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利用统计和读者问卷调查的馆藏纸质文献效用研究

2014-09-18 11:05:22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效用馆藏纸质

杨 衡

(广东海洋大学,湛江524088)

“效用”一词在《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功效和作用,在经济学中表示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1]。馆藏纸质文献效用,基于读者而言,反映的即是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程度。图书是馆藏纸质文献的主体,图书利用率可以反映出纸质文献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读者对纸质文献效用的评价。二者相结合,能较为系统地反映高校馆藏纸质文献效用的状况,便于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的策略。

1 馆藏图书利用统计分析

馆藏图书的利用情况主要通过借阅数据来反映。根据需要,本文统计了笔者所在馆——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以下称我馆)近5年馆藏图书借阅率、生均借阅量以及零借阅率,期以从历年数据、分析馆藏纸质文献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及变化趋势。

1.1 馆藏图书借阅率

馆藏图书借阅率即读者借阅量占馆藏量的百分比,总借阅率反映了纸质文献总体利用情况,各类图书借阅率反映各个类目图书的利用情况。

表1 2009-2013年我馆总体借阅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1)从2009年到2013年馆藏量逐年增加,而借阅量逐年递减,导致借阅率逐年下降;(2)从幅度上看,借阅率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连续下滑,2013年相比2009年馆藏图书增加了244346册,增长率20%,借阅量下降了91684册,借阅率下降了26.8%。据了解,图书利用率不高且呈现连年下降的态势,也是其他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了便于问题分析,按《中图法》分类对我馆图书近5年利用情况进行统计(表2)。

表2 我馆2009-2013年各类图书外借统计数据

由表2可知,与前一年相比,2010年有10大类图书的借阅率下降,2011年有13大类图书借阅率下降,2012年有20大类图书借阅率下降,2013年有15大类图书的借阅率继续下滑。近5年来我馆图书借阅率变化呈现几个特征:(1)借阅率较高的类目图书下滑幅度较大,如 B、H、I、J类等;(2)与我校学科专业相关的类目图书借阅率下降幅度较为平缓,如 F、O、P、Q、S、T、U 类;(3)综合类图书借阅率变化不明显,如N、V、X、Z类;(4)社科类图书借阅率下降更加突出,自科类图书除T类借阅率下降较缓慢。

1.2 生均借阅量

生均借阅量,即读者借阅量与读者人数之比。年生均借阅量的变化可以反映读者对馆藏纸质文献的认可程度,反映馆藏纸质资源建设是否科学、合理。

从表3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3年,学校连年扩招、读者人数逐年增加,借阅总量却逐年递减,导致人均借阅量逐年降低。从2009年到2013年生均年借阅量下降了近50%。图书借阅量的下降,反映了读者对纸质文献的不满。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纸质文献质量不高,二是网络数字资源的冲击、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表3 2009-2013年生均借阅量

1.3 零借阅率

零借阅率,即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一次借阅记录的藏书量与馆藏量之比。零借阅率反映文献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用为零[2]。零借阅率如果较低可视为正常现象,如果过高且呈现上升趋势,则表明馆藏图书质量存在问题,应研究采取相应对策。表4反映了我馆2009-2013年分别在1年以内至5年以内的零借阅率情况。

表4 2009-2013年我馆图书零借率统计表

图1反映了我馆图书零借阅率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我馆近5年来不同时间段内零借阅率逐年上升,如2013年曲线处于最高,2009年曲线处于最下端,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更多图书处于闲置状态,这与生均借阅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图1 2009-2013年零借阅率变化图

2 读者对馆藏纸质文献效用的评价

2013年12月,我馆对校内读者进行了资源和服务的年度问卷调查。此次调查设置与图书利用相关的问题4个,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191份。

表5 读者问卷调查

从表5可以看出:(1)读者利用图书的意愿不高,读者到馆目的中自习占了49%,借还图书仅占33%;(2)对馆藏图书的评价方面,认为新书更新慢占41%,图书数量偏少占28%,图书内容陈旧占51%,缺乏所需图书的占38%,这说明馆藏图书质量影响了图书利用率;(3)读者服务质量也是影响读者借阅意愿的重要因素,在问卷3中有44%的读者认为找书费时费力,15%的读者在管理系统中查找到该书但是在书库找不到,还有51%的读者可能由于其他障碍因素找不到合适的图书,类似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读者对借阅图书失去耐心和信心;(4)谈到改进措施,有57%的读者建议设置新书区,35%的读者建议宣传导读,22%的读者建议简化标识指引,这表明为读者借阅创造条件,增加适当的服务措施能有效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3 纸质文献效用递减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我馆近5年图书利用的统计数据和读者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馆藏纸质文献满足读者需求效用不高且逐年递减,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馆藏纸质文献质量是影响其利用率的根本因素。近10年来,学校合并及连年扩招导致读者人数剧增。因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航海质量管理体系年审及申博建博等对生均图书馆藏册数的指标都有要求,我馆购书经费较为充裕,这几年进行了大量的图书采购,馆藏充实迅速。但由于每年图书品种有限,符合馆藏要求的图书品种更少,粗放型的采购方式导致大量不符合馆藏要求和读者阅读需求的图书充实了图书馆,复本量大品种少,图书内容与读者需求脱节,自然难以引起读者的借阅兴趣。

