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飞 黄勇 唐爽
摘要:文章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先收敛而后趋于扩大的变动趋势;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先扩大而后趋于收敛的变动趋势。随后利用湖北省1979年~2008年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Johansen检验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考察。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产业结构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先扩大后逐步减少的事实特征,且两者都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量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城乡收入差距并未表现出持续明显的收敛趋势,城乡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7∶1上升到2009年的3.33∶1。当前,我国以城乡收入差距为显著特征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总的来说,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要么是考察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或要么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两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不容忽视。本研究尝试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同时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着重探讨两者的交互作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
二、 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模型
借鉴巴罗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构建城镇经济增长函数为:
其中,Yu表示城镇经济中的产出,Au表示城镇经济的技术系数,K为城镇经济中的资本投入,包括两部分:城镇居民拥有的以生产资本形式存在的资本Ku,农村居民拥有的以储蓄形式存在的、最后通过银行等金融部门全部转化为城镇生产资本的资金Kr。S表示城乡产业结构水平,用Su表示城镇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Sr表示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则三者的关系为Su>S>Sr。假设S与Su之间存在稳定的比例关系,可设S=?兹Su(0<?兹<1)。L为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包括城镇原有居民的劳动力数量Lu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Lr2,Su为城镇产业结构水平,?琢(0<?琢<1)为城镇的资本—产出弹性系数。
由于农村地区金融资本深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仅仅考虑土地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把农村的经济增长函数设为:
Yr=ArT?茁L1-?茁r1(2)
其中,Yr表示农村经济的产出,Ar代表农村生产函数的技术系数,T为农村拥有的土地,Lr1为在农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力数量,?茁(0<?茁<1)为农村的土地—产出弹性系数。
由于城乡的生产要素总量是一定的,所以经济中劳动力和资本总量满足以下恒等式:
Ku+Kr=K(3)
Lr2+Lu=L(4)
Lr1+Lr2=Lr(5)
Lr+Lu=Lall(6)
其中,Lr表示农村地区农民总人口数量,Lall表示城乡总人口数,其他变量含义不变。
为了便于研究,假定农民把资金储蓄到银行,获得固定不变利率r的收益,银行再将该笔储蓄全部按固定不变利率r贷款给城镇居民,所以农民拥有的资金Kr最后通过银行部门全部转化成为K的一部分。此外,假设城镇的资本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且城乡之间的劳动力不存在异质性,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因此,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实际价格均由市场决定,分别等于各自的边际收益r和w。劳动力自由流动意味着每个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产出yr,理论上等于进城谋生的工资收入w。根据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回浪效应理论以及托拉罗的劳动力迁移决策模型,当w>yr时,农村地区更多的农民会转移到城镇的二、三产业就业,使农村地区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最终使农民人均产出yr上升直到等于w。此时,农村劳动力的净迁移率为零,城乡二元结构完全消解,城乡发展实现一体化。由式(1)可以得r和w如下:
根据上述两式,用各自的工资收入和各自的资本收入可以分别计算出城镇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
其中,农村总收入I1=Ir·Lr,城镇总收入I2=Iu·Lu,城乡总收入I1=I1+I2,农村总人口Lr,城镇总人口Lu,城乡总人口Lall=Lr+Lu。为了计算的方便,将城镇总收入占城乡总收入比重 记为?籽,则1-?籽表示农村总收入占城乡总收入的比重;用城镇化率来测度城镇化水平,即URB= ,将URB记为u,则1-u表示农村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从而,式(11)改写为:
TL= In · + In
· =(1-?籽)In +?籽In (12)
根据式(12)求泰尔指数对城镇化率u一阶偏导有:
= (13)
式(13)中,当u<?籽时, <0恒成立,意味着城镇化率提高,泰尔指数会下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当u>?籽时, >0恒成立,意味着城镇化率提高,泰尔指数会上升,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为研究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式(3)~式(10)将式(11)改写为:
TL= In · + In
· = ln · +
In · =
·
ln +
·ln
在上述等式中,(.)和(..)分别表示对数前的整个分子式。在上述等式的基础上,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分母(即原式中的I),得到TL与S的隐函数关系式,利用这一函数式可求得TL对S的一阶偏导为:
= In (14)
式(14)中,当u<?籽时, >0,S上升使TL上升,也即产业结构水平的上升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u>?籽时,产业结构水平的上升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综上可知,城镇化推进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影响。
三、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 变量选取。
(1)城镇化。由于城镇化的本质仍然是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即通常所说的人口城镇化,再考虑到全国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历史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最常用的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来测度城镇化水平。
(2)产业结构。借鉴已有文献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反映第一产业占优比重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优比重演进的总体情况,用S表示产业结构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S= (15)
式中:S表示该地区某一年的产业结构水平;Xi表示对应年份该地区i产业占本市GDP的比重;i(1,2,3)产业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这里不直接用第一产业的原因是因为第一产业变动方向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方向相反,这里的非农产业可以将第一产业这个逆向指标正向化。Wi为i产业的权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设定的权数分别是0.2、0.3和0.5。权数的大小是根据经验确定,因此S值对产业结构的衡量是一个经验指标。一般来说,产业结构越合理,S值越大。
(3)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用泰尔指数TL(理论模型中已有表述)来度量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越小,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2. 数据来源。本文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1979年~2008年《湖北省统计年鉴》。其中城镇总收入是根据历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总人口推算得出,历年农村总收入是根据历年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乡村总人口推算得来,全省总收入为城镇总收入与农村总收入加总。并以1979年为基期,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数据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消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四、 实证分析
1. 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实证分析以前,必须判断样本时序数据的平稳性,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现象。“伪回归”的出现意味着应用这些数据得到的计量回归模型没有经济意义。同时,单位根检验是进行协整关系和时间序列波动持续性检验的必要条件。本文采用最常用的ADF单位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Tl、Urb、S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序列,进一步做一阶差分ADF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被拒绝,即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
