然减去了许多敌人,反而没有阻碍,能够流行了。”[2]在鲁迅看来,提出废止汉字的钱玄同就等于上文中“主张拆掉屋顶”的那个人,偏激的主张遭到大家反对,调和折中的结果就是稍为温和的“提倡白话文”,“屋顶”虽然没有被“拆掉”,但总算开了一扇“窗”,也算是取得一个局部的胜利。

鲁迅先生的这些句话其实可以应验到百年后的中学语文“改革者”孙绍振的身上。作为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孙绍振,近年来开始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他犀利批判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端,为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危机忧心如焚,寝食难安,并为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而奔走呼告,用心良苦。首先,孙绍振认为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端乃是语文高考。语文高考受到美国标准化模式托福考试的严重毒害,把问题简化到只剩下ABCD四个选项,或以学生为敌,把简单的问题模糊化、复杂化,设置似是而非的干扰项去刁难学生,故意把试题弄得诡谲难猜,怪题、刁题、偏题遍布试卷,“一律以托福为准绳,连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文本也敢拿来做标准化试题,其结果是伪问题和荒谬的标准答案层出不穷。”[3]高考试卷同时是一根指挥棒,“考试的猜谜性质迅速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样,堂而皇之的语文课就充满了一本正经的钻牛角尖,充满了伤天害理的文字游戏。在等而下之的各种东施效颦的习题集的洪水冲击下,语文教学就逐渐变成了应付恶作剧的黑色幽默。这不但贻误了青年,同时使教师的头脑僵化、智力退化。”[4]而把作文分值降到40%(60分),也是直接受到美国托福模式贻害的结果。托福模式因为以标准化客观题型为主,所以把作文分基本取消。作文通常被视为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体现,“把作文固定为区区60分,高素质和低素质学生之间的差距甚小……。而真正素质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立竿见影。把一个低素质的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到高素质的水准,成功率是很小的,付出的劳动却是巨大的。而作标准化的题型的练习,用排除法,根据上下文去揣摸命题者意图,掌握拿分的技巧却是见效很快的。”[5]总体来说,这种类型的考试,不利于有效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想象力和审美的多元价值观,更不利于中学语文课程素质教育的顺利展开。其次,它不利于人才选拔,“考卷是规格统一的,而人才是不拘一格的,从根本上说,二者是不相容的”[6],“人才的可贵在于创造,而创造就是意味着对于规格的突破”[7]。第三,孙绍振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也不无偏颇之处。他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而在语文教学理念上,中国的教师受到三种观念的蒙蔽,即“陈腐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狭隘的社会功利论”和“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主体论”,从而“造成文本阅读的无效与低效”。[8]

由于存在以上这些弊端,孙绍振认为既然中学语文考试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走进死胡同,改革是势在必然,如箭在弦,不得不发,这关系到中国基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和未来。孙绍振面临的情境类似于近百年前的五四文学革命,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驱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与广大底层民众隔绝的文言文和作为传统道德工具的旧文学,已经严重地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在以“民主”和“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影响下,在追求现代化的民族诉求下,以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命”也是势在必行,这其中,有许多“文学革命”的先驱提出激进改革主张,如,鲁迅就提出了著名的“不读或少读中国书”的观点,而其中又以钱玄同的姿态最为激进,“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了“废汉文”或“废除汉字”的主张。孙绍振的“激进”姿态和当年的钱玄同十分相似,其提出的“激进”主张大约有二:其一是大概2007年提出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其二是在1999年提出“废除全国性统一的高考体制,让高考从全国的大一统的镣铐中解放出来,然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把出题权下放到各级学校[9]。特别是“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的主张更为激进,此论一出,国人哗然,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更多。2007年,孙绍振作为教育部中学实验语文课本主编,直接上书教育部,郑重其事地建议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10]

五四新文化先驱提出的“激进”主张一方面是他们的真实意图表达,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斗争的策略,或客观上起到一种斗争策略的作用。鲁迅曾经说到钱玄同这种“偏激”主张所蕴含的策略:“十分话只须说到八分,而玄同则必说到十二分。”[11]钱玄同说过许多“偏激话”,但在现实生活中,钱玄同处世却往往表现出平和通达、不走极端的特点,正如周作人所说:“若是和他商量现实问题,却又是最通人情世故,了解事情的中道的人。”[12]钱玄同的“偏激”显然包含一种斗争策略的因素,他似乎很明白矫枉过正的策略作用。正如鲁迅说:“矫枉不忌过正,只要能够打倒敌人。”[13]五四先驱深谙此理,如李大钊就曾说:“吾今持论,稍嫌过激,盖尝秘窥吾国思想界之销沉,非大声疾呼以扬布自我解放之说,不足以挽积重难返之势。”[14]这种斗争策略正是在洞察和通晓中国人国民心理的前提下产生的,即鲁迅所谓的“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如果你想要达到“开一个窗”的目的,你必须先“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白话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因此,钱玄同的偏激确实起到了一种“斗争策略”的作用。endprint