其次,网络数字资源的兴起对纸质文献效用产生了部分替代效应。从理论上来说,纸质文献与网络数字资源各具优劣,彼此能从不同的角度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在提供文献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竞争性,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我馆近几年来用于购买各类网络数据库资源的经费逐年上涨,网络数据库资源独特的优势吸引了部分读者,满足了读者部分文献信息需求。这种替代效应的存在,导致读者对纸质文献需求的一部分转向数字网络资源。特别是在纸质文献质量不高的情况下,读者更加趋向于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自身文献信息需求。

最后,纸质文献内容服务也是影响其效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书馆针对纸质文献内容开展的服务较为传统甚至流于形式,文献宣传、推荐导读等做得不够深入细致,读者参与文献采购机会和范围较小。虽然图书馆采用延时服务和读者自助服务等手段方便了读者查阅和借还,但是对吸引读者使用纸质文献效果不大。同时,图书馆对读者加强了网络数据库资源的宣传、推荐和培训,数据库供应商对读者也采取了营销策略,与纸质文献相比,网络数据库资源更容易吸引读者。

4 提高纸质文献效用的策略

4.1 提高文献采购质量,优化馆藏资源结构

首先要提高文献采购质量。对纸质文献采购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如采购前了解读者需求,采购中邀请读者参与,文献上架后依据读者反馈意见进行内容评估,保证所采购的文献确是读者所需要的。

其次要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要根据读者需求状况和学科结构确定各类图书的复本量,掌握读者需求变化规律,与读者需求和学科结构密切相关的图书可适当增加复本量和品种数;在采购经费有限条件下,要科学确定纸质文献与数据库资源的采购比例,既不能固守传统纸质文献,也不能过多追求电子资源,二者比例失衡可能带来资源浪费[3]。

4.2 加强纸质文献内容宣传,引导读者合理使用

工作实践中发现很多读者抱怨馆藏图书不足或找不到合适的图书。经馆员指导,却发现大量相关或相近的文献。因此,针对读者开展与纸质文献内容相关的宣传和导读服务,如好书推荐、新书通报、资源介绍、读书沙龙、主题阅读、专业学科文献检索等活动,既有助于引导读者了解馆藏纸质文献内容,又能激发读者主动利用纸质文献的意识和热情。

4.3 创新纸质文献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服务机制,就是要从制度和服务手段上为读者利用纸质文献尽可能提供便利。

首先,针对纸质文献制定相应的读者服务制度,保证读者在借阅纸质文献过程中能随时获得馆员指导。

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向新生读者介绍馆藏文献结构,推荐介绍有关适应大学生活及专业基础方面的图书;为毕业生推荐求职就业方面的图书;为参加各类考试的读者推荐有价值的参考用书;为各类学生团体协会推荐相关专业方面的图书;对于特殊的读者如老教授、行动不便的读者也可帮助其代查、代借、代还图书等[4]。

4.4 加强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读者文检水平

读者信息素养的高低,往往制约读者利用馆藏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很多读者由于缺乏基本信息检索意识和技能,导致其利用图书馆资源主动性和能力不够,查找文献费时费力甚至不知所措,进而影响其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积极性。要区分情况,分层次多方位开展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如针对新生读者要提高其入馆教育质量,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图书馆的作用地位,培养其基本信息检索意识和技能;针对其他高年级的读者要进一步提高其文献检索能力和知识信息发现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题讲座,使读者自觉主动利用图书馆资源。

5 结语

早在1978年,美国学者兰卡斯特就曾经预言二十年后传统图书馆将消失。虽然这一预言至今未成为现实,但是纸质文献利用率不断下降却是客观事实。有人简单地将此归结为数字网络化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5]。然而笔者通过对我馆近5年来图书利用率的统计分析和读者问卷调查发现,纸质文献内容质量及服务措施是影响其利用率的重要因素。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各具优势,在满足读者文献需求方面彼此应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而非完全替代的关系。要提高纸质文献效用,关键是要优化馆藏纸质文献结构,提高文献采购质量,建立符合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知识服务体系。

[1]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42-45.

[2]章文浪.图书零借阅率的统计与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121-123.

[3]黄 宪.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效用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5):30 -32.

[4]邹义英等.提高纸质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法与途径[J].图书馆学刊,2010,(2):15 -16.

[5]李正祥.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消亡论刍议[J].情报资料工作2002,(1):41-44.

猜你喜欢
效用馆藏纸质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少儿美术(2019年7期)2019-12-14 08:06:22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中国塑料(2016年9期)2016-06-13 03:18:48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4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2