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月芬
摘要:面对当前中学生迷恋流行音乐,不喜欢民族、古典音乐的现状,作为教师,应转变观念,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辨别流行音乐的优劣,把好的流行元素揉进优秀民族、古典音乐中进行教学,让两者在课堂中并驾齐驱,从而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与古典音乐;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72-02
在“流行音乐进课堂”这个讨论了多年的话题尘埃落定之后,“让古典、民族音乐进课堂”这个教育部十年前就发出的呼吁近期又重被部分教育专家提起。这两种观点貌似冲突,其实并不矛盾,两者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不应对立起来。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让两者在音乐课堂中并驾齐驱。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让古典、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互相融合,使音乐课堂更有吸引力?下面就这个问题略谈浅见。
一、古典、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的现状
曾有一个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在一所初中学生中做了关于“你喜欢的音乐体裁”的调查,其中喜欢古典音乐的占调查人数的9.3%;喜欢民族音乐的占48%,喜欢流行音乐的占100%。这项统计,虽不一定非常精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他学校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农村中学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数比例还会更低!还有调查表明:现在大约有80%的中学生能唱10首以上的流行歌曲,而大多数学生对于音乐课上所教的歌曲能流畅地演唱的则寥寥无几。面对如此现状,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让学生有选择地吸收流行音乐,与此同时快乐地接受古典、民族音乐熏陶,让其与优秀的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齐头并进?从个人多年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二、解决的策略与途径
1.老师自身首先要更新观念。有部分音乐老师,不能与时俱进,老在过去自己所学的领域中自我陶醉,拒绝接受现代的东西,鄙视流行音乐,认为流行音乐肤浅、俗气;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个人好恶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自己喜欢美声,就想让学生也喜欢帕瓦罗蒂、道格拉斯;自己喜欢笛子,就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听《梁祝》、《沉思曲》。這无形中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教学。我们应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昙花一现的“高雅”音乐,而流行音乐中也有优秀之作。因此,老师要胸襟开阔、雅俗共赏,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2.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别能力。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偏爱,但同时,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别优劣的能力,难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对部分流行歌曲进行举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流行歌曲中,不乏优秀作品,但部分的流行歌曲,在艺术性上是比较单薄的,缺少营养价值,只能成为过眼烟云;更有些歌词直白的流行爱情歌曲,不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如果不分优劣全盘吸收,不仅起不到音乐陶冶性情的作用,反而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3.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民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在课堂中同行。①利用流行元素,让传统与流行音乐在课堂中交融,为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流行元素融进民族音乐中进行教学。如八年级《梨园撷英》这一单元,介绍的全是学生不喜欢的传统戏曲。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欣赏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和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前,我选用时尚童星韩萍和孔莹的演唱版本,因两位小演员年龄与学生相近,很快拉近了学生与演唱者的距离。同时演唱者穿着戏装的靓丽扮相、优美的唱腔、生动传情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讲解的深入欣赏,让学生接受这些民族音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又如《青春舞曲》是一首经典的维吾尔族民歌,但学生认为歌曲太“老土”,不愿意学,怎么办?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先让学生看玖月奇迹这个时尚组合演唱的《青春舞曲》视频,视频中那融进了现代爵士乐动感节奏的伴奏,融合了民族与流行色彩的伴舞,两位演员充满激情的演唱和演奏,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有的学生当时就模仿起来,感慨原来“老土”的歌曲也能唱得那么“好听”。我趁热打铁,指导学生顺利唱好了这首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②利用“明星效应”,培养学生对古典、民族音乐的兴趣。学生不喜欢民族和古典音乐,但喜欢流行音乐,崇拜流行音乐明星。能否利用学生这个特点,因势利导,让他们喜欢上民族、古典音乐呢?在经典音乐作品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尝试:在学唱《洪湖水浪打浪》时,我选用了流行乐坛天后王菲演唱的版本进行范唱导入;欣赏歌剧名曲《今夜无人入睡》时,我没有选用帕瓦罗蒂经典唱本,而选了中国流行乐坛“大哥大”刘欢的演唱视频,同时插播了偶像明星张惠妹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同名歌剧另一名曲《公主彻夜未眠》等。我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想利用学生对明星的崇拜,让学生爱“屋”及“乌”,从喜欢明星进而喜欢明星演唱的古典、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懂得古典、民族音乐与优秀流行音乐并没有距离,之所以觉得民族和古典“不好听”,只因为对它们接触少,不了解,只要我们不排斥、不拒绝,就会感受到古典、民族歌曲经久不衰的巨大魅力。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③利用第二课堂,传播优秀音乐文化,充分利用校内外音乐资源,如广播站、网站、黑板报等,配合音乐课堂教学。首先是“听”,人们对音乐的喜欢往往是“听”出来的,“熟悉的东西才会喜欢”。所以,广播站经常播放一些古典、民族乐曲和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从听觉上使学生这些音乐“有感觉”,进而吸收;其次在宣传栏刊登有关的音乐故事、音乐知识或在网上展开大讨论等,使高雅音乐在校园流行。通过课外音乐活动,比如音乐兴趣小组、歌咏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演唱、欣赏古典、民族乐曲和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让优秀音乐文化进驻校园这块阵地。
无论是古典、民族音乐还是优秀的流行音乐,都是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应不断传承下去,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应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使音乐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