孙绍振的“激进”主张有多少他本人策略考虑的成分在内,我们不能确切把握,但是,在客观上,却起到了一种斗争策略的作用。在这种斗争策略下,完成了一些阶段性的改革目标,取得了局部的胜利。证据如下:首先,孙绍振在1999年提出“废除全国性统一的高考体制”,2004年,全国11个省份实行高考自主命题,这“在中国教育改革史上具有突破垄断体制的历史意义”[15];2005年,“自行命题的省份增加到15个”[16];如今,各省高考都实行了自主命题。另外,近年来所谓的“华约”“北约”和“卓越联盟”实行的“自主招生”制度,就是统一高考体制之外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有效补充方式。第二,高考语文试卷上标准化托福模式的客观题大为减少,正如孙绍振所说,“在强大的压力下,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顽强抵抗,节节败退,不得不作出让步:把客观题分值的硬性规定,改为各省自由决定,这是语文高考改革的重大胜利。标准化的客观题,在分值上大大减少,据统计,已从原来的90分变成现在(2006年)的30分左右。”[17]2001年,孙绍振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标准答案还是荒谬答案》一文,对2001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其中的托福模式的诗歌考查题进行无情的批判,成效旋即出现,“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命题组很快作了开明的让步,第二年诗歌从托福考试模式中消失了”[18]。第三,关于高考作文的分值,“福建率先于各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2004年),就把作文分值提高到70分,2008年江苏追随福建的脚步,把作文提高到70分”[19],“上海早在几年前就把作文分值改为70分”[20],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来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作文加到80分”[21]。

另外,孙绍振于2007年上书教育部的时候,提出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分值150分,这是否有一种策略考虑的因素在里面呢?因为,在这前后,他提出语文高考作文分值并没有达到150分,如2005年,他提出,“在确定作文分值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历史的传统(作文占80%以上,合120分),又要考虑现实(20年来,作文只占40%,即60分),过激则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过缓则不能改变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二元化的冲突。折衷一下,90分上下,既有改革的力度,又有可接受性。从分步进行的策略来说,可能是个比较稳妥的台阶。”[22]其中提到“分步进行的策略”的字眼,可见他的改革主张不是没有深思熟虑的策略因素在内的。2011年,他在接受《语文建设》记者访谈时说:“按照我的理想,作文得占120分才比较合理”[23]。笔者认为,综合孙绍振多次言论,他理想中的高考作文分值为120分,提出高考作文150分客观上起到一种策略的作用,即其中的30分差距是应付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的“讨价还价”和“调和折中”。

虽然从改革的总体成效来说,还不尽如人意。如高考作文的分值在若干省份有所提高,但仍没有突破90分;提高高考作文分值的省份尚不多;高考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增加了,但是部分主观题“换汤不换药”,有“主观题客观化”的倾向[24];托福考试的流毒还没有彻底肃清。种种现象说明孙绍振的语文改革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毋庸置疑,毕竟取得了如上所说的一些阶段性成果,“拆掉屋顶”的任务虽没有最终完成,改革的“窗”却打开了一扇,看到了一线改革的曙光,所以对孙绍振的语文改革工程不必持悲观态度,因为任何改革都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期待着!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常规课题“‘闽派语文的创新性和启发性研究——兼论其对高校中文教学的启发意义”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FJJKCG13-116。)

注释:

[1][1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第287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3][4][6][7][9][15][16][17][18][19][20][21][24]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第10页,第7页,第8页,第11-12页,第63-64页,第69页,第77页,第19页,第102页,第67页,第102页,第19页。

[5][22]孙绍振:《打破语文高考六十分僵局》,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9日。

[8]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3-34页。

[10]见《著名学者孙绍振建议高考只考一篇作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4期。

[12]周作人:《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617页。

[13]沈鹏年:《鲁迅与<新青年>同人关系探索之五》,文汇报,1962年9月25日。

[1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7页。

[23]李节:《作文教学的症结——孙绍振教授访谈》,语文建设,2011年,第11期。

(古大勇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36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