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

2014-09-19 00:13俞梅华卞酉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读书

俞梅华+卞酉霖

孙中山曾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因此,所谓阅读意识,其实就是一种阅读的习惯,一种想读书、找书读的本能。

书是良师益友,读书是中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高尔基曾说过:“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对于中学生,多读书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和更多的智慧;多读书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多读书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多读书可以使他们的心情快乐、修养提高。作为中学老师,如果能培养出学生强烈的读书意识,让书籍成为学生们的挚友,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当代中学生自由阅读的主要时间是课外,遗憾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视、网络和电脑游戏等新生事物快速侵吞了中学生的绝大部分课外时间。与此同时,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客观条件与城市中学生相差甚远。例如:很多农村父母对孩子的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引导能力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如城市孩子的父母,诸如图书馆之类的硬件设施,农村也远远不如城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毋庸讳言,作为农村中学教师,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读书意识有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意识呢?

一、适当利用课堂时间,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常态化,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很多农村中学生在课外时间是不能自觉读书的,他们不会读书、不爱读书,很多农村家长也缺乏监督孩子课外阅读的意识,有些家长甚至常年在外打工,这些学生的课外时间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而课外时间老师也常常鞭长莫及,无法监控。所以,在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适当利用课堂时间来引导、督促、跟踪、检查、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和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无特殊情况,都将每一节课的前三五分钟列为课外阅读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询问阅读心得,布置阅读任务等。由于经常督促,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日常任务,久而久之,课外阅读就常态化了,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习惯成自然。

二、课外阅读内容多样化,阅读资源共享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卷有益,在向学生们推荐阅读内容时,不仅仅局限在名著、经典上,而应该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诗歌散文、科学历史都行,既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章节或片段,只要是健康的、精彩的、积极向上、言辞优美的都可以向学生推荐。推荐的方法也可以多样化,除了老师推荐外,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或相互推荐等。

由于农村中学硬件设施相对较差,各类阅读资源相对不足,因此,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可以是:把每个学生拥有的课外阅读资源进行登记,打印,张贴,以便于老师进行整体调配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换,在补充新书时也能避免重复,条件允许时可以成立班级图书角。

三、科学确定阅读量,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中学生学习任务较重,科学安排好每个学生课外阅读的量是相当重要的,针对每个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量是必须的,微不足道和过犹不及都是不可取的。笔者的教学实践是:首先规定必读内容,让每个学生制定出自己的阅读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假期计划,每个计划都亲自把关,对计划中不妥的地方与学生一起商量、调整。计划生效后,就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选读内容,不作硬性要求。

四、营造读书氛围,借用多种阅读载体,激发进学生阅读兴趣

要强化一种意识,必须营造相应的氛围,使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和冲击,这样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烙印,由无意注意逐步形成为有意关注。因此,学校要特别注重校园书香氛围的营造。如:利用廊柱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利用展窗开设读书交流园地,让学生一走进校门,马上就会被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包围。班级的图书角不仅要装满学生喜欢的好书,还要有一个个美丽的名字,如“豆丁书架”、“琅琅书吧”等,学生们一看到名字就有要走近的冲动。另外,学校还可以以书为媒介,成立一些学生社团,如设立小小文学研究会、“文学社”、“诗歌吟诵社”,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等。通过氛围的营造,让好书的影子随时撞击学生的眼球,让好书的声音不断萦绕在学生的耳际,让好书的智慧不时愉悦着学生的心灵,耳濡目染中,学生渐渐地就把阅读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高就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大量阅读工具,如电子阅读器等,这些东西又使阅读更加便利,阅读成本更加低廉。很多优秀的作品已经有了朗诵版,有些产品还具有听书的功能,利用这些可以让学生们在实现阅读的同时减少用眼,保护视力。试想,当学生做完家庭作业后,轻轻地闭上眼睛,听一段精妙绝伦的诗朗诵,他们还会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吗?如果他们有机会游览三国影视基地,当他们来到“三英战吕布”景点时,听一段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片段,他们是不是有历史重现的感觉?

电视表现效果的直观性,能促进学生读书的兴趣,也能成为课外阅读的有效载体,我们可以推荐学生去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茶馆》、《科学与探索》等优秀作品。由此可见,突破纸介质载体,以“听”代读、以“看”代读,也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五、以阅读为依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课外阅读任务布置后,作为老师,必须及时掌控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情况,他们读了没有,读了什么,收获怎样等。简单的说,就是要检查这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需要重视的是检查本身也有多种形式,以“读”代查、以“讲”代查、以“演”代查就是效率很高的检查形式。

例如,在前文所述的课堂上的三五分钟课外阅读模块时间里,让学生走上讲台以近期课外阅读内容为题材,进行一次演讲或朗诵,用演讲或朗诵的形式谈读书的感受和心得,也可以用此形式向其他同学叙述精彩情节、推荐新书等。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和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再比如,以学校的元旦汇演为契机,组织学生集体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章节,然后与学生共同策划,将其改编成舞台剧,接着再与学生共同选出导演、摄像、制片、化妆和演员,利用活动课进行反复排演和集体点评,最后再推荐到学校舞台上进行正式演出。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同时对整个过程进行拍照和录像,并制作成电子媒体,供学生拷贝,给他们留下中学时代永恒的美好记忆。

能够明显感觉到,通过课堂演讲和排练演出,很多学生受到强烈感染,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通过课堂演讲,很多学生逐步克服了胆怯心理,变得更加自信了,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现象慢慢消失了,演讲的声音也慢慢变得洪亮起来。出演诸葛亮的那个学生经历这一令人难忘的表演以后,甚至近乎一口气读完了《三国演义》,并且多次积极报名参加各类演讲比赛,多次获奖。

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成就感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成功又可以增强自信。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意识的过程中,如果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推荐优秀的读书心得和读后感到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把精彩的演讲和朗诵进行录音,并放到学校广播台去播放;发行班级读书报或者期刊,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成为主编,版面编辑,刊登更多学生自己的文章和他们摘抄的片段。

总而言之,“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同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意识也是一项“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长期性、渐进性工作,我们惟有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方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俞梅华 卞酉霖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学 225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生课外阅读读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