2. 基于Johansen检验的协整分析。Johansen检验是基于VAR模型进行的,为了方便进行协整分析,首先构建一个VAR模型。估计模型之前,首先必须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采用似然比(LR)检验和AIC与SC取值同时最小准则来确定阶数,如果出现AIC和SC不能同时取最小的情况,采用LR检验进行取舍。根据此方法,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为了检验上述VAR模型中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采用Johansen“迹”检验来确定模型中的协整向量个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选择以泰尔指数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
Tl=0.631 127*Urb-0.344 909*S
(0.221 72) (0.261 61)
由上式可知,城镇化对泰尔指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对泰尔指数具有负向影响,且影响不显著。协整分析表明,长期趋势下,城镇化的推进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提出了一个能够判断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考察某个变量的所有滞后项是否对另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当期值有影响。如果影响显著,说明该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如果影响不显著,说明该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根据上述原理,基于VAR(1)模型,通过对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都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不是产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
4. 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函数用来研究分析VAR模型中某一个变量变化对另一变量的全部影响过程。此方法分析的思路主要是给扰动项一个冲击,然后观察VAR模型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变化。扰动项的波动首先会传给所在方程左端的内生变量,然后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所有的内生变量。本文选择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城镇化、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脉冲响应检验结果(图略)分析如下:
首先,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水平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在第一期城镇化的正冲击对产业结构变动就有一个正的影响,在第三期这一影响到达最大化,然后逐步减弱,但始终保持正的影响。这表明,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其产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当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边际效应开始下降。其次,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变动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在第一期到第三期,产业结构的正冲击对城镇化变动有一个正的、快速上升的影响,在第三期影响到达最大化后逐步减弱,但始终具有正的影响。这表明,随着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有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但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边际效应有逐渐下降的变动趋势。再次,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水平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城镇化的正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在第一期保持负向作用,从第二期开始变为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不断加强,在第五期达到顶点后逐渐缓慢下降,但最终保持正向作用。这表明,就湖北省来说,城镇化进程加快短期内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长期趋势下会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与理论模型推导得出的理论假说符合: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先收敛而后趋于扩大的变动趋势。最后,城乡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变动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产业结构的正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在前两期持续走强,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化后逐渐缓慢下降,逐步趋于0,但始终保持正向影响。这表明,随着湖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体中第二、三产业比重的逐步上升,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扩大的速率则逐渐下降,这与理论模型推导得出的理论假说基本符合: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先扩大而后趋于收敛的变动趋势。
5. 方差分解。方差分解不仅是样本期间之外的因果关系检验,还通过衡量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程度。本文对VAR(1)模型进行方差分析(表略),结论如下:首先,城乡收入差距的波动在第一期只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下降,但在15期后仍然维持在55%左右,由此可见,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如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没有针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在累积恶性循环效应作用下,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典型特征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根本性转换。其次,城乡收入差距还受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波动的冲击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波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冲击,具有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的变动特征,在第5期,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波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冲击分别达到11.885 97%和10.148 87%,在第10期进而分别到21.97%和16.26%,然后两者上升的速率不断下降,在第15期分别维持在26.49%和18.93%。这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但这一影响在不断下降,只要我国采取更为积极的高质量的城镇化战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综合承载力,推进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协同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将会得到持续收敛。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先收敛而后趋于扩大的变动趋势;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先扩大而后趋于收敛的变动趋势。随后利用湖北省1979年~2008年城(下转第120页)镇化、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Johansen检验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考察。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产业结构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先扩大后逐步减少的事实特征,且两者都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以上结论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协同推进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第二,彻底打破阻碍城镇化的制度障碍,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第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力度,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1.苏雪串.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2.陈讯,童华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年~2003年中国数据.生产力研究,2007,(10).
3.陈晓毅.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SVAR模型的研究.经济经纬,2010,(6).
4.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的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8).
5.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7).
6.郭军华.中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阈值效应——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7.李宪印.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技术经济,2011,(1).
8.程莉,周宗社.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经纬,2014,(1).
9.林毅夫,陈斌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南开经济研究,201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3XMZ08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号:14SKE02)。
作者简介:王亚飞,西南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勇,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唐爽,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