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林,何春,刘波
摘要:宜宾学院在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发展的实践中,根据学生规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了一套既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又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主要依托,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尊重学生教育个人价值取向,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极化服从教育社会价值取向,全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本文重点介绍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多元多价值取向和专业建设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多元化;多极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49-03
应用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迫切需要,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高等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点。构建一套既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又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本科院校应用人才培养个性特色,是所有应用型高等学校必须重点思考和着力探索的课题。宜宾学院以“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为办学理念,一方面尊重学生教育个人价值取向,以促进人格成长、激发潜能、发现适应人才成长规律;另一方面服从教育社会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依托,以模拟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为实验实训手段,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成长规律和适应地方发展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新发展时期,宜宾学院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明确了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在围绕“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凝练出具有宜宾学院特色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能激发学生潜能、彰显学生个性的“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讲,“一”就是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二”就是把握好两大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三”就是提升学生三项素养: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四”就是增强学生四大基本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五”就是实现五个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结合、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结合、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结合、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结合、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结合。
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出生源的多样性和就业的多维性特征。一方面生源的个性差异、高考学科成绩均衡度、家庭条件等多样性程度增加;另一方面就业行业、职业种类呈多渠道發展趋势,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就宜宾学院而言,专业对口就业占大学生就业总人数的35%,就业维度扩大。针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就业的多维性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矛盾,宜宾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所谓专业核心课程就是把各专业中最根本、最具原理性和学科代表性的知识点抽取出来,整合成能体现该专业核心价值与基本面貌、符合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规律的8~10门核心课程。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即可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专业素养与基本应用能力,能适应社会对学生专业上的一般要求。所谓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是针对学校生源的多样性、社会需求的多元性和人才就业的多维性,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应用人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要义指:“学生在必修所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须根据区域社会及行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并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意愿自主确定所修拓展课程,其拓展课程方向可以是学科纵深的、横向应用的、多学科复合的,还可以是基础厚实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改变课程修读方式和学分取得途径”。专业核心课程制度蕴含“以生为本”和“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力求改变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课程选择单一、课程修读方式单一,学生评价标准单一的“一元”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既高度凝练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品质,确保了专业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回应了区域社会及行业对当今应用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而培养出适应区域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需要的应用人才。作为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的配套举措,学校突破性地允许学生学习期间有三次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学校从加强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入手,在全校开展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的意义宣讲和个性化的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在认真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及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这既增强了学生专业选择、个性成长与未来规划的自主性,同时也通过制度设计和教师引导,培养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不仅使宜宾学院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了基本保障,而且成为决定宜宾学院未来发展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促进了包括拓展课程、应用实践课程等课程模块在内的具有宜宾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启了从课程的“物态”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变,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化背景下区域性高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彰显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多极化特征
学校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主动适应宜宾作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的经济强市和人口大市的主要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应用人才的迫切需要,主动适应川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应用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迫切要求,积极推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探索,初步显示出学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多极化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即是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和不同兴趣爱好,针对学生个体价值取向所构建的不同培养模式。宜宾学院现已形成了以个性彰显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高校中应试能力较弱而致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一年级集通识教育和发现专业兴趣以彰显学习个性,将学生四年应修的通识课程前移到一年级集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尝试“确立”自己的专业,通过试听试学专业课程以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在一年级结束时才最终“确认”自己的专业;在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在修完专业核心课程后,其余课程完全根据学生个性进行设计,集中力量发展专业特长。励志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高考成绩相对较高且应试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再增加一轮专业提升课程学习。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所选专业为依托,以社会(行业)需求特别是学生需求为导向,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又凸显较强的行业(职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卓越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极化,即是在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紧扣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从多个方向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使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优势与区域经济社会主体行业职业形成支撑和共鸣,该模式主要针对社会价值取向而设置。学校现已逐步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专业群。
1.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行业)发展的专业群。学校立足服务宜宾地方的食品化工、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支柱产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分类定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化学与化工学院充分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来谋划发展,按照区域内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结合现代企业人才的需求灵活地制定和修改专业设置及课程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应用化学专业主要围绕地方产业,在氯碱化工、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磷化工、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绿色化工产品及其先进装备应用技术、化工过程集成及系统工程等方面形成明显特色。再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针对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加强实实践教学,与宜宾电信、移动、联通等建立了实验教学、实习教育及就业合作基地,大四学生可提前进入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同时还建立了宜宾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满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了保障。
2.面向地方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学校借助校地战略合作联盟,构建了服务地方市政建设和区域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社会工作专業以宜宾学院社会工作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为契机,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的“东风”,以“宜宾市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及其他服务项目为学生初次专业实习提供平台,以四川省内外的一线社工机构为毕业实习平台,将已经进行了初次专业实习的学生按照各机构的不同需求送往机构完成毕业实习,形成了稳定的制度模式。
3.面向教师教育的专业群。学校依托区域地方已有的教师教育资源,构建了教师教育“2.5+1.5”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教师教育已成为宜宾学院服务区域社会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和优势。在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已形成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行业技术创新为特色、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一教学组织方式不仅增强了学校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和规格的达成度,而且增强了学校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度,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新阶段学校应用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地方性”的鲜明特点。
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紧密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学校以培养适应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人才为目标,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为重点,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一批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的有较强优势的特色专业群,并提出了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明确了专业建设具体目标、专业建设评价内涵和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及应用人才市场变化的专业申报、建设、改革、评估与退出的良性机制。
1.根据地方建议和要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的地方特色专业,积极打造具有特色专业的示范二级学院,以此带动全校专业及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2011年开办农学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并组建了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2010年开办物流管理和音乐表演专业;2009年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2012年开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相继成立了“文学与新闻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针对互联网及电信专业,2009年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3年开办软件工程专业;针对化工、机械、生态环境等专业,2009年开办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开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3年开办生态环境专业。
2.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对接地方产业群,构建专业群,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3.大力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革和创新,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行业企业重要科研项目的研发,加强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在增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对行业企业渗透力的同时,有力推进了专业综合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促成了科研成果在应用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化,既有效解决了应用人才培养中创新意识缺乏、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加强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了解度,增强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适应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宜宾学院在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发展的实践中,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特色,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学校内涵发展。近几年,我们虽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方面做出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切实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明义.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汪明义.关于加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3]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4]汪明义.践行群众路线,确立学生中心教师主体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3,(20).
基金项目: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作者简介:白玉林,男,四川西充人,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